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什么是零信任?
「零信任」既不是技术也不是产品,而是一种安全理念。根据 NIST《零信任架构标准》中的定义: 「零信任(Zero Trust)」提供了一系列概念和思想,假定网络环境已经被攻陷,在执行信息系统和服务中的每次访问请求时,降低其决策准确度的不确定性。零信任架构(ZTA)则是一种企业网络安全的规划,它基于零信任理念,围绕其组件关系、工作流规划与访问策略构建而成。
零信任的策略
简单来讲,「零信任」的策略就是「不相信任何人」,除非明确接入者身份,否则将无法通过验证,进行下一步操作。传统的访问验证方式只需要知道 IP 地址或主机信息,便可通过验证,而如今零信任的验证模型,需要更清晰、更明确的信息才准许通过,如若不清楚用户身份、访问来源、授权途径等信息,访问请求则会被立即拒绝。
零信任的主流技术
从技术视角划分,零信任的主流技术分为三种:即 SIM:S 为 SDP(Software Defined Perimeter, 软件定义边界)、I 为 IAM(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身份识别与访问管理系统),M 为 MSG(Micro-Segmentation,微隔离)。
-
软件定义边界(S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