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的黄山雷击事件令人心有余悸,13名游客在登山途中被雷电击中受伤。这一事件深刻反映出景区做好雷电防护工作刻不容缓。面对雷电这种自然现象,人类虽无法阻止其发生,但通过有效的预防措施,能避免人员受到伤害。其中,建立完善的防雷预警体系对保障游客安全意义非凡。
高海拔景区雷击风险的成因剖析
黄山景区易受雷电灾害侵袭,主要源于其独特的地理特征。高海拔环境下,气压低、空气稀薄,这种条件极易促使强对流天气的形成,进而引发雷电活动。而且景区内丰富的植被和起伏的地势,使得雷电灾害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类似的牛背山、轿顶山等高山景区,同样面临着严峻的雷电威胁。
雷电预警系统:保障景区安全的关键防线
在应对高海拔景区雷电问题上,雷电预警系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以丽水双童山景区的成功案例来看,该系统具备诸多优势。
其一,实现雷电动向实时监测。系统可对风景区周边20km区域进行全天候监测,详细记录雷电从积云到耗散各个阶段的数据,让管理人员能够准确掌握雷电活动的强度、范围和时间,为预防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其二,三级预警机制保障人员安全。系统提前5-30分钟发出黄橙红三级预警信号,借助广播、短信、电脑端等平台,迅速通知景区管理人员疏散游客,引导游客进入安全地带,极大地降低了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风险。
其三,有助于提升景区形象。安装并有效运行雷电预警系统,展现了景区对游客安全的高度重视,能够增强游客对景区的信任,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谨慎选择雷电预警系统,筑牢安全防线
在选购雷电预警系统时,景区需要谨慎考量,避免因产品质量问题影响防护效果。
在量程方面,应选择大于100kV/m的产品。因为落到地面的雷量程一般在100kV/m以上,合适的量程能有效降低漏报率,提高预警准确率。
探头类型上,场磨式探头更为可靠。与存在零点漂移、无法预报首雷的电子式探头不同,场磨式大气电场仪能对雷电全生命周期进行监测,预警更加精准。
此外,选择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厂家至关重要。这样在软件升级和售后服务方面更有保障,能确保系统持续稳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