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人如何做职场沟通?

↑↑↑关注后"星标"Datawhale

每日干货 & 每月组队学习,不错过

 Datawhale干货 

作者:太子长琴,Datawhale意向成员

上篇实际工作流程发布后有很多伙伴想要看技术人的职场沟通,于是有了这篇,分为如何与他人有效沟通,以及和自己相处两部分。

这些是我这个「菜鸟」转战AI工程师四年的心得感悟,若能有所帮助,那真是荣幸至极。

有效沟通

沟通是职场必备软技能,有效沟通不仅能提高效率,而且能增进彼此的好感。这部分将从明确需求讲起,到面对不同职位、层级个体的沟通方法,以及关于集体讨论的沟通感悟。

1. 明确需求

真正的需求

市场营销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顾客不是想买一个 1/4 英寸的钻孔机,而是想要一个 1/4 英寸的钻孔!”如果你是产品经理或者带过项目,一定会对此深有体会。我们的工作需求里经常会充斥着 “伪需求”,也就是用户自己其实并不知道自己要的是 “孔”。所以,在工作之前要充分确认需求,明白自己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

虽然我自己是技术控,但并不赞同在企业中无脑搞技术。企业是为客户提供产品或服务的,作为公司一员,做事都应该以此为导向。

清晰的需求

有时候需求是清楚的,但具体细节却很模糊。比如,为了提高客服效率,需要做一个智能客服机器人,在实际中有很多非业务相关的闲聊问题,工程师也按正常的流程对这些问题进行了处理。但后面却发现,对非业务的问题完全不需要去理会,直接结束对话即可。

因为处理这些问题不仅难度大(开放),而且还浪费资源(占用一条线路)。从工程师个人发展的角度看是提升了技能,但对企业来说简直毫无意义,白白浪费资源,长期来看其实也不利于个人发展。

总而言之,明确需求是打工人打工路的第一步,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尽可能地去了解业务,了解产品的规划,要多站在公司的层面思考问题,而不仅仅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2. 沟通的「绝对坐标」

绝对坐标是指无论哪个人从哪个角度看位置都不变,这里的关键词是 “上下文”。

技术之间沟通

技术间沟通看起来容易些,但有时候反而会造成很大的误会。造成误会的主要原因是对话双方本身的技术背景和对项目的了解程度不同。比如我和一位大拿沟通,问对方用什么模型做分类任务比较好,大拿问了资源限制后认为可以用 BERT,但其实我任务的输入是口语化的,而且部分句子是有错误的,如果直接拿已有的预训练 BERT,并不能取得想要的效果。

换句话说,大家看起来好像在谈论同一个事情,但其实说的又不是一个事情,你也懂,我也懂,但也许大家的 “懂” 完全在不同的层面。所以,技术的沟通尤其应该充分告知对方上下文,给对方足够多的细节,否则很容易得到对方那个层次的解决方案。

与非技术人员沟通

与非技术人员的沟通看起来要难一些,但这个难更多体现在难以通俗易懂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一般不太容易会造成误会。

我们在沟通的时候时刻注意两点即可:第一,务必不要谈论任何技术细节,把技术部分当做一个黑盒子,重点、详细描述输入和输出;第二,多问一下他们到底关注什么,非技术人员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关心技术。

3. 不同层级沟通

上面讨论的是与不同职位之间的沟通,接下来讨论下和不同层级之间如何沟通。

管理上级

这里所谓的 “管理” 更多是一种与上级在工作中协力合作的方法。要想管理好上级,最重要的是明白上级想要什么。

大多数情况下,作为一个领导,不太会关注细节,他们更多关注:1. 事情有没有做完(进度);2. 有没有什么问题(质量);3. 需不需要帮助(资源)。所以,我们应该及时与领导同步,让对方心中有数。

这个过程中最怕两种情况:第一种,不主动汇报工作。这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比如需要领导协调资源却没及时汇报,要结果时,觉得不是自己问题很委屈,可切换成领导的视角,他上面还有领导,本来要正常上线的东西上不了了,自己还是最后一刻才知道,也挺不容易。第二种,碰到不确定问题时想当然处理。原因可能是太过自信或者侥幸心理,但无论哪种都会导致实现的东西和期望不同,造成人力时间浪费。

理解平级

这里的平级主要是指和你对接的本组或其他组甚至其他部门的人,平时和你对接工作比较多,级别大致也比较接近。对于他们,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理解对方。不同的人性格不一,有的比较急躁,有的容易拖拉;不同的职位看问题的角度也不一样,有的人关注结果,有的人想了解过程。

无论是什么情况,平时沟通时尝试多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对方需要什么,尽量去理解对方的难处。如果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就一句话:“别给别人添麻烦”,给别人东西时仔细检查几遍,自己这边要确保在能力范围内万无一失,尤其不要出同样的错误,这样也是提高我们的效率。

