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排序的Python3实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堆排序不仅是在面试很常见的考察题目,也是一种很重要的排序方法,通过堆排序,我们也能更好地了解堆这种数据结构的思想。

堆排序思想理论

堆排序涉及到的概念:

  1. 堆排序是利用 堆进行排序的
  2. 堆是一种完全二叉树
  3. 堆有两种类型: 大根堆 小根堆

两种类型的概念如下:

  1. 大根堆:每个结点的值都大于或等于左右孩子结点
  2. 小根堆:每个结点的值都小于或等于左右孩子结点

这里有一个自己常用的心得,对于树结构的描述,比如前中后序遍历,大根堆小根堆,我们都描述的是父节点的状态,前序遍历就是说父节点的顺序要在前面,大根堆就是父节点的值比较大,等等。

堆排序Python3实现

了解了堆。下面我们来看下堆排序的思想是怎样的(以大根堆为例):

  1. 首先将待排序的数组构造出一个大根堆

  2. 取出这个大根堆的堆顶节点(最大值),与堆的最下最右的元素进行交换,然后把剩下的元素再构造出一个大根堆

  3. 重复第二步,直到这个大根堆的长度为1,此时完成排序。

编码主要解决两个问题:

  • 如何把一个序列构造出一个大根堆
def heap_adjust(L, start, end):
   temp = L[start]

   i = start
   j = 2 * i

   while j <= end:
       if (j < end) and (L[j] < L[j + 1]):
           j += 1
       if temp < L[j]:
           L[i] = L[j]
           i = j
           j = 2 * i
       else:
           break
   L[i] = temp
  • 输出堆顶元素后,如何使剩下的元素构造出一个大根堆
def swap_param(L, i, j):
    L[i], L[j] = L[j], L[i]
    return L
def heap_sort(L):
    L_length = len(L) - 1

    first_sort_count = L_length / 2
    for i in range(first_sort_count):
        heap_adjust(L, first_sort_count - i, L_length)

    for i in range(L_length - 1):
        L = swap_param(L, 1, L_length - i)
        heap_adjust(L, 1, L_length - i - 1)

    return [L[i] for i in range(1, len(L))]

引用:
堆排序的Python实现(附详细过程图和讲解)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