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面试题-网络系统集成与信息安全

文章目录

1. 简述下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位置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连接起
来而形成的计算机集合,计算机之间可以借助于通信线路传递信息,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

2. 计算机网络主要由哪些功能?

(1)资源共享。
(2)快速传输信息。
(3)提高系统可靠性。
(4)易于进行分布式处理。
(5)综合信息服务。

3. 计算机网络按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为哪几类?

(1)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
(2)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
(3)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
(4)Internet。Internet 即国际互联网。

4. 网络层次结构有哪些特点?

(1)按照结构化设计方法,计算机网络将其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层次,较高层次建立在较低层次的基础上,并为更高层次提供必要的服务功能。
(2)网络中的每一层都起到隔离作用,使得低层功能具体实现方法的变更不会影响到高层所执行的功能。

5. OSI 参考模型自下而上分为哪七个层次?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6. 简述下 OSI 各层的主要功能。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Physical Layer)处于 OSI 参考模型的最低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是 OSI 模型中极其重要的一层,它把从物理层来的原始数据打包成帧。
(3)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定义网络层实体通信的协议,它确定从源结点沿着网络到目的结点的路由选择,并处理相关的控制问题。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的任务是向用户提供可靠的、透明的和端到端的数据传输,以及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
(5)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的任务是建立、管理和终止应用程序进程之间的会话和数据交换。这种会话关系是由两个或多个表示层实体之间的对话构成的。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包含了处理网络应用程序数据格式的协议。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应用层是最终用户应用程序访问网络服务的地方,是 OSI 参考模型的最高层,是 OSI 参考模型中最靠近用户的一层,它为用户的应用程序提供网络服务。

7. 介绍下星型拓扑结构的特点

(1)结点通过点-点通信线路与中心结点连接。
(2)中心结点控制全网的通信,任何两结点之间的通信都要通过中心结点。
(3)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便于管理。
(4)网络的中心结点是全网可靠性的瓶颈,中心结点的故障可能造成全网瘫痪。

8. 简述下 DNS 的作用

通过 DNS 建立 IP 地址与域名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域名解析为 IP 地址或者将 IP 地址解析为域名。

9. 介绍下 Http 协议和 Https 协议的区别

Http 协议运行在 TCP 之上,明文传输,客户端与服务器端都无法验证对方的身份;Https 是身披SSL(Secure Socket Layer)外壳的 Http,运行于 SSL 上,SSL 运行于 TCP 之上,是添加了加密和认证机制的 HTTP。

10. 介绍下 FTP 协议和 TFTP 协议的特点

(1)FTP 协议提供可靠的文件传输服务,具有认证和权限等功能。
(2)TFTP 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文件传输服务,常用于网络设备的配置文件和系统文件传输。

11. 介绍下 TCP 协议和 UDP 协议的特点

(1)TCP 协议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传输效率低,类似打电话。
(2)UDP 协议是一种不可靠、面向无连接的协议,传输效率高,类似群聊。

12. 12、介绍下 MAC 地址的组成。

MAC 地址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供应商代码和序列号。其中前 24 位代表该供应商代码,由 IEEE 管理和分配。剩下的 24 位序列号由厂商自己分配。

13. 简述下 ARP 协议的作用。。

ARP(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相应的 IP 地址解析成 MAC 地址。网络层以上的协议用 IP 地址来标识网络接口,但以太数据帧传输时,以物理地址来标识网络接口。因此需要进行 IP 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化。ARP 协议提供了网络层地址(IP 地址)到物理地址(mac 地址)之间的动态映射。

14. 简述下 ARP 协议的作用。

ARP(地址解析协议)负责将相应的 IP 地址解析成 MAC 地址。网络层以上的协议用 IP 地址来标识网络接口,但以太数据帧传输时,以物理地址来标识网络接口。因此需要进行 IP 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的转化。ARP 协议提供了网络层地址(IP 地址)到物理地址(mac 地址)之间的动态映射。

15. 介绍下 IP 地址的组成及其分类。

IP 地址在形式上是一个 32 位的二进制无符号数,为了表示方便,国际通行一种“点分十进制表示法”。
IP 地址用来标识网络中的设备,具有 IP 地址的设备可以在同一网段内或跨网段通信。IP 地址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网络号,表示 IP 地址所属的网段,第二部分是主机号,用来唯一标识本网段上的某台网络设备。
IP 地址分为 5 类。A、B、C 三类是常用地址。IP 地址的编码规定:全 0 表示本地网络,全 1 表示广播地址。

16. 简述下什么是网关。

网关是指接收并处理本地网段主机发送的报文并转发到目的网段的设备。位于不同网络间的主机要实现通讯,必须把数据包发送给网关。网关通常就是一台三层网络设备(路由器、三层交换机、防火墙或服务器),网关地址就是设备的接口地址。

17. 数据的转发过程包括那几步?

