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高速公路变电所运维依赖人工巡检,面临"抢修慢、成本高"多重困境:
-
突发故障需长途奔赴现场,响应滞后数小时;
-
人工排查效率不高,漏检风险大,且常年配备专职团队导致人力成本居高不下;
-
更因缺乏预警机制,往往"小病拖成大病",推高抢修费用,形成恶性循环。
针对高速公路变电系统运维响应效能不足、综合成本管控高的行业痛点,G5515张家界至南充国家高速公路湖南段(简称:G5515高速)部署变电智能运维系统解决这一问题。
G5515高速东起张家界市桑植县桑植西互通,向西延伸至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龙山县,线路全长约61.5千米,全线共设置隧道18座,25个变电所/箱变。
为实现G5515高速公路隧道和站所配电房单元智能化管理,建立配电网络仿真模型、模拟配电网络运行、实现无人值守,G5515高速变电所管理中心部署了CET高速公路变电所智能运维系统,系统接入25个变电所/箱变的电力监控系统、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环境监控系统,24小时监控电力、环境、安防、温湿度、水浸、入侵并实时报警。
CET高速公路变电所智能运维系统支持PC/手机端实时监测调整运行数据、启停相关设备、远程排查故障等功能,帮助技术人员快速发现、快速分析、快速处理故障问题,减少故障排查成本,有效提升故障处理效率,解决抢修慢、成本高难题。
分层分布式架构,赋能变电所安全高效管理
CET高速公路变电所智能运维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分为主控层、通讯管理层和现场控制层。
CET中电技术在主控层安装CET智能电力运维平台软件,主要负责收集数据监控层监控主机上传的数据,实现各种统计报表、数据分析挖掘、告警管理、运维管理、权限管理和系统配置管理等,监控管理层系统对前端各个被监控的配电监测子系统、环境子系统、视频子系统等集中监控。
智能通信+就地监控双保险,保障变电所稳定运行
CET中电技术在G5515高速变电所智能运维系统通讯层加装智能通信采集控制器,安装在隧道供电箱变、变电所,路段供电箱变等位置,智能通信采集控制器作为现场设备与控制主站间的桥梁,具有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报警管理、记录存储等功能,可以选择不同规约采集、处理并转发现场设备的数据,保障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由于高速公路隧道网络环境因素影响,避免各项数据监控中断风险,保障网络中断时仍可独立运行、存储数据及联动控制,CET中电技术在隧道供电箱变、变电所加装智能化电力监控就地工作站,集中监控隧道各箱变、变电所配电设备和辅助设备,并支持监测设备数据就地显示,异常时间及时告警,方便高速公路管理人员在站房及时查看设备状态,掌握设备运行状态,保障高速公路稳定运行。
精准采集+实时监测,构筑智能运维数据基石
现场设备层作为CET高速公路变电所智能运维系统的数据采集终端,需要保障数据采集的稳定性和实时性,决定了系统的智能化上限和运维效能,是构建高效、安全、可持续的高速公路智能运维体系的首要环节。
CET中电技术在G5515高速路段供电、隧道供电箱变/变电所高压进线侧、馈线测加装综合保护测控装置、在低压进线侧、馈线测加装多功能三相多功能测控电表,采集电能表、微机保护、温湿度探测器、视频监控等装置信息,实现对各耗能设备耗能数据的实时采集和上传,保障数据采集的实时性和安全性,为桑龙高速智能化运维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用数字化赋能,为运维提质增效。
CET高速公路变电所智能运维系统,将助力G5515高速数字化管理,破解抢修慢、成本高难题,提高运维效率。未来,CET中电技术将持续为高速公路行业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助力高速公路行业迈向更加智能、高效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