指导下属

这方面一般我们经验很少,但我们可以以一名下属的身份想象 Leader 应该怎么做,如果我们以后成为 Leader 也该同样如此。

首先,给下属的任务应该明确、具体,符合 SMART 原则;其次,了解下属的长期规划,工作中给予其尝试机会;第三,与下属深入讨论任务方案和关键细节;第四,培养下属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心态,让其少走弯路;第五,了解下属性格和经历,以对方能接受的方式沟通。

当然,这个 list 还可以继续的,但我觉得做到这五点的已经实属不易了。如果有幸遇到这样的 Leader,那就好好珍惜吧。

4. 如何讨论问题

这里的 “讨论” 和 “问题” 都应该有引号,讨论是指几个人或一伙人在一起探讨一个问题,往往以正式或非正式的会议形式展示。问题是指上来就直接讨论问题本身,不要再花费时间去介绍背景、来龙去脉等。

这个想法是来自 Google 会议准则,但更多是被大量像老太婆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的会给烦的( Google 会议准则可参考:Google's Rules For A Great Meeting)。那么怎么做到这点呢?我觉得可以参考两个策略:

提前给人员相关资料

人员就是和这次讨论直接相关的人,相关资料就是关于要讨论问题的上下文背景。这件事是需要会议发起人去做的,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提前相应时间发送,不要太早或太晚。要知道 N 个人的会议上一分钟时间其实是 N 分钟,作为会议发起人应时刻提醒自己这点。

参会人必须发表观点

这点看似有点强人所难,其实却非常合理,很简单的道理:没观点参什么会,不是浪费时间吗?有人会说,有时候确实没有观点,没什么想法,对此,我的亲身经验告诉我:如果问题确实需要讨论,一个人没有观点只能说明他没有思考,没有准备,再说明不了任何事情,没有例外。再说了,“讨论” 本来就是你有一个想法,我有一个想法,然后大家才有讨论的可能。

除此此外,会议的时间需要注意,尽量选择大家在一块的时间,尽量选择大家脑子比较清醒的时间,比如晨会结束。会议时长也应该控制,不要太长,这需要主持人注意控场,别讨论着就跑偏了

平稳心态

良好的职场沟通需要与他人的沟通方法,也需要与自己的沟通方法,就是心态。这里介绍三种个人觉得比较重要的。

1. 创业心态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只是个打工人(我相信老板应该不会看到这个),但即便是最基础的岗位,也可以以一颗创业的心态面对。具体而言,就是将你要做的事当成就好像自己的事一样,认认真真干,想法设法做得更好,通俗点说,就是要有主人翁意识。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首先,你的工作结果不会太差,你的上司和老板都会知道这点,长此以往,涨薪和升职几乎是板上钉钉;其次,你的个人能力会不断得到提升,虽然有可能会出现干得多错的多的情况,但错的多往往才能学到的多;第三,这种做事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能让你长期受益;最后,这么做不吃亏,反正时间就那么过了,为什么不选择更好的状态呢?

当然,这一切都是建立在你至少不厌恶这份工作的基础上的,如果你正好很厌恶现在的工作,建议马上立刻换。

2. 成长心态

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第一个角度是保持学习心态,AI 工程师要学的东西非常多,技能点基本是点不完的,所以主动学习几乎是必须的。可能大家都会有种感觉,如果几个月不跟业界成果就会突然发现很多陌生的东西冒出来。我想这也正是这个岗位的魅力所在——不断学习利用新技术做最酷炫的产品,同时提高社会整体效率——我坚信 AI 技术能够(正在)做到这一点。

第二个角度是保持空杯心态。首先是虚心的态度,即便是自己较为熟悉的领域,也应保持科学谨慎的态度,不要想当然,更不应该自以为是;还有就是对未知的好奇和敬畏,面对自己不熟悉或完全不知道的领域时,像小孩子一样充满想要了解的欲望,同时又像成年人一样保持敬畏。用乔帮主的话说就是:“Stay Hungry,Stay Foolish”。

3. 当下心态

过去的无法改变,未来的无法预测,我们唯一能主动把握的就只有此时此刻。

当下心态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活在当下,不为过去嗟叹,不为将来忧心。实际就是别净想些没用的。第二,不瞻前顾后,怨天尤人。我第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没有更好就是最好”,这个观点也可以放在除了工作外的其他地方,比如爱人;第三,珍惜拥有。既然当下的在当下是最好的,那我们能做的、应该做的就是用心对待。

惟愿不负韶华,一生无悔。

AI工程师养成记前两部↓

工作流程:一个「菜鸟」转行AI的成长心得

工作方法:AI工程师的工作方法

为高效沟通三连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