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 七层模型
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 五层模型
应用层:为用户的应用进程提供网络通信服务(协议:域名系统DNS协议,HTTP协议,SMTP协议)传输层:负责数据从发送端传输到接收端(协议:TCP协议,UDP协议)网络层: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确定一个合适的路径(协议:IP协议)数据链路层:将网络层交下来的数据报封装成帧,在同一中数据链路节点的两个设备之间传输(协议:MTU协议和ARP协议)物理层:实现相邻两个计算机节点的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应用层
HTTP协议特点
- 支持B/S架构
- 简单快速: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时,只需要传输请求方法和路径
- 灵活:HTTP允许传输任意类型的数据对象
- 无连接:
每次只能处理一个请求,服务器处理完客户端的请求,并收到客户端的响应之后,就断开连接 - 无状态:
指协议本身对事物处理没有记忆能力。缺少状态意味着后续处理需要前面的信息,那他必须重传,这会导致每次传输的数据量增大,但是如果不需要的话,传输就会很快
GET和POST
- GET()方法一般用于获取/查询资源信息,而POST()一般用于更新资源信息
- GET方法用于从Web服务器请求数据。在使用GET方法时,浏览器向Web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Web服务器将响应数据发送回浏览器。
GET方法是无状态的,也就是说每个请求都是独立的,没有前后关系。GET方法通常用于请求静态数据,如HTML页面、图片和CSS文件等 - POST方法用于向Web服务器提交数据。在使用POST方法时,浏览器将数据打包并发送到Web服务器。Web服务器收到数据后,可以根据数据执行相应的操作,并向浏览器发送响应。
POST方法是有状态的,也就是说请求和响应之间存在关系,请求和响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1972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