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英语】【美语从头学】初级篇(入门)(笔记)Lesson9(电话会话Ⅰ)(助动词(情态动词)may、can、will、must、should、shall用法)

《美语从头学初级入门篇》

注意:被 删除线 划掉的不一定不正确,只是不是标准答案。

Lesson 9 Telephone Conversation Ⅰ 电话会话(一)

会话A

A:你好!请问我可以跟鲍勃说话吗?
B:他不在。
A:我可以留个话吗?
B:当然。请说吧。
A:我是汤姆。请他尽快给我回电话。
B:好的,再见。

A: Hello! May I speak to Bob, please?
B: He is He’s not in.
A: Can May I leave a message?
B: Yes, please Sure, go ahead.
A: This is Tom. Please ask him to call me back as soon as possible.
B: Ok. Bye.

会话B

A:请问我可以跟王先生说话吗?
B:请问是谁呀?
A:我是林汤姆。
B:请稍等一下。(几秒钟后)他现在出去了。
A:他什么时候会回来呢?
B:我不知道。
A:好吧。我稍后再打来。再见。

A: May I speak to Mr. Wang, please?
B: Who’s this calling, please?
A: This is Tom Lin.
B: Please wait a minute Hold on, please. (a few moments seconds later) He is not in He’s out at the moment.
A: When will he come be back?
B: I’m not sure I don’t know.
A: All right Ok. I will I’ll call back later. Bye.

A: May I speak to Mr. Wang, please?
B: Who’s calling, please?
A: This is Tom Lin.
B: Hold on, please. (a few seconds later) He’s out at the moment.
A: When will he be back?
B: I don’t know.
A: All right. I’ll call back later. Bye.

最后一句开头使用 “All right” 是非常合适的。在这个语境中,“All right”
表示理解、接受并确认了对方所说的信息。这里,Tom Lin接受了他不能立即和Mr. Wang通话的事实,并决定稍后再打电话过来。

笔记

When will he be back?和When will he come back?有什么区别?(后者通常发问人在某人将要回来的位置)

“When will he be back?” 和 “When will he come back?” 都是询问某人何时返回的问题。它们在语义上几乎没有区别,都表达了对于某人回来的时间的疑问。

然而,有些微妙的语境差异可能会影响你选择使用哪个词句。例如,“When will he be back?” 通常用在一种情况下,即说话者和听者都在被提到的人离开的地方,他们正在等待那个人回来。

相反,“When will he come back?” 可以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无论说话者和听者是否在被提到的人要返回的地方。

尽管如此,在日常英语对话中,两个词句可以互换使用,并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意思是相同的。

all right和allright有什么区别?(allright是一个非正式的词)

“all right” 和 “allright” 本质上表达的是相同的意思,都用于表示确认、接受或情况良好。然而,从语法和拼写的角度来看,“all right” 是被广泛接受的正确形式。

“allright” 并不是标准英语中的一个词,它可能在非正式的文字交流(如短信或社交媒体)中出现,但在正式的写作或发布中,应避免使用这种拼写方式。如果你在写作或正式对话中需要表达这个概念,应该使用 “all right”。

助动词may、can、will、must、should、shall的用法解析

  1. “May”:

    • 在陈述句中,“may” 表示可能性或许可。例如:“You may go now.”(你现在可以走了。)
    • 在疑问句中,“may” 用来询问许可。例如:“May I borrow your pen?”(我可以借你的笔吗?)
  2. “Can”:

    • 在陈述句中,“can” 表示能力或许可。例如:“I can swim.”(我会游泳。)
    • 在疑问句中,“can” 用来询问能力或许可。例如:“Can you help me?”(你能帮我吗?)
  3. “Will”:

    • 在陈述句中,“will” 表示未来的行动或意愿。例如:“I will go to the market tomorrow.”(我明天将去市场。)
    • 在疑问句中,“will” 用来询问未来的行动或意愿。例如:“Will you join us for dinner?”(你会和我们一起吃晚餐吗?)
  4. “Must”:

    • 在陈述句中,“must” 表示义务或必要性。例如:“We must respect our elders.”(我们必须尊重长辈。)
    • 在疑问句中,“must” 很少使用,因为它通常不用于询问。然而,当用于提出建议或寻求同意时,你可能会看到它。例如:“Must we leave so soon?”(我们必须这么早离开吗?)
  5. “Should”:

    • 在陈述句中,“should” 表示建议或义务。例如:“You should eat healthy food.”(你应该吃健康食物。)
    • 在疑问句中,“should” 用来询问建议或合适的行动。例如:“Should I call him?”(我应该给他打电话吗?)
  6. “Shall”(陈述句中跟will很像,疑问句中通常表示“要不要”):

    • 在陈述句中,“shall” 主要在正式英语中使用,表示将要发生的事情或提出建议。例如:“We shall meet at the park.”(我们将在公园见面。)
    • 在疑问句中,“shall” 用来征求意见或建议,尤其在第一人称中。例如:“Shall we begin?”(我们开始吗?)”Shall i open the window?“(要不要我把窗户打开呀?)

易忽视且容易误用的点:

  • “Can” 和 “May”:在请求许可时,更正式和礼貌的方式是使用 “may”,而不是 “can”,尽管在口语中两者通常可以互换。
  • “Will” 和 “Shall”:在现代英语中,“shall” 往往被 “will” 替代,但在某些地区和正式的场合,“shall” 仍然用于第一人称的未来时态。
  • “Must” 不常用于疑问句,而更常见的是 “have to”。
  • “Should” 和 “must”:虽然两者都表示某种义务,但 “should” 更弱,通常用于提供建议,而 “must” 则表示强制性的义务或规则。

关于"Must" 不常用于疑问句,而更常见的是 "have to"的解释(have to提问时,通常用must回答)

“have to” 在疑问句中通常用于询问必要性或义务。在形成疑问句时,我们需要将 “do”, “does” 或 “did”(取决于主语和时态)放在句子的开头,然后跟随主语和 “have to”。以下是一些例子:

  1. “Do I have to finish this assignment today?”(我必须今天完成这个任务吗?)
  2. “Does she have to go to the meeting?”(她必须去参加会议吗?)
  3. “Did we have to submit the report yesterday?”(我们昨天必须提交报告吗?)

注意:在肯定回答这类问题时,通常使用 “must” 而不是 “have to”。例如,对 “Do I have to finish this assignment today?” 的回答可能是 “Yes, you must.”

打电话,问你是谁,应该用Who’s this?或者Who’s calling? 门外有人敲门,问是谁,应该用Who is it?或者Who’s there?回答统一用This is xxx.或者It’s xxx.即可

打电话时,说“我就是”,应说“This is he/she.”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Dontla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