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FSS学习笔记(二):Smith圆图构成及圆圈下移方法

1.Smith圆图构成原理

通常匹配的话,一般都采用电感和电容串并联形式,smith圆图是由很多圆周交织在一起的一个图。

(1)阻抗族群:电阻+电抗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导纳族群:电导+电纳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中经过圆心的两个圆分别是50欧姆的电阻圆和电导圆(以特性阻抗为50Ω为例), 圆上的电阻值不会变化,变化的是电抗的值;

对于上半部分,电抗从左到右→→变大,对于下半部分,电抗从左到右→→变小;

(3)VSWR族群(反射系数族群)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判断方法:

VSWR=2时的圆的半径≈1/3D,大概就是把直径分成三等份

VSWR=3时的圆的半径≈1/4D,大概就是把直径分成三等份

最终匹配就是把所需要的点拉到VSWR=2或3的圆内。

(4) Q品质因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从图上看到,越靠近匹配点Q越小,带宽越大。

(5)相关的区域特性

感性+容性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Smith圆图的上半部分代表感抗,下半部分代表容抗。

阻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通过电阻轴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从左到右电阻逐渐变大,从而得出三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A.所有的圆周只有一个相同的,唯一的交点;

​ B.最大的圆代表0Ω、也就是没有电阻,上面都是电抗(r=0);

​ C.圆圈旋转一周:0.5λ。

元器件走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并联电感:沿着等电导圆逆时针移动

​ 并联电容:沿着等电导圆顺时针移动

​ 串联电感:沿着等电阻圆顺时针移动

​ 串联电容:沿着等电阻圆逆时针移动

2.微带贴片天线Smith圆图中圆圈下移方法

(1)方法一:在馈电处的贴片上加圆环形缝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面说过,Smith圆图上半部分表示感性区域,下半部分表示容性区域,贴片馈电处添加圆环型缝隙可以增加天线的容性,故可以使圆图中的圆圈下移。(两侧T型枝节销钉接地单纯为了增加波束宽度)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参数还未调好,只是展示一下它确实能使圆圈下移)

(2)方法二:在贴片上加U形缝隙

原理同上
(只是部分方法,还未总结完,后续会陆续整理)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