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

高中数学

集合

一般地我们研究对象叫做元素,把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集合
我们通常用大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用小写拉丁字母a,b,c表示集合中的元素
如果a是A的元素,就说a属于集合A,记作a∈A,如果a不是A的集合就说a不属于集合A,记作a∉A
给定集合他的元素,必须具有确定性(明确规定了)、互异性(彼此不相同)、无序性(没有顺序)
在判断能否组成集合的时候一定要理性的思考这三个条件
如果集合元素是一样的,这两个集合是相等的
集合分类1,有限集,无限集,空集 集合分类2,数集,点集,多项式集
集合表示方法列举法A={a,b,c} 把集合元素的所有元素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 描述法1 B={三角形},描述法2 C={x|x2+3}用文字或者数式来表示,如果使用数式来表示首先先把集合元素表示出来,然后用冒号分号或者竖杠,|在进行描述例如A={a|a2}
列举法会很直观大的看出来,但是当集合的元素是无限的时候,用列举法不能表示,用描述法来表示无限的

N自然数集合
N* N+正整数
Z整数
Q有理数集合
R实数集合

一般地对于两个集合A,B,如果集合A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中的元素,那么这两个集合有包含的关系,那么称A为B的子集,记作A⊆B 读作A包含于B
空集是任何集合的子集
集合具有传递性a包含b,b包含c,那么a包含c
我们通常使用card函数有限集的个数,有限集也就是含有有限个数集合

并集,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者属于集合B的集合,叫做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也就是将两个集合合并起来
交集,由属于A 并且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叫做A与B的组成集合,读作A与B的交集,记作A∩B,也就是两个集合相交的部分
全集,包含相关问题的所有元素,那么叫做全集,通常用U来表示
补集,就是除去这个元素以外的集合,相对于全集而来的,不属于这个集合的元素,记作∁UA
子集,又有点类似与字符串的子串,有n个元素的集合有2n个子集,真子集去掉本身,非空子集在真子集的基础上去掉空集


命题,用语言、符号、句子表达的,判断真假的陈述句,判断真的叫做真命题、判断假的叫做假命题,通常为若p,则q的形式
p叫做命题的形式,q叫做命题的结论

如果我们通过p推理出q,那么我们就说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记作p→q,充分条件不是唯一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唯一的
如果p则q,如果q则p,即,p既是q的充分条件也是q的必要条件,那么就叫做充分必要条件,简称充要条件
原命题和逆命题是互逆的

短语**“所有的,任意一个”通常叫做全称量词表示为“∀”,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叫做全程量词命题
短语
“存在一个,至少一个”**通常叫做存在量词表示为存在量词表示为“E”,含有
对于量词命题的否命题,在命题的前面加上┐表示

原命题为,若a,则b;
逆命题为,若b,则a;
否命题为,若非a,则非b;
逆否命题为,若非b,则非a。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不等式

不等式关系在小学的时候就已经了解了
实数大小的基本事实和不等式的性质是解决不等式问题的基本依据
通常称不等式为基本不等式,a+b/2叫做整数平均数,sqrt(a+b)叫做几何平均数
如果当不等式中含有绝对值的时候需要判断两种情况
用不等式表示实际问题中不等关系的方法,1.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不等关系 ;2.用字母表示不等关系中的数;3.用不等号链接这些字母;4.建立不等式
要想比较两个式子的关系,只需要作差,将他们的差对0进行比较
注意寻找不等式的关系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函数

函数是描述变量之间依赖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学习对应的语言刻画函数,需要了解恰当的方法来表示函数
1.闭区间,设a,b两个实数(a<b),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闭区间,表示**[a,b]也就是包含** ab之间的数开区间,设a,b两2.开区间,设实数(a<b),满足不等式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开区间,表示**(a,b)也就是不包含** ab之间的数
3.半开半闭区间,设a,b两个实数(a<b),满足不等式a≤x<b或者a<x≤b的实数x的集合叫做半开半闭区间,表1.示**[a,b)或者(a,b]**
a,b为相应的端点,实心表示包括,空心表示不包括
∞表示无穷,表示没有尽头
映射,在两个集合AB中,如果按照某一个关系f,使对于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x都在B中有唯一的y与他对应,就称对应f为A到B集合的映射
1.函数,在两个非空集合AB中,如果按照某一个关系f,使的对于集合A中任意一个元素x都在集合B中有唯一的f(x)与之对应,函数是一种特殊的映射
2.函数三要素,定义域(x的取值范围),值域(函数的取值范围),对应法则(映射的关系)
3复合函数,如果y=f(u),u=g(x),那么说y=f[g(x)]是函数y=f(u)与函数u=g(x)的复合函数,说的这么高大上,其实也就是嵌套函数


