一口气看完东汉195年历史

1、新朝的兴亡

自西汉成帝刘骜以来,以皇太后王政君为代表的王氏外戚长期把持朝政。哀帝刘欣死后,王政君扶植侄子王莽秉政。王莽先后拥立平帝刘衎和孺子刘婴两位傀儡皇帝,最后8年废黜孺子,建立新朝

为解决西汉末年的社会矛盾,王莽按照儒家思想进行社会变革,但因不切实际,更兼操之过急,招致上至豪强、下至平民的集体反对。历史上著名的绿林军起义和赤眉军起义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22年,豪强出身的刘縯和刘秀兄弟起兵,加入绿林军,绿林军迅速发展壮大。次年二月,绿林军拥立刘玄为汉帝;六月,刘秀在昆阳以少胜多,大败王莽的主力;九月,绿林军攻入长安,杀死王莽,灭亡新朝。

2、东汉的建立

绿林军虽灭王莽,天下仍然大乱,内部也是矛盾重重,功劳最大的刘縯就死在了自己人手里。刘縯的弟弟刘秀见绿林军不能成事,便到河北独立发展,他联合河北豪强,先后灭掉王郎和各路农民军,在河北建立了根据地。

25年,刘秀称帝,建立东汉。同年,赤眉军击败绿林军,杀死刘玄。两年后,刘秀击败赤眉军,占据关中,成为天下实力最强的势力。此后,刘秀对天下的割据势力不断进行征讨,终于在36年再度统一天下。

光武帝刘秀提倡节俭,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东汉国力得到恢复。光武帝在位时期,北方最大的威胁匈奴分裂(48年),南匈奴请求归附东汉,西域诸国也请求归附东汉,但刘秀不是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只接受了南匈奴的请求,与北匈奴也和平相处,尽量不给百废待兴的东汉招来边患。

光武帝出身豪强,他能平定天下也借助了许多豪族的力量,这些豪族又与皇族广泛联姻,因此东汉建国伊始就面临着豪强兼并土地的问题。光武帝曾在40年下诏清查全国的土地,结果招致豪族起兵反抗,又因众多皇亲国戚牵连其中,清查土地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后世东汉皇帝的皇后大多出自这些既是功臣也是豪族的家庭,豪族势力因此成为影响东汉发展的重要力量。

57年,光武帝驾崩,太子刘庄即位,是为汉明帝。

3、东汉的兴盛

汉明帝沿袭父亲休养生息的政策,继续恢复东汉的国力。汉明帝也继承了父亲的遗志,他多次打压豪强,以缓解东汉的社会矛盾。汉明帝提倡儒学的同时,又首次引进西方的佛教,促进了中外的文化交流。

汉明帝在晚年改变对外政策,先后两次派军队讨伐北匈奴,均取得胜利,并设立西域都护府,开始经营西域。74年,汉明帝驾崩,汉章帝刘炟即位。同年,北匈奴对西域发动反攻,驻守西域的汉军全线溃败,只有耿恭依然坚守在疏勒城。

75年,汉章帝派军队救出耿恭后,放弃了对西域的经营,然而出使西域的班超在当地百姓的挽留下,决定带着36个属下继续留在西域活动。汉章帝后来派军队支援班超,使东汉的声威在西域逐渐有所恢复。

汉章帝时期,东汉政治清明,天下整体上太平无事,后人合称汉明帝与汉章帝时期为明章之治

88年,汉章帝去世,太子汉和帝刘肇即位。汉和帝时年十岁,窦太后临朝称制,任命兄弟窦宪等人治理朝政。窦宪在89年和91年两次带兵大败北匈奴,彻底解除了边患;与此同时,班超经过不断地努力,也在91年降服西域三十六国,朝廷于是重设西域都护府,东汉至此达到全盛。

东汉疆域图

窦宪自恃功高,飞扬跋扈,结党营私,专制朝政,招致汉和帝的不满。92年,汉和帝在宦官郑众的帮助下发动政变,一举除掉窦宪兄弟及其党羽,开始亲政。

汉和帝开始清理政事,他以爱民为本,多次减免灾区税赋,人口大量增长;同时他还重视文化发展。东汉国力达到全盛时期的顶峰,史称永元之隆

公元100年,罗马帝国派遣使臣朝拜汉和帝,汉和帝赐其国王金印子绶。这是欧洲与中国有史可据的首次直接交往。

公年105年,宦官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制成了蔡侯纸。同年,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汉和帝年纪虽轻,治国却颇有父亲的风范,使东汉一片欣欣向荣。

