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发霉的腌鱼图,羡慕死一堆养菌的研究生!知乎浏览超千万!

9d55b48df5b33c0135149c372fb295d2.jpeg

来源:学术资源大全
编辑:元素魔方科研服务

8b624ccadfa7ffc707df260a8e411215.gif

“研路漫漫,伴你同行”

7f522078aba03202aa5d55ca96ea7814.png

无心插柳柳成荫,一条长了黄色菌落的腌鱼在知乎拥有了超千万的浏览量。

32f5b5fa89d10a257ef9a3a5893ede84.png

评论区更是炸出了一堆羡慕的要死的养菌研究生。

2f734298a88124c72bce925ff3253e30.jpeg

研究生大型“破防”现场

一开始,这则知乎提问还是属于美食区的。题主发现他在冰箱里腌了大概有两个月的鱼,上面长了黄色的菌落,于是来问问网友这还能吃吗...

  e1752a985d9ddcd86168eafe4eeba121.jpeg

beeb009bf5866eb56fbdc2143af2a3ac.jpeg

但是由于这金黄的菌落过于完美,以至于评论区秒变研究生大型破防现场。

有说自己要是能在培养基养出这种菌,做梦都能笑醒的。

74e2396f1df11fd1d2e418227d883322.png

有同养菌的研究生发出尖锐的爆鸣声。

a38eb2066347f05c9d48cc364a380449.png

ed8ca56197a9faf0a309b21ab528a0c5.png

当然,比较实在的,是看上了题主的冰箱。这冰箱别扔啊,高低得供在床头...

c644debcb80c4b4b4755618bf2c9508a.png

41e43fb851b45546567bb608520f2afd.png

2deb54bc2c9c7bf8554a004548be6b27.jpeg

可别觉得他们夸张,毕竟研究生被自己实验菌气哭的事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白鹿视频就曾报道过一则研究生差点被不生长的实验菌气哭的事。

视频中,谢同学先是和实验用菌进行了友好的“交谈”。

“咱们就一个兄弟了,你再不长你真没了哥,你再不长你真没了!”

11cd45655ef7b9ac80c74957378e94e3.gif

谢同学说,如果没有这种菌自己就没法继续做实验,当时自己真想给菌菌哭一个。

9377e6d073b27426140f112bbfb2a2a1.gif

网友表示:菌菌可能因为你说话声太大而被吓死926cf41d98532c475ea26fa3f5e4b789.png

d3d9faa0ea4336ceed790bc30c4f54d1.png

你也别小看这玄学,有时候你急着用它就是不长,别人倒是随手一泡就能长一堆,真是气死博士生。

3997b2658ba67db45ec775e5acde6ade.png

f8a41abc8bd7a7cd91e1596b0533d619.jpeg

5a8d6790f585763578fb15b7fcaf289d.png

毕竟大多数硕博的养菌日常是——怎么又寄了?

0bff8d1f6d2071cdf28ae3f85324ecfb.png

所以这玄学该信还是得信信的,做过实验的人都知道,实验材料长不出来,真是能让人崩溃。 你放平心态,偶尔和实验材料谈谈心,鼓励鼓励它,万一心情好了,它就开始长了。

d8d4312636b88dd15571406bb5ef601d.png

研究生搞科研玄学现场

该信还是得信

关于这个科研“信玄学”,那也是历史悠久,甚至可以说每个实验室都有那么一些个“传统”。

小募同门师兄因为沉迷给自己带来好运的吉利数字,并且坚信好事成双,离心10分钟的实验,自己非得设置成9.9分钟,而且投稿日期永远选双数,以求增加命中率。

知乎上,也有不少科研人分享了自己做实验的一些“迷信”行为,以求玄学的庇护。

什么拜佛烧香啦:

411451305c13c3871314536d87025418.png

网友:雍和宫,相信北京的朋友都并不陌生,当您看到一些踌躇满志,疯狂点香还念念有词的年轻人,那他一定是来自于某科研院校的研究生,他不是在乞求姻缘,而是乞求实验顺利。

705440ac51d103fdda9ed7eb52f287e1.png

图片来源:知乎

还有物品的摆放:

实验台前放招财猫,以及与福同音的五元小硬币,实验必能福禄双全!

