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中国古代密码艺术

1 中国民间艺术

1.1 图画传情

古代留守在家中的妻子给外出工作的丈夫的书信

归,归,归!速归!如果(鱼果)不归,一刀两断

1.2 会意诗

长夜横枕意心歪, 月斜三更门半开, 短命到今无口信, 肝肠望断无人来。

1.3 藏头诗

将秘密消息隐藏在其他消息中

唐伯虎的

1.4 叠痕法

先把信纸折叠几下(上下及左右),然后铺平信纸

将传递的信息按顺序一个个分开,写在折痕的交叉点上,每一个交叉点写 一个字

在空白位置上填上公开的普通信文,普通信文与秘密信文的文字通顺地连贯在一起

为了防止被敌人察觉,使用这种密码需要在编公开信文上下些功夫。如果在秘密信文上再用些暗语式密码,那么敌人就更难看出破绽了。

1.5 漏格板加密法

明文:情报在雨伞把中。

2 中国古代军事密码

2.1 阴符(〈六韬.龙韬.阴符〉)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猝有缓急,或利或害。 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为之奈何?’

太公曰:‘主与将,有阴符。凡八等:

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擒将之符,长九寸;

降城得邑之符,长八寸;却敌报远之符,长七寸;

警众坚守之符,长六寸;请粮益兵之符,长五寸;

败军亡将之符,长四寸;失利亡士之符,长三寸。

八符者,主将秘闻,所以阴通言语,不泄中外相知之术。敌虽圣智 ,莫之通识。’

2.2 阴书(〈六韬.龙韬.阴书〉

创造者:相传也是由姜子牙发明

用法:把一封竖写的秘密文书横截成3段,派出3个人各执一段,于不 同时间、不同路线分别出发,先后送给收件者。收件者收齐了3段文 件才能悉知秘密文书的全部内容。万一送件途中某一发送者被敌方截 获,敌方也难以解读文书的全部内容。

2.3 北宋《武经总要》

曾公亮 • 军队中常用的40种战斗情况

这套密码的使用方法是:

约定一首40字的五言律诗

保密,文字不得重复

假设双方以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如果军队在战斗在粮食将尽,需要补充,前方将领就从密码 本中查出“请粮料”的编码,是第九,而《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第九字是“五”。于是请粮将领就将“五”字写到 一件普通公文书牒之中,并在字上加盖印章。

指挥机关接到这件公文后,查出盖印章的“五”字,得知“ 五”字在临时约好的诗中列第九,再对照密码本上的顺序,就得知了前方的情报。

2.5 反切码

原理:使用汉字的“反切”注音方法进行编码

发明人是著名的抗倭将领戚继光。

密钥

“柳边求气低,波他争日时。莺蒙语出喜,打掌与君知。”

“春花香,秋山开,嘉宾欢歌须金杯,孤灯光辉烧银缸。之东郊,过西桥,鸡声 催初天,奇梅歪遮沟。”

加密方法:前一首诗歌的前15个字作为声母,依次编号为1-15;后一首诗 歌的36字为韵母,按顺序编号为1-36;然后再将当时字音的八种声调,也 按顺序编号为1-8,就编写出完整的“反切码”体系。

例如:如果密码的编号是“5-25-2”,5是声母“低”字,25是韵母“西” 字,2是声调的二声。据此,“5-25-2”就可以读为“敌”字。

3 中国近代密码

3.1 密本型

用预先编定的字母或数字密码组,代替明文中的数字、字母、音节、单字、词汇、短语、符号等,以实现明密变换。

汉字6899个,按部首笔画为序排列,以四码数字与其相匹配

在普通本基础上,密本里编制词汇、短语、句子等,既增加密本的密度, 又缩短电报长度,称作“特别本” 。

3.2 加乱型

用有限元素(字母或数码)组成的一串序列作为乱数,按规定的算 法,与明文信息序列相结合变成密信息。如:

C1(密)=M1(明)+K1(乱) (mod 10)

M1(明)=C1(密)-K1(乱) (mod 10)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