(1)TCP 封装
(2)IP 封装
(3)查找路由
(4)ARP
(5)以太网封装
(6)数据帧转发
(7)数据包转发

18. 简述下单播,广播和组播。

(1)单播是主机之间一对一的通讯模式,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对数据只进行转发不进行复制。
(2)广播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都进行无条件复制并转发,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
(3)组播是主机之间一对一组的通讯模式,也就是加入了同一个组的主机可以接受到此组内的所有数据,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只向有需求者复制并转发其所需数据。

19. 简述下单播,广播和组播。

(1)单播是主机之间一对一的通讯模式,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对数据只进行转发不进行复制。
(2)广播主机之间一对所有的通讯模式,网络对其中每一台主机发出的信号都进行无条件复制并转发,所有主机都可以接收到所有信息。
(3)组播是主机之间一对一组的通讯模式,也就是加入了同一个组的主机可以接受到此组内的所有数据,网络中的交换机和路由器只向有需求者复制并转发其所需数据。

20. VRP 命令行包括哪几个视图。

(1)用户视图,查看运行状态或其他参数。
(2)系统视图,配置系统的参数。
(3)接口视图,配置接口参数。
(4)协议视图,配置路由协议。

21. 介绍下路由的分类。

直连路由、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

22. 介绍路由器的工作内容。

(1)收到数据包查看目标 IP 地址。
(2)在路由表中选择最佳路径。
(3)维护路由表。

23. 介绍路由的最长匹配原则。

路由器在转发数据时,需要选择路由表中的最优路由。当数据报文到达路由器时,路由器首先提取出报文的目的 IP 地址,然后查找路由表,将报文的目的 IP 地址与路由表中某表项的掩码字段做“与”操作,“与”操作后的结果跟路由表该表项的目的 IP 地址比较,相同则匹配上,否则就没有匹配上。当与所有的路由表项都进行匹配后,路由器会选择一个掩码最长的匹配项。

24. 介绍 RIP 路由的概念及其特点。

RIP(Routing Informatioin Protocol,路由信息协议)是一种内部网关协议,也是一种基于距离矢量算法的协议,使用跳数作为度量来衡量到达目的网络的距离。在带宽、配置和管理方面要求较低,主要应用于规模较小的网络中。
RIP 的特点介绍如下:
(1)距离矢量路由协议,属于 IGP 协议。
(2)适用于中小型网络,有 RIPv1 和 RIPv2 两个版本。
(3)基于 UDP,目标端口号为 520。
(4)周期性更新。
(5)支持水平分割、毒性逆转和触发更新等放环特性。

25. 介绍 RIPv1 和 RIPv2 的区别。

RIPv1 RIPv2
RIPv1 是有类别路由协议,不支持 VLSM 和 CIDR
RIPv2 是无类别路由协议,支持 VLSM、支持路由聚合和 CIDR以广播的形式发送报文 支持以广播或者组播方式发送报文,不支持认证 支持明文认证和 MD5 密文认证

26. RIP 的防环机制一般包括几种机制?

(1)水平分割。
(2)毒性反转。
(3)触发更新。

27. 介绍下 OSPF 的工作流程。

(1)发现并建立邻居。
(2)传播 LSA(区别于距离矢量的路由表更新)
(3)将 LSA 泛洪到区域中的所有 OSPF 路由器,而不仅是直连的路由器。
(4)手机 LSA 创建 LSDB。
(5)使用 SPF 算法计算到每个目标网络的最短距离,并将其置于路由表中。

28. 在整个 OSPF 过程中会建立哪几张表?

