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翻斗雨量计学习

本文介绍了双翻斗雨量计的组成、一体化定位结构特点、出厂预调整以及用户现场安装步骤。着重讲解了如何通过测量倒水量调整翻斗倾角以确保测量精度,提供故障排查和调整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双翻斗雨量计用户手册(脉冲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本仪器由雨量计壳体、承雨口、漏斗、翻斗支撑、上漏斗雨量调节支架、上漏斗、汇集漏斗、计数翻斗雨量调节支架、计数翻斗、干簧管安装架、轴承螺钉、出水漏斗、腿部支架、干簧管、水平泡、调节支撑板、控制盒、调平装置、接线端子、雨量计底座等组成。

其中,雨量计底座安装有翻斗轴承、圆水平泡和信号输出端子。与其它翻斗式雨量计不同,本仪器的翻斗轴套为一体化定位结构,翻斗通过翻斗轴安装在轴承中,本仪器出厂时内部结构装配完成,不需要再进行内部结构的现场安装,给现场安装带来了方便。

仪器出厂时磁钢与干簧管均已调整在合适的耦合距离上,使仪器输出信号与翻斗翻转次数有确定的比例关系。

用户现场安装只需将仪器按照本说明书相关要求将水平泡调整到位于中心位置即可投入使用,不必现场再调整翻斗倾角。

最大雨强8mm/mi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如果仪器在运行过程中发现仪器测量准确度超差,应再次进行人工模拟降水试验、重新调整仪器。

若翻斗翻转 50 次,耗用水量为 9.7~9.85mm,
则可认定仪器翻斗倾角基点正常,不必加以调整;当倒水量>9.85mm,说明翻斗倾斜角度过大,曲线左移,应适当提高调节螺钉高度;当倒水量<9.7mm,说明翻斗倾斜角度过小,
曲线右移,应适当降低调节螺钉高度;一般讲,左右调节螺钉各转一圈,即能使精度改变 3~4%左右。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关于翻斗雨量计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的问题。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的需求,他们可能想了解这种雨量计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在哪些场合下使用它比较合适。接下来,我得调用网络搜索工具查找相关资料,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最新性。 首先,搜索翻斗雨量计的工作原理。根据找到的信息,翻斗雨量计通过一个可翻转的斗来收集水。当水达到一定量时,斗会因为重量不平衡而翻转,排出水并触发传感器记录一次翻转。每次翻转对应的水量是固定的,比如0.2毫米或0.5毫米,这样就能通过计数翻转次数来计算总降量。这里需要确认具体的结构,比如翻斗设计,可能分为承水斗和计量斗,以提高精度。 然后,应用场景方面,常见的有气象监测、水文站、农业灌溉管理、城市防洪和交通监测。需要具体说明每个场景中的用途,比如气象站用于实时数据收集,农业中用于优化灌溉,城市中监测排水系统负荷等。要确保这些信息实用,用户能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接下来,整理回答结构。根据用户要求,需要分点说明,避免使用步骤词汇,所以可能分为“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两个大点,每个大点下再细分小点。同时要注意引用资料分散在段落中,不集中在末尾。比如在解释翻斗结构时提到翻斗设计,引用搜索到的内容,但不标注出处。 还要检查是否有使用第一人称,比如“我”或“我们”,需要全部改为客观描述。另外,是否有代码或公式需要处理?翻斗雨量计可能涉及计算公式,比如降雨量计算,如果有的话需要用LaTeX格式。例如,降雨量计算公式为总翻转次数乘以单次翻转对应的水量,即$R = n \times r$,其中R是总降量,n是翻转次数,r是单次水量。需要确认是否有这样的公式,并在回答中正确呈现。 然后,关于代码部分,翻斗雨量计可能涉及数据记录或传感器的代码示例,比如Arduino读取翻转次数的简单代码。如果有的话,需要用三个反引号包裹,并注明语言类型。例如: ```arduino int sensorPin = 2; volatile int tipCount = 0; void setup() { Serial.begin(9600); attachInterrupt(digitalPinToInterrupt(sensorPin), tipCounter, RISING); } void loop() { Serial.print("Rainfall: "); Serial.print(tipCount * 0.2); Serial.println(" mm"); delay(1000); } void tipCounter() { tipCount++; } ``` 这部分代码需要检查是否正确,并符合用户的格式要求。 最后,生成相关问题部分。需要基于用户的问题和回答内容,提出三个相关问题。例如,如何校准翻斗雨量计翻斗雨量计与其他类型雨量计的优缺点比较,以及在极端天气下的使用注意事项。这些问题应该与原始问题相关,并且能帮助用户进一步了解该主题。 在整合所有信息时,要确保语言简洁清晰,每个部分换行分隔,不使用步骤词汇。同时,检查是否有违反格式要求的地方,比如是否正确使用了数学公式和代码块,相关问题是否按要求列出。确保所有引用内容分散在回答中,没有集中在末尾,避免使用Markdown格式,保持自然流畅。</think>翻斗雨量计通过机械结构和电子传感器结合的方式测量降水量。其核心组件为可翻转的计量斗,利用重力作用实现自动计量。工作原理可分为以下部分: 1. **水收集与分流**:漏斗形集水器将水导入翻斗组件,部分设计中采用翻斗结构(承水斗+计量斗)过滤杂质并稳定水流。 2. **翻斗翻转机制**:当计量斗内水重量达到阈值(常见设计为0.2mm或0.5mm降水量对应水量),重心偏移触发翻斗翻转,同时排空积水。 3. **信号转换**:磁铁与干簧管配合,每次翻转产生脉冲信号。信号计数器将翻转次数转换为降量,计算公式为$R = n \times r$,其中$R$为总降量,$n$为翻转次数,$r$为单次翻转对应量值。 典型应用场景包含: **气象监测网络**:作为自动气象站标配设备,用于分钟级降数据采集 **水文监测系统**:河道、水库等场景的实时量监测,支撑洪水预警 **城市内涝防控**:部署在下穿隧道、低洼路段等易积水区域 **农业灌溉管理**:精准监测田间降量,优化灌溉策略 数据采集示例代码: ```arduino // 翻斗雨量计信号采集基础代码 const int sensorPin = 2; volatile unsigned long tipCount = 0; void setup() { Serial.begin(9600); attachInterrupt(digitalPinToInterrupt(sensorPin), countTip, FALLING); } void loop() { float rainfall = tipCount * 0.2; // 假设单次翻转对应0.2mm Serial.print("Rainfall(mm): "); Serial.println(rainfall); delay(5000); } void countTip() { tipCount++; }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饼干饼干圆又圆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