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信息系统基础知识

1.信息

1.1 概念:

信息是客观事物状态和运动特征的一种普遍形式,客观世界中大量存在、产生和传递着以这些方式表示出来的各种各样的信息。

控制论创始人认为:信息就是信息,集部署物质也不是能量

香农是信息论的奠基者,提出信息是用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却懂了信息量的单位是比特。

1.2 特性:

信息具有价值,价值大小取决于信息的质量,信息的质量属性有:精确性,完整性,可靠性,及时性,经济型,可验证性,安全性

2.信息系统

信息系统的组成部件包括硬件,软件,数据库,网络,存储设备,感知设备,外设,人员以及把数据处理成信息的规程

硬件:由执行输入,处理和输出行为的计算机设备组成

软件:由管理计算机运行的程序构成

数据库:是经过结构化,规范化组织后的事实和信息的集合。数据库系统是信息系统中最有价值和最重要的一部分。

3.信息技术发展趋势

十三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人工智能,移动智能终端,第五代移动通信(5G),先进传感器

信息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从典型的技术驱动发展模式像应用驱动与技术驱动的模式转变,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和新技术应用主要包括:高速度大容量,集成化和平台化,智能化,虚拟计算,通讯技术,摇感和传感技术,移动智能终端,以人为本,信息安全。

工业化和信息化两化融合的含义:

  1. 信息化和工业发展战略的融合,即信息化发展战略与工业化发展战略要协调一致,信息化发展模式与工业化发展模式要高度匹配,信息化规划与工业化发展规划、计划要密切配合。
  2. 信息资源与材料、能源等工业资源的融合。
  3. 虚拟经济与工业实体经济融合。
  4. 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IT设备与工业装备的融合。

互联网+是两化融合的升级,是互联网 + 各种传统行业。

4.国家信息化体系六要素

  1. 信息技术应用: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与利益。
  2. 信息资源:其开发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
  3. 信息网络:信息传输,交换,共享的必要手段
  4. 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建设的基础
  5. 信息化人才:国家信息化成功之本
  6. 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国家信息化快速,持续,有序,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

5.电子政务

  • G2G:政府之间上下级对接。
  • G2B:企业到政府办事。
  • G2C:公众对政府信息的查询。
  • G2E:政府内部工作人员自动化办公,是其他模式的基础。

6.信息化战略体系

6.1.企业战略规划:

利用机会和威胁评估现在和未来的环境,用优势和劣势评价企业现状,进而选择和确定企业的总体和长远目标,制定和抉择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

6.2.信息系统战略规划:

关注如何通过信息系统来支撑业务流程的运转,进而实现企业的关键业务目标,其重点在于对信息系统远景,组成架构,各部分逻辑关系进行规划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