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看了一遍伍德里奇的计量经济学,感觉学得没有很深,没有理解透,哈哈~
所以重新看了西财庞老师计量经济学的书籍,做了一些笔记,希望可以坚持呀,进入正文呀
本篇博文的主要内容为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计量经济学的基本研究方式
●计量经济学中最基本的概念
1. 什么是计量经济学
首先举个例子: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进行一个定量研究(怎么样--是什么造成的--因素具体造成的原因--政策检验或者未来预测等)
对此,可以分解为如下步骤:
1. 中国经济总量的度量及增长的状况怎样? (GDP的度量、增长速度、波动)
2.分析影响中国GDP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如投资、消费、出口、货币供应量等)
3.中国GDP与各种影响因素关系的性质是什么?(如增加、减少)
4.各种因素对中国GDP影响的程度和具体数量规律是什么?(各种因素变动具体会引起GDP变动多少)
5.所作数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如何?
6.对经济增长的政策效应分析、对中国GDP发展趋势的预测等
归纳例子得到的就是计量经济学需要去做的事情:
●提出所研究的经济问题及度量方式(如GDP、销售量、股指)—— 确定作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现象的变量
●分析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经济理论、实际经验)—— 选择若干作为影响因素的变量
● 分析各种影响因素与所研究经济现象的相互关系—— 决定相互联系的数学关系式(线性、非线性、导数、对数)
● 确定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与各种影响因素间的数量规律—— 需要有科学的数量分析方法
● 分析和检验所得数量结论的可靠性——需要运用统计检验方法
● 运用数量研究的结果作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 对数量分析的实际应用
因而可以得出计量经济学的定义:
“计量经济学可定义为:根据理论和观测的事实,运用合适的推理方法使之联系起来同时推导,对实际经济现象进行的数量分析。”(萨谬尔森)
研究的主体(出发点、归宿、核心): 经济现象及其数量变化规律
研究的工具(手段): 模型、数学和统计方法
理论:即说明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的经济理论 ——计量经济研究的基础
数据:对所研究对象经济行为观测所得到的信息 ——计量经济研究的原料或依据
方法:模型的方法与估计、检验、分析的方法 ——计量经济研究的工具与手段
2.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方式
选择变量和数学关系式 —— 模型设定
确定变量间的数量关系 —— 估计参数
检验所得结论的可靠性 —— 模型检验
作经济分析和经济预测 —— 模型应用
1. 模型设定的基本要素:
1)经济变量: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表现不同,取值不同,是可以观测的因素。是模型的研究对象或影响因素。
2)经济参数:表现经济变量相互依存程度的、决定经济结构和特征的、相对稳定的因素,通常不能直接观测。
3)随机扰动项:模型中没有包含的所有因素的囊括
例子:
Y代表消费支出,X代表收入,u代表其他会影响消费的因素,a和b是参数
2. 估计参数
两个概念
参数的估计值:所估计参数的具体数值
参数的估计式:估计参数数值的公式
参数估计的常用方法
普通最小二乘、广义最小二乘、极大似然估计、
二段最小二乘、三段最小二乘、其它估计方法
3.模型检验
检验内容/方式:
►经济意义检验: 所估计的模型与经济理论是否相符
►统计推断检验:检验参数估计值是否抽样的偶然结果
►计量经济学检验: 是否符合计量经济方法的基本假定
►预测检验: 将模型预测的结果与经济运行的实际对比
4.模型应用
经济结构分析、经济预测、政策评价、验证理论
3.基本概念
1.变量
被解释变量——要分析研究的变量
解释变量——说明被解释变量变量变动主要原因的变量(非主要原因归入随机误差项)
内生变量—其数值由模型所决定的变量,是模型求解的结果
外生变量—其数值由模型以外决定的变量相关概念:前定内生变量、前定变量)
注意:外生变量数值的变化能够影响内生变量的变化,内生变量却不能反过来影响外生变量
一般而言,被解释变量是内生变量。解释变量是外生变量
2.模型
单一方程模型:最常用的是普通最小二乘法、极大似然估计法等
联立方程模型: 常用二段最小二乘法和三段最小二乘法等
3.数据
数据的来源:
各种经济统计数据
专门调查取得的数据
人工制造的数据
数据类型:
时间数列数据(time series data 同一空间、不同时间)
截面数据(pooled crossed section 同一时间、不同空间)
混合数据(面板数据 Panel Data)
虚拟变量数据
数据的要求:
真实性、完整性、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