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盘管理体系详解
磁盘管理系统概述
-
目标
- 熟练掌握常用磁盘配置(容量,转速,个数)
- 熟练说出来或写出来: raid级别
- 熟练掌握磁盘基础使用:拿到一块硬盘到可以向硬盘写入数据
分区,格式化,挂载
- 熟练掌握:
磁盘空间不足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故障,原因,排查,解决.
磁盘基础内容
-
磁盘基本内容
-
磁盘Raid(磁盘阵列)
-
磁盘分区知识点与实战
-
磁盘格式化,磁盘挂载
-
磁盘故障案例:
磁盘空间不足 no space left on device
-
磁盘性能测试
-
其他补充
磁盘管理基础
1)磁盘分类与接口
- 磁盘分类:机械硬盘,固态硬盘
- 磁盘接口:Sata(接口,家用),SAS(接口,企业级),pci-e(固态硬盘,企业,家用)
2)磁盘选型
- 企业磁盘选型
接口 | 应用场景 | |
---|---|---|
sata | 企业内部使用,存放备份,线下业务(给自己内部人员使用) | 4T 6T 7.2k转*8 |
SAS | 企业标配,线上业务(线上环境,生产环境)使用(提供给用户环境) | 300g 600g 900g 15k硬盘* 8 |
固态硬盘 | 访问量大(并发量高),数据量不是很大(架构优化策略:把用户经常访问的数据存放在固态) | 500g 1tb 2tb *4 |
3)磁盘内部结构
- 机械
- 磁头
- 盘片
- 机械硬盘细致结构
- 磁头:用于读写数据,径向运行(半径),从数字0开始命名.
- 磁道: 类似于环形跑道,用来存放数据区域
- 最外面的圈开始是0号磁道.
- 每个磁道存放的数据量是一样的
- 扇区: 存放数据最小单位. 默认是512字节
- 柱面: 不同盘面上,相同的磁道组成形状. 磁盘读写是以柱面为单位进行的
4)机械 VS 固态
RAID
1)概述
-
磁盘冗余阵列
-
物理服务器的硬盘,通过raid管理,才能使用
-
使用raid优势(好处)
- 可以获取更高容量
- 可以获取更高性能(读写速度 io)
- 可以获取更高的冗余(安全性)
3)raid级别
- raid:raid管理磁盘具体方式
- 常见的raid级别:raid 0,raid1,raid5,raid10
至少几块硬盘 | 容量 | 冗余 | 性能 | 使用场景 | 举例 | |
---|---|---|---|---|---|---|
raid 0 | 1 | 所有硬盘容量综合 | 最低,没有冗余 | 最快 | 不要求安全,只要求速度 | 数据库从库 存储从库 web服务器 |
raid 1 | 2块硬盘(制作的时候,1次只能给2块硬盘做raid1) | 一半 | 冗余100% | 写入性能较慢,读取类似于单块硬盘 | 只追求安全性,对于速度没 | 系统盘,监控服务器 |
raid 5 | 至少3块硬盘 | 损失n-1(n>=3) | 损坏1块 | 读取性能还可以,写入较慢 | 对于速度安全要求不高 | 普遍数据库,存储访问量不高 |
raid 10 | 至少4块硬盘 | 一半 | 损坏1半,但不能在一个组里 | 读写性能比较强悍 | 对于安全和性能都要 | 高并发或高访问量数据库主库,存储 |
4)未来应用
- 物理服务器需要配置raid
- 物理服务器拿到手
- 拆开包装
- 上架
- 上电
- 配网
- 配置远程控制卡
- 配置raid
- 安装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