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3月,楼市和金融市场都给出了“超预期”的答卷。
央行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增量达15.18万亿元,同比多增2.37万亿元,其中3月单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不只是企业贷款在快速回暖,居民贷款也表现强劲,3月中长期贷款(即房贷)新增超5000亿元,重点30城新房成交同比增长6.4%,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暴涨20%!
这意味着房地产市场正经历一轮“久违的小阳春”,而建材行业作为其上游配套服务,正站在又一个周期风口之上。
房市升温,建材供应链再度“提速”
随着居民购房信心逐步回归,大量刚需和改善型客户陆续入市,带动装修需求迅速释放。尤其是一二线城市,如上海、杭州、深圳,新房、二手房成交同比增幅均超40%,建材需求进入“集中爆发”阶段。
而这次风口与以往不同的是:企业、工厂、经销商都更重视“效率”和“数字化”。
其背后有三个关键原因:
第一,成本压力倒逼降本增效。经历过疫情周期、地产收缩期以及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多重冲击,建材企业普遍“更精打细算”了。从人工成本到仓储运输费用,每一环都在精简优化,传统的电话订货、地推上门显得过于低效,急需用数字化手段提升决策与响应速度。
第二,客户结构正在变化。如今订单主力越来越多来自新中产、年轻家庭,他们更青睐品牌化、可比价、快速交付的消费体验;而对装修公司和工程项目来说,招投标流程也越来越“线上化、平台化”,谁能在平台中快速比价、即时履约,谁就掌握市场主动权。
第三,政策环境推动供应链数字化。国家持续倡导“数字经济”、“新质生产力”,地方政府和行业协会也在推动建筑装饰行业全面上云上链。从招采到交付的每一环节,数字化是竞争的基本盘。
正因如此,真正能提升效率、打通供应链的数智化平台,才有机会在这轮地产回暖中脱颖而出。“同城易选”和“慧眼集采”正是其中的代表,正在用效率赢得市场、用服务沉淀客户。
建材生意的逻辑正在改变
面对订单暴增,传统建材商若仍依赖人脉+电话的线下销售模式,很容易陷入响应慢、价格不透明、供应链混乱等困局。而这正是抓紧转型的建材厂家的机会所在。
同城易选是面向本地消费者的建材电商聚合平台,让家庭装修用户轻松找到附近值得信赖的建材商,比价、在线下单、送货上门,“买建材,像点外卖一样”。
慧眼集采则是S端面向B端的一站式建材采购系统,平台专为开发商、施工总包、装饰企业等采购场景量身打造,实现从询价、报价、比价、选品到交付、对账、售后的全流程在线闭环。
在房地产政策放松、贷款利率下调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工程公司和装企转向线上集采+同城履约的新模式,省时省力,更重要的是能让利润率跑赢市场波动。
同城履约,在同城范围内完成建材的采购、交付与售后服务,形成一个“同城线上下单、本地履约交付”的高效体系,正是以便捷服务为导向的未来建材行业的发展趋势。
双端复苏,“慧眼模式”将跑出下一波增长
随着央行持续释放流动性,LPR利率下行带动企业债务压力下降,制造业PMI回升至50.5%,意味着整个产业链正在“动起来”。而慧眼传媒正是用数字平台的方式,连接建材供给与消费的“双端复苏”,成为行业转型的关键枢纽。
从2025年初上线以来,“慧眼集采”平台上月均活跃询单数与房市热度呈现出同步的正相关。房地产“小阳春”的背后,是一次消费信心回暖、企业贷款活跃、产业链再启动的信号。而慧眼科技,正用产业互联网的方式,撬动这一波“建材风口”。
对于建材厂商来说,这不仅是业绩回暖的窗口期,更是营销方式升级、渠道重构进阶的关键节点。建材厂家顺势而上,正当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