解函数的解析式
1.变量代替法,用一个变量代替函数的解析式然后化简求得
2.定义法,用函数的参数来求取解析式
3.待定系数法,使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来进行解决,将一个多项式表示成另一种含有待定系数的新的形式


求函数的值域最值
函数最值和函数的值域,本质上是相同的,只是角度不同
1.观察法,对于简单的函数,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直接得到值域
2.配方法,将函数解析式化成含有自变量的平方式与常数的和,然后根据变量取值,确定函数的取值
3.判别式法,如果用函数y=f(x)可以化成一个系数含有y关于x二次方程a(y)x2+b(y)x+c((y)=0,可以使用达特的方法解决
4.利用不等式确定函数的值域或者最值
5.反函数,x= g(y)(y∈C)叫做函数y=f(x)(x∈A)的反函数


单调函数
1.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某个区间任意两个变量x1,x2,x1<x2并且f(x1)<f(x2)那么就说f(x)是单调递增,函数图像上升,增函数
2.如果对于函数定义域某个区间任意两个变量x1,x2,x1<x2并且 f(x1)>f(x2)那么就说f(x)是单调递减,函数图像下降,减函数
3.两个增函数的和是增函数,两个减函数的和是减函数,增函数减去减函数为增函数,减函数减去增函数为增函数
4.对于函数f(x)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叫做奇函数;对于函数f(x)任意一个x,都有f(-x)=f(x)那么叫做偶函数


函数的图像,需要从图像的左右的上下 分别范围,变化趋势,对称性,等方面研究函数的性质,注意图像域函数解析式中参数的关系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

1.如果x2=a,那么x叫做a的n次方根,0的n次方根是0,负数a没有n次方根
2. sqrt(n,a)叫做根式,n叫做根指数,a叫做被开方数,当n为偶数的时候a≥0
3. sqrt(n,a)n=a
4. am/n=sqrt(n,am)
5. a-m/n=sqrt(n,1/am),0的负分数指数幂没有意义
这些运算和整式的乘法类似
6.指数函数,y=ax叫做指数函数,定点(0,1)
7.指数函数图像,分a>1和a<1


对数
1.对数,如果ax=n,那么x就叫做以a为底N的对数,记作x=logaN
2.负数和0没有对数
3.loga1=0 logaa=1 logaab=b
4.lg为省略底数10的对数
5.logam+logan=loga(mn) logam-logan=logam/n
6.nlogam=logamn
7.对数函数图像,分a>1和a<1


反函数
1.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值域为C,从式子y=a(x)中解出x,使得x=b(y)都有C中任何一个值,称之为反函数
2.确定函数的定义域,然后反解出,将函数进行改写
3.反函数的图像关于直线y=x对称
4.原函数和反函数的值域定义域相等
5.图像过定点(1,0)


幂函数
1.函数y=xa叫做幂函数,其中x为自变量,a为常数
2.幂函数是偶函数,图像分布在一二象限;幂函数是奇函数,图像分布在三四象限;是非奇非偶函数时,图像只分布第一象限
3.图像过定点(1,1)
4.如果a>0那么幂函数的图像过原点,并且在[0,+∞)为增函数;如果a<0那么则幂函数的图像在(0,+∞)上减函数,,图像无限接近x轴与y轴
5.如果a为奇数,幂函数为奇函数;如果a为偶数的时候,幂函数为偶函数


二次函数
1.二次函数的形式:1.f(x)=ax2+bx+c 2.顶点式f(x)=a(x-h)2+k 3.两根式f(x)=a(x-x1)(x-x2)
2.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方法在初中数学中就学习过了


零点函数
零点函数,是指对于任意一个函数f(x)的实数根为0,y=f(x),那么y就被称为函数的零点,并且是与x轴的交点
求零点函数的实数根,可以根据代数法或者结合图像来分析

