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代码随想录刷题记录 | 1. 数组篇

理论基础

数组是存放在连续内存空间上的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

数组可以方便的通过下标索引的方式获取到下标下对应的数据。

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 数组下标都是从0开始的
  • 数组内存空间的地址是连续的
  • 数组的元素是不能删的,只能覆盖
  • C++中二维数组在地址空间上是连续的

704. 二分查找

题目链接

思路:

这道题目的前提是数组为有序数组,同时题目还强调数组中无重复元素,因为一旦有重复元素,使用二分查找法返回的元素下标可能不是唯一的,这些都是使用二分法的前提条件。

写二分法,区间的定义一般为两种,左闭右闭即[left, right],或者左闭右开即[left, right)。

题解:

左闭右闭区间写法:

//左闭右闭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earch(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nums.size() - 1;
        int mid;
        while (left <= right) {
            mid = (right- left) / 2 + left;
            if (nums[mid] == target) {
                return mid;
            } else if (nums[mid] < target) {
                left = mid + 1; 
            } else {
                right = mid - 1;
            }
        }
        return -1;
    }
};

左闭右开区间写法:

//左闭右开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search(vector<int>& nums, int target)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nums.size();
        while(left < right) {
            int mid = ((right - left) >> 1) + left;
            if (nums[mid] == target) {
                return mid;
            } else if (nums[mid] < target) {
                left = mid + 1;
            } else {
                right = mid;
            }
        }
        return -1;
    }
};

27. 移除元素

题目链接

思路:

除了暴力解法(时间复杂度O(n^2))外,使用双指针法(时间复杂度O(n))更宜。

双指针法(快慢指针法): 通过一个快指针和慢指针在一个for循环下完成两个for循环的工作。

定义本题中的快慢指针:

  • 快指针:寻找新数组的元素 ,新数组就是不含有目标元素的数组。
  • 慢指针:指向更新 新数组下标的位置。

题解: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removeElement(vector<int>& nums, int val) {
        int slow = 0;
        for (int fast = 0; fast < nums.size(); fast++){
            if(nums[fast] != val){
                nums[slow++] = nums[fast];
            }
        }
        return slow;     
    }
};

977. 有序数组的平方

题目链接

思路:

数组其实是有序的, 只不过负数平方之后可能成为最大数了。

那么数组平方的最大值就在数组的两端,不是最左边就是最右边,因此可以考虑双指针法,左指针指向起始位置,右指针指向终止位置。

题解: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int> sortedSquares(vector<int>& nums) {
        vector<int> ans(nums.size(), 0);
        int left = 0;
        int right = nums.size() - 1;
        int index = right;
        while (left <= right) {
            if (nums[left] * nums[left] >= nums[right] * nums[right]) {
                ans[index--] = nums[left] * nums[left];
                left++;
            } else {
                ans[index--] = nums[right] * nums[right];
                right--;
            }
        }
        return ans;
    }
};

第一次做的时候没有初始化vector容器,每次使用insert()函数进行插值,运行速度较慢。预先定好容器大小,再按下标赋值更宜。 


209. 长度最小的子数组

题目链接

思路:

本题要用到数组操作中另一个重要的方法:滑动窗口

所谓滑动窗口,就是不断的调节子序列的起始位置和终止位置,从而得出我们要想的结果。

在暴力解法中,是一个for循环滑动窗口的起始位置,一个for循环为滑动窗口的终止位置,用两个for循环完成了一个不断搜索区间的过程。

而滑动窗口用一个for循环就可以完成这个操作。

以题目中的示例来举例,s=7, 数组是 2,3,1,2,4,3,来看一下查找的过程:

在本题中实现滑动窗口,主要确定如下三点:

  • 窗口内是什么?
  • 如何移动窗口的起始位置?
  • 如何移动窗口的结束位置?

窗口就是 满足其和 ≥ s 的长度最小的 连续 子数组。

窗口的起始位置如何移动:如果当前窗口的值大于s了,窗口就要向前移动了(也就是该缩小了)。

窗口的结束位置如何移动:窗口的结束位置就是遍历数组的指针,也就是for循环里的索引。

解题的关键在于 窗口的起始位置如何移动,如图所示:

leetcode_209

可以发现滑动窗口的精妙之处在于根据当前子序列和大小的情况,不断调节子序列的起始位置。从而将O(n^2)暴力解法降为O(n)。

官解: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SubArrayLen(int s, vector<int>& nums) {
        int result = INT32_MAX;
        int sum = 0; // 滑动窗口数值之和
        int i = 0; // 滑动窗口起始位置
        int subLength = 0; // 滑动窗口的长度
        for (int j = 0; j < nums.size(); j++) {
            sum += nums[j];
            // 注意这里使用while,每次更新 i(起始位置),并不断比较子序列是否符合条件
            while (sum >= s) {
                subLength = (j - i + 1); // 取子序列的长度
                result = result < subLength ? result : subLength;
                sum -= nums[i++]; // 这里体现出滑动窗口的精髓之处,不断变更i(子序列的起始位置)
            }
        }
        // 如果result没有被赋值的话,就返回0,说明没有符合条件的子序列
        return result == INT32_MAX ? 0 : result;
    }
};

题解:

