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Smith圆图构成原理
通常匹配的话,一般都采用电感和电容串并联形式,smith圆图是由很多圆周交织在一起的一个图。
(1)阻抗族群:电阻+电抗圆
(2)导纳族群:电导+电纳圆
从图中经过圆心的两个圆分别是50欧姆的电阻圆和电导圆(以特性阻抗为50Ω为例), 圆上的电阻值不会变化,变化的是电抗的值;
对于上半部分,电抗从左到右→→变大,对于下半部分,电抗从左到右→→变小;
(3)VSWR族群(反射系数族群)
判断方法:
VSWR=2时的圆的半径≈1/3D,大概就是把直径分成三等份
VSWR=3时的圆的半径≈1/4D,大概就是把直径分成三等份
最终匹配就是把所需要的点拉到VSWR=2或3的圆内。
(4) Q品质因数
从图上看到,越靠近匹配点Q越小,带宽越大。
(5)相关的区域特性
感性+容性
Smith圆图的上半部分代表感抗,下半部分代表容抗。
阻抗
通过电阻轴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从左到右电阻逐渐变大,从而得出三点:
A.所有的圆周只有一个相同的,唯一的交点;
B.最大的圆代表0Ω、也就是没有电阻,上面都是电抗(r=0);
C.圆圈旋转一周:0.5λ。
元器件走向
并联电感:沿着等电导圆逆时针移动
并联电容:沿着等电导圆顺时针移动
串联电感:沿着等电阻圆顺时针移动
串联电容:沿着等电阻圆逆时针移动
2.微带贴片天线Smith圆图中圆圈下移方法
(1)方法一:在馈电处的贴片上加圆环形缝隙
上面说过,Smith圆图上半部分表示感性区域,下半部分表示容性区域,贴片馈电处添加圆环型缝隙可以增加天线的容性,故可以使圆图中的圆圈下移。(两侧T型枝节销钉接地单纯为了增加波束宽度)
(参数还未调好,只是展示一下它确实能使圆圈下移)
(2)方法二:在贴片上加U形缝隙
原理同上
(只是部分方法,还未总结完,后续会陆续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