82e2dd8f2f71cd487e9f69931e27ec21.png

图源:知乎

网友小机:一小哥哥,985高校本科毕业,之后留下来硕博连读,妥妥的天之骄子,深受老师喜欢。在科研道路上一路披荆斩棘的他。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手上多了一串“手链”,准确的说是佛珠手链。有一次找了个机会问他,他告诉我这是一串开过光的佛珠,特别灵验。不仅可以驱邪,还可以防科研道路上的一切“妖魔鬼怪”。他说自从有了这串佛珠,感觉每次做实验都很踏实。

网友hush:认识的一位小姐姐,偶然发现她常常对着窗台上的一株芦荟念念有词。后来才知道,她把芦荟当作自己的「幸运女神」,实验什么的全靠它啦。芦荟长得好,预示最近的实验会顺利;芦荟长得不好,预示最近的实验可能有麻烦,要想办法做好实验,不,想办法让芦荟长好。

最基础的还有做实验时的手套颜色:

网友离子:我每次实验不顺的时候,就喜欢戴双色手套,左右手颜色不一样,这样就会带来好运……

网友kk:我们实验室之前的一个同事每次采购到的气球来了,他就把黄色的白色的气球来这边换花花绿绿的气球,怕实验做黄了,或者白做了。

还有就是像上述研究生一样,每天夸夸自己的实验材料。

2fbf8f019381a748f99785460732a690.png

Nature认证!

玄学有时真有用

虽然科学和玄学之间看似是矛盾两极,但他俩确实有过一段暧昧不清的过往。

Nature曾刊发过一篇论文,直白的告诉了科研人,期刊投稿事件与命中率之间存在一种神奇的“周二-周三效应”,即选择周三投稿的论文数最多,可周二投稿的论文被接受率更高。并且,如果选择在周末投稿,那悲剧概率最高。

80398e881aa4f2c185f785f57328bf72.png

当然,这个效应只是个普世规律,对于某些期刊而言,周二也不一定就是黄金时间。2018年的一篇文章则整理出了Physica A、PLOS ONE、Nature和Cell四本期刊的“投稿黄历”。

41ca36680cfc3f309c178363025f7880.png

比如Physica A,周二最宜投稿;PLOS ONE选周三;投Nature选周二;至于投Cell么,周一周二都行。

492eb28aae41f53f09b02696bb6c29ac.png

虽然每本期刊的最佳日期不同,但无一例外的是,工作日和周末的接收率天壤之别,周末连工作日的三分之一都没有。

甚至连知名期刊Nature也摸索出了一年中所谓的投稿旺季和淡季,即发表论文最多和最少的月份,或许可以给我们投稿时一个参考,以避开发表论文的扎堆期。

db029ac7ae4f8cc3d3adfc2af03316eb.png

根据统计结果,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份的发文量是不一样的,2012-2017年每个月的发文量始终处于波动状态,尤其是下半年波动非常剧烈。

16a30e4afcb40642fa8e31f7d73b32e5.png

有意思的是,发文量在12月、9月、4月和7月比较低,而在1月和11月份发文量比较高。而整个春天(从二月到五月)的发文量普遍较低,属于发表论文的淡季。

而早期一篇研究则指出,每年的12个月当中,8月份的月均论文录用率 (the monthly average acceptance rates) 最高,其次是7月份。总之,天气最热的月份,不仅投稿最多,而且录用率最高!

520575e1fbb34f56aef74a5c09ef2cb7.png

这样看来,科研人员自觉或不自觉地选择在炎热夏季扎堆投稿,原来不是巧合,而是暗藏“玄机”。

——————

归根结底,我们在实验中践行着这些小迷信的时候,也是一个缓解自我焦虑的过程,他让我们能在焦急时保以一丝坚持下去的动力,管他玄学还是科学,能做出实验就好了,不是吗?

087a70d157b452b05c1792cf4ac066f2.jpeg

de33a0b1c7e3b3f986d31dc3feddc4b8.jpeg

版权声明

本文来源:除特别注明原创授权转载文章外,其他文章均为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平台所有,仅用于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编辑:元素魔方科研服务

哎呦,不错哦~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