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单片机读取外部电压ADC阻抗匹配的问题

在单片机系统中,3.3V基准电压下,若外部信号超过AD转换范围,电阻分压是常用方法。但需注意阻抗匹配问题,SMT32的模数输入阻抗约10K,可能导致电压读取误差。为解决此问题,可以使用电压跟随器进行阻抗匹配,其高输入阻抗和低输出阻抗能有效减小误差。此外,ADC芯片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不同类型的ADC输入阻抗不同,如Sigma-Delta型精度较高,但设计时需额外关注其特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单片机的基准电压一般为3.3V,如果外部信号超过了AD测量范围,采用电阻分压是最为简单的一种方法,然而很多时候你会在阻抗匹配的问题上“踩坑”。比如,SMT32的模数输入阻抗约为10K,如果外接的分压电阻无法远小于该阻值,则会因为信号源输出阻抗较大,AD的输入阻抗较小,从而输入阻抗对信号源信号的电压造成分压,最终导致电压读取误差较大。这样的情况会导致你测量电压的时候,发现有些电压点好像测的挺准,而有些电压点测量的偏差却又很大。

考虑阻抗匹配的问题,对于使用单片机读取外部信号电压,外接分压电阻必须选用较小的电阻,但在对功耗有要求的情况下,你不得不选用大阻值的电压分压后,这时候则需要使用电压跟随器进行阻抗匹配(电压跟随器输入阻抗可达到几兆欧姆,输出阻抗为几欧姆甚至更小)。如果信号源的输出阻抗较大,可采用电压跟随器匹配后再接电阻分压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外置的ADC芯片,但是在选型时,要留意其类型(SAR型、开关电容型、FLASH型、双积分型、Sigma-Delta型),不同类型的ADC芯片输入阻抗不同。常见的Sigma-Delta型是目前精度最高的ADC类型,也属于开关电容型输入,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相对比较多——

—推荐阅读—

电路分析

可控硅设计经验分享

LDO与DC-DC入门理解

“反激变压器”其实是电感

NFC芯片选型及基本电路框

UART、SPI、I2C协议异同点

为什么锂离子电池充电需要3个阶段

一个恒流输出电源传导、辐射超标解决案例

DC-DC降压芯片是否有输入输出压差范围要求?

工艺制程

警惕!CAF效应导致PCB漏电

AltiumDesigner热焊盘敷铜设置技巧

隐秘的角落:SMT过炉速度不当带来的质量隐患

设计美学

对于“工业设计之美”评审与决策的一点认知

测试分析

浅谈4款低功耗电流测试“神器”

芯片失效分析,你可以怎么办?

示波器测试市电电路意外“炸机”?

算法思维

用数据思维看事实

增量式PID公式的4点疑问和理解

器件选型

干电池漏液分析

直流电机选型要点

切勿忽视晶振的选型设计

浅析继电器触点粘连问题

干簧管与霍尔器件位置和方向的合理设计

3D视觉电子元件——电阻,电容,电感

3D视觉电子元件——二极管,三极管,MOSFET

随笔

认知:专注的思维成为习惯以至自然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