自己写的滑动窗口实现与官方解答不太相同,用if语句实现,有一些缝缝补补,但运行时间也挺快。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minSubArrayLen(int target, vector<int>& nums) {
        int left = 0;
        int right = 0;
        int minLen = nums.size() + 1;
        int sum = nums[0];
        while (right < nums.size()) {
            if (sum >= target) {
                if (left == right) {
                    return 1;
                } else {
                    minLen = minLen < (right - left + 1) ? minLen : (right - left + 1);
                    sum -= nums[left++];
                }
            } else {
                if (right + 1 >= nums.size()) {
                    break;
                } else {
                    sum += nums[++right];
                }
            }
        }
        if (minLen == nums.size() + 1) return 0;
        return minLen;
    }
};

59. 螺旋矩阵Ⅱ

题目链接

思路:

求解本题要坚持循环不变量原则

模拟顺时针画矩阵的过程:

  • 填充上行从左到右
  • 填充右列从上到下
  • 填充下行从右到左
  • 填充左列从下到上

由外向内一圈一圈这么画下去。

可以发现这里的边界条件非常多,在一个循环中,如此多的边界条件,如果不按照固定规则来遍历,那就是一进循环深似海,从此offer是路人。

这里一圈下来,要画每四条边,每画一条边都要坚持一致的左闭右开,或者左开右闭的原则,这样这一圈才能按照统一的规则画下来。

按照左闭右开的原则画一圈的示意图如下:

这里每一种颜色,代表一条边,我们遍历的长度,可以看出每一个拐角处的处理规则,拐角处让给新的一条边来继续画。

这也是坚持了每条边左闭右开的原则。

官解: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generateMatrix(int n) {
        vector<vector<int>> res(n, vector<int>(n, 0)); // 使用vector定义一个二维数组
        int startx = 0, starty = 0; // 定义每循环一个圈的起始位置
        int loop = n / 2; // 每个圈循环几次,例如n为奇数3,那么loop = 1 只是循环一圈,矩阵中间的值需要单独处理
        int mid = n / 2; // 矩阵中间的位置,例如:n为3, 中间的位置就是(1,1),n为5,中间位置为(2, 2)
        int count = 1; // 用来给矩阵中每一个空格赋值
        int offset = 1; // 需要控制每一条边遍历的长度,每次循环右边界收缩一位
        int i,j;
        while (loop --) {
            i = startx;
            j = starty;

            // 下面开始的四个for就是模拟转了一圈
            // 模拟填充上行从左到右(左闭右开)
            for (j = starty; j < n - offset; j++) {
                res[startx][j] = count++;
            }
            // 模拟填充右列从上到下(左闭右开)
            for (i = startx; i < n - offset; i++) {
                res[i][j] = count++;
            }
            // 模拟填充下行从右到左(左闭右开)
            for (; j > starty; j--) {
                res[i][j] = count++;
            }
            // 模拟填充左列从下到上(左闭右开)
            for (; i > startx; i--) {
                res[i][j] = count++;
            }

            // 第二圈开始的时候,起始位置要各自加1, 例如:第一圈起始位置是(0, 0),第二圈起始位置是(1, 1)
            startx++;
            starty++;

            // offset 控制每一圈里每一条边遍历的长度
            offset += 1;
        }

        // 如果n为奇数的话,需要单独给矩阵最中间的位置赋值
        if (n % 2) {
            res[mid][mid] = count;
        }
        return res;
    }
};

题解:

自己写的题解也是同样的思想和边界条件。

class Solution {
public:
    vector<vector<int>> generateMatrix(int n) {
        vector<vector<int>> ans(n, vector<int>(n, 0));
        int count = 0;
        int loop = n / 2;
        int row = 0;
        int col = 0;
        int offset = 0;
        while (loop--) {
            for (; col < n - 1 - offset; col++) {
                ans[row][col] = ++count;
            }
            for (; row < n - 1 - offset; row++) {
                ans[row][col] = ++count;
            }
            for (; col > 0 + offset; col--) {
                ans[row][col] = ++count;
            }
            for (; row > 0 + offset; row--) {
                ans[row][col] = ++count;
            }
            offset += 1;
            row++;
            col++;
        }
        if (n % 2 == 1) {
            ans[n >> 1][n >> 1] = n * n;
        }
        return ans;
    }
};

总结感悟

学习了二分法、双指针法、滑动窗口、模拟行为四种解题思路。

二分法

注意循环不变量原则,只有在循环中坚持对区间的定义,才能清楚的把握循环中的各种细节。

双指针法

双指针法(快慢指针法):通过一个快指针和慢指针在一个for循环下完成两个for循环的工作。

数组中的元素为什么不能删除,主要是因为以下两点:

  • 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的地址空间,不能释放单一元素,如果要释放,就是全释放(程序运行结束,回收内存栈空间)。
  • C++中vector和array的区别一定要弄清楚,vector的底层实现是array,封装后使用更友好。

滑动窗口

主要要理解滑动窗口如何移动 窗口起始位置,达到动态更新窗口大小的,从而得出长度最小的符合条件的长度。

滑动窗口的精妙之处在于根据当前子序列和大小的情况,不断调节子序列的起始位置。从而将O(n^2)的暴力解法降为O(n)。

如果没有接触过这一类的方法,很难想到类似的解题思路,滑动窗口方法还是很巧妙的。

模拟行为​​​​​​​

模拟类的题目在数组中很常见,不涉及到什么算法,就是单纯的模拟,十分考察大家对代码的掌控能力。

这里再一次介绍到了循环不变量原则,其实这也是写程序中的重要原则。

相信大家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感觉题目的边界调节超多,一波接着一波的判断,找边界,拆了东墙补西墙,好不容易运行通过了,代码写的十分冗余,毫无章法,其实真正解决题目的代码都是简洁的,或者有原则性的,大家可以在螺旋矩阵题目中体会到这一点。

总结: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