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综述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方面的应用和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中国 “互联网+农业”产业链的组成和现状以及互联网技术取得的成就赋能中国传统农业向数字农业转型。
一、数字农业大有可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距离农业强国还有很大的差距。现代农业发展仍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重点解决。
1)我国目前在农业物联网的系统集成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很多农事操作的关键性指标上不能做深、做精、做细。
2)目前互联网企业虽然已布局农业,但农业物联网获取的农业数据应用不足,农业物联网往往处于示范阶段,没有发挥农业物联网应有的作用。
3)由于中国从事农业的劳动人口在减少,耕地也逐渐减少,加上环境问题突出,农业物联网的研究和实施是必然的,因此不仅需要政府继续大力引导和提供必要的支撑条件,还需要很多农业科技公司结合现代互联网技术,深入研究数字农业,全面赋能。
近年来,国家倡导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农业,推动农业更快发展和产业升级。随之,一些互联网巨头也在布局三农,赋能数字农业。互联网巨头与科技公司的入局,对农业技术的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同时能够利用互联网的平台,为传统农业生态注入新鲜的血液,利于碎片化的资源整合,农产品品牌化的建立,以及更好的提高种子自主化的水平。
互联网企业与农业科技公司热情高涨的原因,一方面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应用给农业带来的改变,助农这件事更是符合政策、符合市场。另一方面,农业是个红海市场,农业的产业升级,为我国互联网技术提供很大的一块“自留地”,能够充分历练互联网技术的迭代和升级。
二、认识农业物联网
物联网农业就是利用大量的传感器构成监控节点,通过数据采集实现对农田所种植的农作物、水产养殖、畜牧等现场情况的实时监控,农业物联网的结构如图所示,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3个层次。
1)感知层
目前,在农业物联网感知层的传感器技术上,光、温、湿、气、热等常规环境传感器已非常成熟,但植物生理生态参数感知和土壤参数感知等非常复杂,目前在感知层方面缺乏有效的传感器,这些传感器将会是未来研究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