三角函数

角及弧度
角可以看成一条射线绕着他的端点旋转称的图形,两条射线分别是角的终边和始边,
在描述旋转现象的时候,不仅要知道旋转的角度,还要知道旋转的角度,还要知道旋转的方向
如果按照逆时针旋转,那么叫做正角;如果按照顺时针旋转,那么叫做负角;如果没有旋转,叫做零角
于是角的概念又推广到了任意角,包括正角,负角,零角,所以角的计算,所以角的加减法就有点了类似于实数的加减法,正角,负角,零角分别代表着正数负数零
通常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讨论角,为了方便,使角的顶点与原点重合 ,角的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那么我们就根据x正半轴来表达正角负角零角,如果终边落在几象限,那么就说这个角是几象限角
圆心角a,所对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只与a的大小有关系,也就是说,这个比值随a的变化而变化,我们可以利用这种关系度量圆心角,这就叫做弧度制,用rad表示,也就是弧长与半径的比值
三角函数
三角函数其实和我们在初中数学学习的是一样的,只不过运用了平面直角坐标系中,需要具体结合例题分析
并且通过三角函数我们会有如下的拓展公式:
1.sin/cos/tan(a+k*2Π)=sin/cos/tan a 函数有周而复始的性质,也就是每当角旋绕原点一周,函数值都会重复出现
高中的三角函数和初中所学的并不一样,但是基本类似,在这里需要重新定义一下三角函数的概念
1.y=sin a 2.x=cos a 3.x/y=tan a y
2.sin2 a+cos2 a=1
3.sin a/cos a=tan a
4.sin/cos(Π+a)=-sin/cos a 5.tan(Π+a)=tan a
6.sin/tan(-a)=-sin/tan(a) 7.cos(-a)=cos a
判断这些公式,需要从xy轴的轴对称分析
中文名称 sin正弦 cos余弦 tan正切

平面向量

向量是近代数学中重要和基本概念之一,向量理论具有丰富的物理背景深刻的数学内涵
向量既是代数研究对象,也是几何研究对象,是沟通几何于代数的桥梁
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重要作用,说白了向量是一个很牛的东西
在数学中,我们把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东西叫做向量,又叫做矢量
在数学中,我们把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数量,又叫做标量
向量,用几何表示,用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向量,线段按一定比例画出来,他的长度叫做向量的大小,箭头的指向表示向量的方向,这个线段叫做有向线段(和有向图是一个概念)
以A起点,B为终点的有向线段叫做ab->只不过这个箭头画在上面
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0向量,记为0
长度为1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向量的长度通常称为模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的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无论起点在哪
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叫做平行向量,也叫共线向量
零向量和任意向量平行0//a
对于物理上的概念向量,抓住向量的定义即可

位移是向量,他们可以合成,我们能否从位移的合成中得到启发?

数的加法启示我们,从运算的角度看,也就是位移的合成看成向量的加法
向量a+向量b=向量c,这种方法叫做三角形法则
向量的减法可以看作向量加法的逆运算

几何图形

空间几何体

棱柱
有两个底面互相平行,其他的面是四边形,有这些面围起来的图形叫做棱柱
用底面的边数为条件可以进行分类
表示的时候可以用各个顶点的值开表示
棱锥
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他的面都是由一个公共点围成的三角形
由底面的边数可以进行分类
表示的时候,可以用个各顶点来表示

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去截取棱锥
底面与截面相似,相似之间的比为顶点到截面的距离与高的比的平方
表示的时候,用个各个顶点
圆台
用一个平行于底面的平面截取棱锥,截面与底面的部分
侧面展开图是一个弓形

