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浩浩汤汤的289年;那是激情洋溢的一个朝代;那是站在世界之巅的盛世中华。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那是怎样一个气壮山河的时代,让写实的杜甫也感慨万千;那是怎样一个藏富于民的时代,让整个天下都富足安泰;那是怎样一个其乐融融的时代,官民携手共创辉煌。
世言汉称七制、唐羡三宗,但是唐朝不仅仅三位有作为的君主。
1、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可能确实有些私德有亏,毕竟其弑兄杀弟且灭其满门,逼父禅位,篡改历史。但是对于大唐乃至整个华夏文明来说,李世民的功绩是毋庸置疑的,文治武功昌盛,堪称千古一帝。
文有重用贤臣和谏官,虚心纳谏,厉行节约,轻徭薄赋,劝课农桑,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国泰民安,法律宽松,以文德治国,开创了贞观之治,为高宗和玄宗时期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功昌盛,在大唐创业阶段,平定天下,连破王世充、刘武周、窦建德、刘黑闼、孟海公等。即位皇位之后,派出李靖、李勣等人横扫突厥和西域,远征高句丽,灭薛延陀,设立安北都护府,扩土千里。
2、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玄宗虽然晚节不保,但是却是将大唐盛世推向最顶峰的皇帝,其励精图治,将中华盛世推向了历史最高峰,成就也实为非凡。
玄宗皇位得来不易,一生经历了几度政变,先是目睹了神龙政变,而后发动了唐隆政变,帮其父李旦夺回皇位。即位之初,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除掉政敌太平公主,独掌朝政大权。
唐玄宗开元时期,选才任能,重用贤良,依法治国,大胆改革,重视科举。军事上也一扫武则天之后的乱局,收复了北方大面积失地,疆土辽阔,开创了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盛世。
3、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总给人以文弱的形象,但是其治下的大唐可是最为强盛的时期之一。内有贤臣,外有名将,将大唐国土区域推向了巅峰,东起朝鲜半岛,西临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横山,维持了三十二年。
即位之初,李治勤勉执政,轻徭薄赋,缓和社会矛盾,重修法治,以德服人,经济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大发展,人口得到了很大恢复;武功也昌盛,灭高句丽和西突厥,扩土千里,使大唐盛世达到了顶峰。
唐高宗统治期间,政治清明,国家强盛,有“永徽之治”之称。
4、唐宪宗
唐宪宗李纯,中唐时期最有作为的一任君主。因为其平服藩镇的功绩,被后世将其与太宗和玄宗并列,共称为唐羡三宗。
李纯勤勉,在位期间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任用贤能,一扫中唐时期的颓势,文治可圈可点。
武功上,重用良将李愬,雪夜袭蔡州,一战成名,全歼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后大败平卢李师道,连战皆胜。至此,天下藩镇平服,均上表臣服,称臣纳贡,大唐自此又重现一统。
因为统治期间大唐重现生机,被后世誉为“元和中兴”。
5、唐宣宗
唐宣宗李忱,晚唐成就最大的君王,人称“小太宗”,其治下大唐短暂复兴,这一时期也算是盛唐最后的一次回光返照。
唐宣宗勤于政务,一心想将一团乱麻的大唐治理得井井有条。整顿吏治,并限制宗室和宦官,选用贤臣,从谏如流,严明法度,一定程度上加强了皇权,恭谨节俭,惠爱民物。
武功上,唐宣宗时期,大唐国力短暂复兴,大破北部诸山奚,复土上千里;连破吐蕃,并一举收复了河西之地,这是安史之乱后,大唐对吐蕃难得的一场战略性胜利;而后平定安南军乱,南部边陲安稳;再安抚党项,西部边陲安宁。
唐宣宗文治武功俱佳,治下的帝国相对安定繁荣,国力较为强盛,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