4、外戚和宦官

10512月,汉和帝去世,由于他没有成年的皇子,刚满百日的汉殇帝刘隆只好即位,邓太后临朝称制,朝政由邓太后的兄弟邓骘等人治理。汉殇帝在次年八月驾崩后,邓太后册立十一岁的汉安帝刘祜为皇帝,继续临朝称制。

汉安帝在位前期,西域诸国、南匈奴、羌人全部反叛,农民起义不断,东汉可谓是危机重重。但是邓太后能用人唯贤,邓骘也能举荐人才,东汉危险的形势逐渐得到缓解。121年,邓太后去世后,汉安帝在宦官李闰、江京的鼓动下,一举清除了邓氏外戚的势力,就连于国有功的邓骘也不能幸免于难。

汉安帝宠信李闰、江京、樊丰等宦官,东汉的政治开始腐败。1253月,汉安帝驾崩,由于太子刘保已经废除,阎皇后及其兄弟阎显勾结江京、樊丰等宦官拥立北乡侯刘懿为皇帝,以专制朝政。10月,北乡侯刘懿去世,以孙程为首的宦官势力发动政变,清除阎氏外戚的势力,拥立刘保为皇帝,是为汉顺帝。

汉顺帝在放任宦官干政的同时,也培植梁氏外戚干政,使东汉的政治更加难以收拾。1448月,汉顺帝驾崩,年仅两岁的太子汉冲帝刘炳即位,梁太后临朝称制,朝政由梁太后的兄弟梁冀等人治理。次年1月,汉冲帝驾崩,梁太后册立八岁的汉质帝刘缵为皇帝。

5、东汉的灭亡

146年,汉质帝因说梁冀是跋扈将军而被梁冀毒杀,梁太后于是册立十五岁的汉桓帝刘志为皇帝。跋扈将军梁冀专制朝政,无恶不作,使东汉的外戚专政达到了巅峰。159年,汉桓帝在宦官单超等人的帮助下,发动政变,清除梁氏外戚的势力,开始亲政。

汉桓帝同样放任宦官干政,打击正直士人的党锢之祸由此发生。

167年,汉桓帝驾崩,他没有留下子嗣,皇位于是由十二岁的汉灵帝刘宏继承,窦太后临朝称制,朝政由窦太后的兄窦武等人治理。168年,窦武联合朝中重臣陈蕃,谋划除掉宦官,结果遭到失败,全部被杀,宦官从此主宰了东汉的政治。

184年,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爆发,朝廷为尽快平息起义,允许各地招募士兵,地方上的实力派开始崛起。黄巾起义虽然很快失败,但也打开了使东汉灭亡的潘多拉魔盒。

公元189年,汉灵帝刘宏驾崩,其子刘辩即位。由于刘辩年幼,朝政大权被何太后和舅舅何进掌控,而何进为了清除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宦官势力,让凉州军阀董卓率军进京诛杀宦官。事情败露,张让先发制人,在董卓尚未抵达前就将何进杀害。而袁绍则以为何进报仇为由,率军入宫,杀死十常侍等宦官2000多人

同年,董卓率军进京后,将刘辩废杀,改立其弟刘协为帝,是为汉献帝,至此,董卓掌握了东汉朝政大权,而袁绍和曹操等人逃离京城洛阳,举兵讨伐董卓。

公元190年,袁绍召集各地诸侯讨伐董卓,最终在孙坚持续进攻下,董卓放弃洛阳,挟持汉献帝迁都至长安。

公元192年,王允挑拨董卓部将吕布杀死董卓。同年,董卓部将李傕和郭汜以为董卓报仇为名,率军攻破长安,杀死王允,击退吕布,挟持汉献帝控制了东汉朝政大权。

同元195年,李傕和郭汜爆发内斗,长安顿时陷入战乱,汉献帝被迫逃出长安,回到已成废墟的旧都洛阳,随后又被曹操迎往许都。自此,曹操开始挟天子以令诸侯。

220年,曹操去世,其子曹丕控制了东汉朝政大权。同年,曹丕逼迫汉献帝禅让后篡汉称帝,建立曹魏政权,自此,享国195年的东汉灭亡。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