邻居表(记录所有邻居关系)、链路状态数据库(记录所有链路状态信息)和路由表(记录最佳路由信息)。

29. 介绍下 OSPF 的 5 种报文类型。

(1)Hello 报文:最常用的一种报文,用于发现、维护邻居关系。并在广播和 NBMA(None-Broadcast Multi-Access)类型的网络中选举指定路由器 DR(Designated Router)和备份指定路由器 BDR(Backup Designated Router)。
(2)DD(Database Description)报文:两台路由器进行 LSDB 数据库同步时,用 DD 报文来描述自己的 LSDB。DD 报文的内容包括 LSDB 中每一条 LSA 的头部(LSA 的头部可以唯一标识一条 LSA)。LSA 头部只占一条 LSA 的整个数据量的一小部分,所以,这样就可以减少路由器之间的协议报文流量。
(3)LSR(Link State Request)报文:两台路由器互相交换过DD报文之后,知道对端的路由器有哪些LSA是本地LSDB所缺少的,这时需要发送LSR报文向对方请求缺少的LSA,LSR只包含了所需要的LSA的摘要信息。
(4)LSU(Link State Update)报文:用来向对端路由器发送所需要的 LSA。
(5)LSACK(Link State Acknowledgment)报文:用来对接收到的 LSU 报文进行确认。

30. 介绍下 OSPF 邻居建立必须满足的条件。

(1)RID 唯一。
(2)Hello/Dead 时间间隔一致。
(3)区域 ID 一致。
(4)认证一致。
(5)链路 MTU 大小一致(华为默认不开启检查,思科默认开启)。
(6)子网掩码一致。
(7)网络地址一致。
(8)末梢区域设置一致。

31. 介绍下工作中常用的 OSPF 配置命令。

命令 备注
ospf xx router-id xx.xx.xx.xx 开启 OSPF,进程号默认为 1,手动配置 Router ID
area XX 配置区域
network xx.xx.xx.xx xx.xx.xx.xx 宣告网络,即指定运行 OSPF 的接口;使用反掩码来
匹配(255.255.255.255-掩码)
display ospf peer [brief] 显示 OSPF 邻居信息
ospf timer hello xx 修改 Hello 包发送间隔
ospf timer dead xx 修改 Hello 包超时时间
display ospf interface XXXX 显示 ospf 接口信息
ospf dr-priority XX 修改 OSPF 接口优先级
ospf cost 10 修改开销值,范围为 1~655335,缺省值为 1
bandwidth-reference XX 调整带宽参考值,默认为 100Mbps
reset ospf process 重启 OSPF 进程

32. 介绍下以太网接口的双工模式。

(1)半双工:通信双方都能发送和接收数据,但不能同时进行,并存在最大传输距离的限制。
(2)全双工:通信双方都能接收和发送数据,最大吞吐量可达到双倍速率,且消除了半双工的物理距离限制。

33. 介绍下 VLAN 的概念及其作用。

VLAN(虚拟局域网),是将一个物理的局域网在逻辑上划分多个广播域的技术。通过在交换机上配置 VLAN,可以实现在同一个 VLAN 内的用户可以进行二层访问,而不同 VLAN 间的用户被二层隔离。这样既能够隔离广播域,又能够提升网络的安全性。

34. 介绍下 VLAN 链路的两种类型。

VLAN 链路分为两种类型:Access 链路和 Trunk 链路。
(1)接入链路(Access Link):连接用户主机和交换机的链路称为接入链路。接入链路上传输的帧都是无标记帧。
(2)干道链路(Trunk Link):连接交换机和交换机或路由器的链路称为干道链路。干道链路上通过的帧几乎都是有标记帧用于两端识别。

35. 介绍下实现 VLAN 间路由的方式。

(1)解决 VLAN 间通信问题可以采用单臂路由的方法,即在交换机和路由器之间仅使用一条物理链路连接。在交换机上,把连接到路由器的端口配置成 Trunk 类型的端口,并允许相关 VLAN 的帧通过。在路由器上需要创建子接口,逻辑上把连接路由器的物理链路分成了多条。
(2)解决 VLAN 间通信问题可以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 VLANIF 接口来实现 VLAN 间路由。如果网络上有多个 VLAN,则需要给每个 VLAN 配置一个 VLANIF 接口,并给每个 VLANIF 接口配置一个 IP地址。用户设置的缺省网关就是三层交换机中 VLANIF 接口的 IP 地址。

36. 介绍下 STP 的主要作用。

(1)消除环路:通过阻断冗余链路来消除网络中可能存在的环路。
(2)链路备份:当活动路径发生故障时,激活备份链路,及时恢复网络连通性。

37. 介绍下运行 STP 协议的设备上端口的 5 种状态

(1)Forwarding:转发状态。端口既可转发用户流量也可转发 BPDU 报文,只有根端口或指定端口才能进入 Forwarding 状态。
(2)Learning:学习状态。端口可根据收到的用户流量构建 MAC 地址表,但不转发用户流量。增加 Learning 状态是为了防止临时环路。
(3)Listening:侦听状态。端口可以转发 BPDU 报文,但不能转发用户流量。
(4)Blocking:阻塞状态。端口仅仅能接收并处理 BPDU,不能转发 BPDU,也不能转发用户流量。此状态是预备端口的最终状态。
(5)Disabled:禁用状态。端口既不处理和转发 BPDU 报文,也不转发用户流量。

38. 介绍下 DHCP 各个报文类型的工作流程.

