肤浅的总结

肤浅的总结

去年十月份开始学习数据分析,个人的学习习惯是:倾向于从底层的基础知识学起。这期间看过几本书,上过不同类型的网课,也动手实践了一些项目,这里记录一些学习体会。


统计学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概念发展到今天,致使现在统计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被人们所重视。然而对于那些已经掌握真理,或者至少是抓住部分真理的人来说,对此似乎早就了然于胸。证据有很多。

(一)
我国著名的数理统计学家和教育家 陈希孺(1934-2005) 先生曾说过:

对偶然性的认知是一个现代人知识结构中应该具备的成分,是一个人的人文素质的一部分。

(二)
再早一点的,如英国学者 威尔斯(1866-1946) 说过:

统计的思维方法,就像读和写的能力一样,终有一天会成为公民的必备能力。

(三)
最让人赞叹的,还是现代物理学家 薛定谔(1887-1961) 1944年说的一段话:

在最近60年或80年中,统计方法和概率计算进入了一支又一支的学科……开始时这个新式武器总是伴随着一个借口:它是为了救治我们的缺点,我们对细节的无知,或无力应付大量资料……但是似乎无意中,态度就改变了,我们意识到,个别的情况完全没有兴趣,不管关于它的详细知识是否能够得到,不管它提出的数学问题能否应付,我们明白:即使它可以做到,我们也会因跟踪成千上万的个别情况,最后也不能得出一个比统计数量更好的结果,我们实际感兴趣的乃是统计机制的运用。

当时还没有电子计算机,人们处理大量数据的能力还很有限,但薛定谔已经有了这样的总结,不得不赞叹其思维之敏捷,洞察力之敏锐。

数据分析

(一)
数据分析最重要的应该是分析思路的建立,是对业务背景的了解,而不是对众多图表的把玩和运用,虽然它们也很重要。

举个例子,学生时代的数学题目让我有很深的体会,读完一道题之后,心中差不多知道答案是怎样的,然后才动笔朝着那个方向解答,通常很快就会得到结果;相反,如果读完题目之后心里没什么想法,盲目解答,乱七八糟的尝试,通常也不会有结果。所以数学直觉比解题方法重要,进一步,想象力比知识重要。同样的,对于数据分析,分析思路比分析手段重要

(二)
数据分析归根结底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为生产生活服务,并不是为了分析而分析。数据分析中有很多工具可以选择,比如excel,sql,python,r,tableau等,在学习众多工具的过程中,得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过分沉迷于技术细节,而忘记了分析的原本目的,毕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对学习成果的检测

检测学习成果比较快速准确的方法,就是看自己能否清楚明白地向别人讲解该问题,这是最有效的方法,没有之一。因为,这个世界上只不会讲课的老师,没有头脑不清的学生。假设别人没听懂我在说什么,只能是自己还没完全理解。

这种主动输出的另一好处就是,进一步增进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所谓教学相长也就是这个意思。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