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 回收内存到底怎么计算anon/file回收比例,只是swappiness这么简单?

概述

Linux内核为了区分冷热内存,将page以链表的形式保存,主要分为5个链表,除去evictable,我们主要关注另外四个链表:active file/inactive file,active anon和inactive anon链表,可以看到这主要分为两类,file和anon page,内存紧张的时候,内核开始从inactive tail定量回收page,那么这里面就有个很重要的选择:inactive file和inactive anon lru链表的回收比例到底怎么确定?稍微了解mm的肯定都知道内核有个回收倾向可以设置:swappiness,值越大代表更多的回收anon内存,相反,更倾向于回收非anon内存,但是内核控制两者回收比例仅仅是swappiness控制这么简单吗?在阅读v6.1内核发现,随着内核的不断发展和优化,两者回收比例不断的迭代,逐步考虑到更多的情况,本文将以v6.1源码,逐步揭开内核对于两种page回收比例控制的神秘面纱。

比例计算的核心源码

ap和fp分别表示 anon和file扫描回收的比重,其计算主要是涉及几个重要的元素:swappiness,file_cost和anon_cost。为了更好的理解这几个控制变量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内核回收两种页面的涉及思想上来考虑。

1. 回收file-backed page和anon page的IO成本不同,故引入swappiness。

比如内核在引入zram内存压缩技术之前,回收anon page的成本比较高,因为需要将内存通过IO写入磁盘,而file-backed文件页有可能遇到clean page不需要IO回写,而比如嵌入式往往都存在zram内存压缩技术,anon匿名内存得回收成本可能比file-backed page要低得,因为内存操作性能比IO性能更好,所以swappiness这个控制选项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代表两种类型得IO成本。

swappiness的具体函数参见内核文档:

 翻译:swappiness用于粗略得表示swap或者file-back page回收得IO成本,取值范围是0-200,如果是100代表内核得mm子系统认为内存回收两种page得IO成本是相当得。内核默认将该值设置60,这种情况内核认为swap的IO成本更高,但是对于存在内存swap的(比如zram或者zswap技术),超过100的值是值得考虑的,因为这种情况下swap是内存操作,性能更好,IO成本更低。

 2. 内存回收要考虑refault概率和两种类型page pageout的数量

refault次数:

内核引入workingset算法后,可以精准的评估出来两种page的refault次数;如果refault次数越多,认为file-cost或者anon-cost数值越大(意味者要减少回收比例,否则频繁发生了refault影响性能)。

pageout数量:

内核也要避免某一种类型的page在疯狂的进行回收,尽量做到均衡,内核实现的时候pageout的page数量也作为一种参考变量,如果某一种类型的页面回收的过多也需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抑制。

源码解析

源码分析部分我们主要关注file-cost和anon-cost数值的计算逻辑,根据上面分析refault次数和pageout次数都会影响cost数值的计算,下面我们从源码实现上验证一下相关逻辑。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