(1)DHCP 客户端初次接入网络时,会发送 DHCP 发现报文(DHCP Discover),用于查找和定位DHCP 服务器。
(2)DHCP 服务器在收到 DHCP 发现报文后,发送 DHCP 提供报文(DHCP Offer),此报文中包含IP 地址等配置信息。
(3)在 DHCP 客户端收到服务器发送的 DHCP 提供报文后,会发送 DHCP 请求报文(DHCP Request),另外在 DHCP 客户端获取 IP 地址并重启后,同样也会发送 DHCP 请求报文,用于确认分配的 IP 地址等配置信息。DHCP 客户端获取的 IP 地址租期快要到期时,也发送 DHCP 请求报文向服务器申请延长 IP地址租期。
(4)收到 DHCP 客户端发送的 DHCP 请求报文后,DHCP 服务器会回复 DHCP 确认报文(DHCP ACK)。客户端收到 DHCP 确认报文后,会将获取的 IP 地址等信息进行配置和使用。
(5)如果 DHCP 服务器收到 DHCP REQUEST 报文后,没有找到相应的租约记录,则发送 DHCP NAK报文作为应答,告知 DHCP 客户端无法分配合适 IP 地址。
(6)DHCP 客户端通过发送 DHCP 释放报文(DHCP Release)来释放 IP 地址。收到 DHCP 释放报文后,DHCP 服务器可以把该 IP 地址分配给其他 DHCP 客户端。

39. 简述下 ACL 的 3 中分类.

(1)基本 ACL 可以使用报文的源 IP 地址、分片标记和时间段信息来匹配报文,其编号取值范围是2000-2999。
(2)高级 ACL 可以使用报文的源/目的 IP 地址、源/目的端口号以及协议类型等信息来匹配报文。高级 ACL 可以定义比基本 ACL 更准确、更丰富、更灵活的规则,其编号取值范围是 3000-3999。
(3)二层 ACL 可以使用源/目的 MAC 地址以及二层协议类型等二层信息来匹配报文,其编号取值范围是 4000-4999。

40. 简述下 NAT 的概念及其作用.

NAT(网络地址转换)主要用于实现位于内部网络的主机访问外部网络的功能。当局域网内的主机需要访问外部网络时,通过 NAT 技术可以将其私网地址转为公网地址,并且多个私网用户可以共用一个公网地址,这样既可以保证网络互通,又节省了公网地址。

41. 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哪些.

(1)同轴电缆。
(2)双绞线。
(3)光纤。

42. 综合布线有哪些优点.

(1)结构清晰,便于管理维护。
(2)便于扩展,节约成本。
(3)灵活性强,适应各种需求。

43. 综合布线系统划分为哪几个子系统?

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垂直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管理子系统和建筑群子系统。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科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面试中常常会涉及到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计算机网络面试基础: 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设备连接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的系统。 2. OSI七层模型是什么? OSI七层模型是一种将计算机网络通信过程划分为七个不同层次的模型,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3. TCP/IP协议族包括哪些协议? TCP/IP协议族包括IP协议、TCP协议、UD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4. 什么是IP地址和MAC地址? IP地址是用于在网络中唯一标识一个设备的地址,分为IPv4和IPv6两种格式。MAC地址是网卡的物理地址,用于在局域网中唯一标识一个设备。 5. TCP和UDP的区别是什么? TCP是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提供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性;UDP是无连接的不可靠传输协议,提供数据传输的快速性和实时性。 6. 什么是HTTP协议? HTTP协议是一种用于传输超文本的应用层协议,常用于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的通信。 7. 什么是DNS? DNS(Domain Name System)是用于将域名转换为IP地址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实现域名解析功能。 8. 什么是网络拓扑结构? 网络拓扑结构指的是计算机网络中各个节点之间连接的方式,常见的拓扑结构有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等。 9. 什么是路由器和交换机? 路由器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在不同网络之间转发数据包;交换机是一种网络设备,用于在局域网内转发数据包。 10. 什么是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指保护计算机网络及其资源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披露、破坏、修改或干扰的能力。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