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小鹅通|渐进式拥抱DevOps

作者:王梓城

前言/简介

在11月25日举办的中国 DevOps 社区广州峰会上,小鹅通效能平台负责人王梓城(Prince)分享了其团队从 0 到 1 建设 DevOps 体系的实践经验,赢得了在场听众的广泛共鸣。

一、背景:

疫情期间小鹅通响应“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带着使命咬牙完成了产品交付,随后在各行各业中被使用。随之而来的是幸福的烦恼——业务需求的爆炸式增长,打乱了原本产研规划的所有节奏,同时产研交付效率的问题变得尤为突出,被用户和业务部门反复提及。

这时,产研能力的建设得到了重视,成立了一个新的团队,专项解决产研交付效率的问题。
团队成立之初仅 3 人,一边忙着交接原有手上的业务,一边摸索能效提升的解法。在逐步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过程中,从不太了解 DevOps,渐渐深入了解并走上了 DevOps 实践的道路。

二、三个阶段

小鹅通的 DevOps 实践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深入产研,初识 DevOps

能效团队从原本的业务中新成立,起初只有 3 人,对业务情况也不是很清楚。带着使命花了近 2 个月时间一边交接原有业务一边深入了解原有的全局产研状态。在开发 > 测试 > 运维、需求规划 > 开发迭代 > 最终测试 > 发布上线的整个过程中,了解到研发团队为了支持业务的快速迭代、减少测试验证轮次,在开发环境验证通过后,直接上线至预发布环境验证后全网发版。在这种模式下各个角色之间相互吐槽,印象中被反馈最多的直观感受是 2 个字 ——“累”、“慢”;在产研侧听到过最多的2个词则是“项目延期”与“四大金刚”。

●项目延期:当时有 100+ 系统,系统之间高度耦合,且只有一套可供灰度验证的环境,导致出现一个项目延期,后续全部延期。
●四大金刚:迭代发版全靠 4 个运维兄弟手动支持,虽然当时运维有使用工具平台,将发布收归脚本操作,但不同业务线的部署脚本五花八门,导致运维仍需要做一些编排的工作。运维人员疲于应付频繁的发布操作。疫情期间开发可以轮班,但运维不行。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