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25觉晓法硕5轮背诵

📚【刑法学法硕联考深度解析】犯罪预备:概念与特征的精细解读🔍

在攀登刑法学法硕联考这座高峰时,对犯罪预备的深刻理解如同掌握了一把钥匙,能开启理解犯罪形态之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犯罪预备的神秘面纱,探索其专业概念与独特特征。🚀

🔍 犯罪预备的概念

犯罪预备,是故意犯罪的一种停止形态,指的是行为人为了实施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的特殊形态。简而言之,它是犯罪行为的“前奏曲”,是行为人在犯罪意图驱使下,为实际实施犯罪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

📝 犯罪预备的特征

  1. 主观上的犯罪故意 🧠
    犯罪预备要求行为人在主观上必须具有明确的犯罪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是为了实施某种犯罪而准备工具、制造条件,并希望或放任这种犯罪结果的发生。这种故意性是区分犯罪预备与其他非犯罪行为的关键。

  2. 客观上的准备行为 🛠️
    犯罪预备在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已经为实施犯罪而准备了工具或制造了条件。这些准备行为可以是物理性的,如购买凶器、踩点观察;也可以是心理性的,如策划犯罪方案、寻找同伙等。但需注意,这些行为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即足以表明行为人已经进入犯罪预备阶段。

  3. 未能着手实行犯罪 🚫
    犯罪预备的又一显著特征是行为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这里的“着手”是指行为人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具有侵害法益的紧迫危险性的行为。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如被发现、被害人警觉等),行为人未能进入犯罪的实行阶段,从而构成了犯罪预备。

  4. 距离犯罪实行较近 🏃‍♂️
    与单纯的犯意表示(如口头威胁、思想犯意)相比,犯罪预备距离犯罪的实行阶段更近一步。它不仅仅是犯罪意图的流露,而是已经付诸了实际行动,为犯罪的实施创造了条件。因此,在法律评价上,犯罪预备的社会危害性要大于单纯的犯意表示。

  5. 可罚性 💼
    尽管犯罪预备尚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但由于其已经对法益构成了潜在威胁,并且行为人具有明确的犯罪故意和积极的准备行为,因此刑法规定了对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当然,具体处罚时会根据预备行为的性质、程度以及未遂的原因等因素进行综合考量。

📚 备考小贴士

  • 精准记忆:牢记犯罪预备的概念和特征,特别是其主观故意性和客观准备行为的双重性。
  • 案例分析:结合具体案例理解犯罪预备的认定标准和法律后果。
  • 逻辑梳理:将犯罪预备与其他犯罪形态(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进行对比分析,理清它们之间的界限和联系。
  • 法条研读:深入研读相关法条和司法解释,准确掌握犯罪预备的处罚原则和量刑标准。

希望这篇笔记能帮助你在刑法学法硕联考的备考之路上更加游刃有余!加油!💪#法律硕士考研[话题]#  #法律硕士[话题]#  #觉晓法硕[话题]#  #法律硕士联考[话题]#  #法学[话题]#  #非法学[话题]#  #法律硕士非法学[话题]#  #刑法学[话题]#

ae1f2867250e4726c7ec80c6a129aeae.jpeg

44f00657d07565d1cdc88cc23cbea62c.jpeg

a4a64cf285e73abf99b209ba77226773.jpeg

  • 3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