以半圆为直径的所在直线的旋转轴,旋转一周所得到的图像
截面是圆,球上任意一点到球心的距离等于半径
表面积公式
1.圆柱s=2πrl+2πr2
2.圆锥s=πrl+πr2
3.圆台s=πrl+πr2+πRl+πR2
4.球s=4πR2
体积公式
1.柱体,v=s底×h
2.锥体,v=1/3 s底×h
3.台体,v=1/3(s上+sqrt(s上+s下)+s下)×h
4.球,v=4/3 πr3
空间平面问题
1.平面是无限延展的
2.水平放置的平面通常画一个平行四边形
3.过不在直线上的三点 ,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4.如果两个补充和的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他们有且只有一条过该点的公共直线
5.空间的两条直线有三种关系,在初一就已经学习过
6.如果空间中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或者互补
性质
1.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条直线的任意平面与此平面的交线,与该直线平行
2.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3.如果两个异面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垂直的一些相关概念并没有任何变化
直线和平面的来回颠倒关系,不过就是垂直平行的关系,其概念和初中所学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二面角
二面角,表示从空间以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表示的时候可以通过
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倾斜角,当直线l与x轴相交的时候,取x轴为基准,x轴正项与直线l像上方向之间所成的角a叫做直线l的倾斜角,特别的,当直线l与x轴平行或者重合的话,a=0°
斜率,一条直线倾斜角a(a≠90°)的正切值叫做这条直线的斜率,k=tan a
斜率公式,给定两个点P1(x1 y1) P2(x2,y2用两个点的坐标来表示直线的斜率
斜率公式:k=y2-y1/x2-x1
1.如果两条直线都有斜率且不重合,如果他们平行,那么他们斜率相等;如果他们斜率相等,那么他们平行。也就是充分必要条件
2.等价于|p1 p2|=sqrt( (x2-x1)2+(y2-y1)2 )
3.如果两条直线都有斜率,如果他们 互相垂直,那么他们的斜率互为负倒数
4.点斜式方程,直线l经过点p(x0,y0),那么斜率为k y-y0=k(x-x0)
5.斜截式方程,已知直线l的斜率为k,并且与y轴的交点为(0,b),y=kx+b
6.直线的一般式方程,Ax+By+C=0(A,B不同为0)
7.两点间的距离公式|p1 p2|=sqrt( (x2-x1)2+(y2-y1)2 )曼哈顿公式
8.两直线间的距离d=|c1-c2|/sqrt(a2+b2)


1.圆的标准方程(x-a)2+(y-b)2=r2
2.圆的一般方程x2+y2+Dx+Ey+F=0

概率

概率是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事件的度量
在初中就了解了
我们把对随记现象的实现和对它的观察叫做随机试验, 常用E表示
试验的特点:
1.可重复性,试验可以在相同条件下可以重复进行
2.可预知性,试验的所有结果是明确的,也有可能不止一个
3.随机性,每次试验恰好可能出现可能结果中的一个,但事先不能确定出现哪一个结果
我们把随机试验E的每个可能的基本结果叫做样本点,全体样本点的结合叫做样本空间
这里的表示法就很像空间
通常会让你写出所有情况,比如抛两次硬币,则有{(正面,正面),(正面,反面),(反面,正面),(反面,反面)}这种表示法则,必须要提前规定
或者我们也可以用递推树来解决,终于看见我们OI知识点了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随机事件
在一条条件下必然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
在一定条件下不可能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
对于一些事件,通常和集合有很大的关系
包含,a发导致b发生
并事件,a事件b事件至少发生一个
交事件,a事件与b事件同时发生
互斥事件,a事件b事件不能同时发生
对立事件,a事件与b事件只能有一个发生
古典概率:
有限性:样本空间的样本点只有有限个
等可能性:每个样本发生的可能性相等
计算公式:p(a)=n/k

一般计算概率的时候都会用总次数除以出现次数来计算
P(AUB)=P(A)+P(B)
如果A∈B,那么P(A)<=P(B)
P(AUB)=P(A)+(B)-P(A∩B)
独立关系,A事件发生与否不影响B事件发生的概率

排列组合

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计算问题,也就是统计数量,统计玩具个数,统计车牌号,统计电话号
加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两种不同的方案
第一种有m个
第二种有n个
完成这件事有m+n个不同方法
当然如果不止有两种方案,有n种,那么就将这n个加起来
在计数的时候,分类也是一个好东西,类类独立,不重不漏

乘法原理:
完成一件事有两个步骤
第一步有m种方案
第二步有n种方案
完成这件事有m×n个方案

如何判断乘法原理和加法原理?加法原理的每一类类类独立,互不影响,乘法原理每一步都会相互影响

排列:
将数排成一列,我们把其中一个叫做排列,而将数列中元素颠倒就是另一个不同的排列
从n个不同元素选取m个不同的元素排列叫做Amn,计算得到n(n-1)(n-2)(n-m+1)
全排列就是阶乘,用!表示,规定0的结成叫做1
排列公式另一种形式n!/(n-m)!

组合:
将数组合成一块,无论怎么排列都只算一个组合,也就是无论怎么颠倒还只是一个排列
从n个不同元素选取m个不同的元素排列叫做Cmn,计算得到Amn/Amm
组合公式另一种形式n!/m!(n-m)!
特殊规定C0n=1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