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素数

先介绍一下求某个数的约数个数的算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对于pi,有(ai+1)种取法:pi^0, pi^1, pi^2 … pi^ai,一共(a1+1)*(a2+1)…种取法,每种取法都代表一个约数,结果即约数的个数。

反素数定义

对于任何正整数x,其约数的个数记做g(x).例如g(1)=1,g(6)=4.
如果某个正整数x满足:
对于任意i(0<i<x),都有g(i) < g(x),
则称x为反素数.
从定义可以看出,反素数就是区间内约数个数最多的那个数。

反素数性质

性质一:一个反素数的质因子必然是从2开始连续的质数.
性质二:p = 2p1 * 3p2 * 5p3 * 7p4… 必然有p1>=p2>=p3>=p4…

性质的简单理解

设n = a1p1 * a2p2 * a3p3 * a4p4 *… *anpn
性质1: 假设存在 ai 和 aj 在素数表中不相邻(i < j),设 ai 和 aj 中间的某个素数b,将 aj^pj 替换成 b^pj,约数个数不变,但这个数却变小,即g(x) = g(y)且x < y,与定义矛盾。
性质2: 假设pi < pj(i < j),将 pi 和 pj 互换即… ai^pj ,aj^pi …,这样,约数个数不变,但数却变变小,同上矛盾。

应用:
  1. 求拥有给定因子数量的最小的数
  2. 求1-n中因子数最多的数
问题1:

想象一棵树,每一层都是某一个素数的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次选择一个素数往下一层继续搜索,如果当前因子个数 = 给定数量,比较大小,更新答案,如果当前的层数(素数个数) > 指定的值maxdepth,回溯。这个maxdepth = log2(n),也可以指定一个<64的数,但注意不能太小。

问题1的题目
代码:

#include <cstdio>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LL prime[10] = {2,3,5,7,11,13,17,19,23,29};
LL ans, n;

//当前深度, 因子个数, 当前的数 
void dfs(LL dep, LL factors, LL num){
	if(dep == 10) return;
	if(factors == n) ans = min(ans, num);
	if(factors >= n) return;
	
	for(int i = 1; i <= 63; ++i){
		if(num*prime[dep] > ans) break;
		dfs(dep+1, factors*(i+1), num*=prime[dep]);
	}
}

int main()
{
	while(scanf("%lld",&n)==1){
        ans = 2e18;
        dfs(0, 1, 1);
        printf("%lld\n",ans);
    }
	return 0;
}

上面的代码没有优化,实际上根据性质2,可以进行一个很大的优化,想一想怎么做

问题2:

问题2的题目
代码:

#include <cstdio>
#include <cmath>
#include <algorithm>
using namespace std;
typedef long long LL;

LL prime[20] = {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7};
LL n, ans, most;

//当前深度, 因子个数, 当前的数,因子个数上限
void dfs(LL dep, LL factors, LL num, LL max_fac){
	
	if(dep == 16) return;
	//如果约数个数更多或者相同,将最优解更新为当前数;
	if(factors > most||(factors == most&&ans > num)) most = factors, ans = num;
	
	for(int i = 1; i <= max_fac; ++i){	//枚举每个质因子的个数;
		//if(num*prime[dep] > n) break;  这里要当心溢出!!! 
		if(n/prime[dep] < num) break;
		dfs(dep+1, factors*(i+1), num*= prime[dep], i);
	}
}

int main()
{
//	freopen("in.txt","r",stdin);
	int T; scanf("%d",&T);
	while(T--){
		scanf("%I64d",&n);
		ans = 1e18; most = 0;
		dfs(0, 1, 1, 63);
		printf("%I64d %I64d\n", ans, most);
	}
//	fclose(stdin);
	return 0;
}

上述代码中的max_fac就是运用性质2限制本层的因子个数必须小于等于上一层,剪枝,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