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简称FTIR),大家应该都十分熟悉,广泛应用于塑料、涂层、填料、纤维等众多高分子及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的原理
待测样品受到频率连续变化的红外光照射时,分子基团吸收特征频率的辐射,其振动或转动引起分子偶极矩的变化,振动能级和转动能级从基态到激发态的跃迁,形成分子吸收光谱。
图1. 亚甲基振动模式(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
红外吸收光谱主要用于材料的基团结构分析、材料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①特征吸收频率(基团)------定性分析;可用作已知物的鉴定和确定未知物结构;
②特征峰的强度------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的分区
通常将红外光谱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0.75~2.5 μm)、中红外区(2.5~25 μm)和远红外区(25~300 μm)。
近红外光谱是由分子的倍频、合频产生的;
中红外光谱属于分子的基频振动光谱;
远红外光谱则属于分子的转动光谱和某些基团的振动光谱。
按吸收峰的来源,可以将中红外光谱图(2.5~25 μm)大体上分为特征频率区(2.5~7.7 μm,即4000-1330 cm-1)以及指纹区(7.7~16.7μm,即1330-400 cm-1)两个区域。
特征频率区
该区吸收峰基本是由基团的伸缩振动产生&#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