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容器基础知识:
1.什么是电容器
电容器是储存电量和电能(电势能)的元件。一个导体被另一个导体所包围,或者由一个导体发出的电场线全部终止在另一个导体的导体系,称为电容器。
2.电容器的组成
两个相互靠近的导体,中间夹一层不导电的绝缘介质,这就构成了电容器。
3.电容器的原理
当电容器的两个极板之间加上电压时,电容器就会储存电荷。
4.电容器的充放电
充电
使电容器带电(储存电荷和电能)的过程称为充电。
把电容器的一个极板接电源的正极,另一个极板接电源的负极,两个极板就分别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充电后电容器的两极板之间就有了电场,充电过程把从电源获得的电能储存在电容器中。
放电
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释放电荷和电能)的过程称为放电。
例如,用一根导线把电容器的两极接通,两极上的电荷互相中和,电容器就会放出电荷和电能。放电后电容器的两极板之间的电场消失,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5.电容器的参数
标称电容量
标称电容量,为标志在电容器上的电容量。但电容器实际电容量与标称电容量是有偏差的,精度等级与允许误差有对应关系。一般电容器常用Ⅰ、Ⅱ、Ⅲ级,电解电容器用Ⅳ、Ⅴ、Ⅵ级表示容量精度,根据用途选取。电解电容器的容值,取决于在交流电压下工作时所呈现的阻抗,随着工作频率、温度、电压以及测量方法的变化,容值会随之变化。电容量的单位为F(法)。
电容器既然是一种储存电荷的“容器”,就有“容量”大小的问题。为了衡量电容器储存电荷的能力,确定了电容量这个物理量。电容器必须在外加电压的作用下才能储存电荷。不同的电容器在电压作用下储存的电荷量也可能不相同。国际上统一规定,给电容器外加1伏特直流电压时,它所能储存的电荷量,为该电容器的电容量(即单位电压下的电量),用字母C表示。电容量的基本单位为法拉(F)。在1伏特直流电压作用下,如果电容器储存的电荷为1库仑,电容量就被定为1法拉,法拉用符号F表示,1F=1Q/V。在实际应用中,电容器的电容量往往比1法拉小得多,常用较小的单位,如毫法(mF)、微法(μF)、纳法(nF)、皮法(pF)等,它们的关系是:1微法等于百万分之一法拉;1皮法等于百万分之一微法,即:
1法拉(F)=1000毫法(mF);1毫法(mF)=1000微法(μF);1微法(μF)=1000纳法(nF);1纳法(nF)=1000皮法(pF);即:1F=1000000μF;1μF=1000000pF。
额定电压
额定电压,为在最低环境温度和额定环境温度下可连续加在电容器的最高直流电压。如果工作电压超过电容器的耐压,电容器将被击穿,造成损坏。在实际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耐压值将会变低。
绝缘电阻
直流电压加在电容上,产生漏电电流,两者之比称为绝缘电阻。当电容较小时,其值主要取决于电容的表面状态;容量大于0.1μF时,其值主要取决于介质。通常情况,绝缘电阻越大越好。
损耗
电容在电场作用下,在单位时间内因发热所消耗的能量称做损耗。损耗与频率范围、介质、电导、电容金属部分的电阻等有关。
6.基本公式
单位:F(法拉)
其中,为两平行板间的电势差,
为相对介质常数,
为静电力常量,
为两板正对面积,
为两板间距离。
7.计算公式及其推导:
并联电路
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和电容器特性可得:
I(t):电流随时间变化
C:电容大小
:电压随时间的变化速率(电压关于时间的导数)
在并联电路中:
由上述两式可得:
又因为并联电路中
消去
可得:
串联电路
在串联电路中有:
又有:
分别带入两式可得:
消去
可得:
二、电容器的特性和作用
1.特性
通交流、隔直流(利用好这一特性能简化电路分析的运算)
能量储存(充电)
能量转换(放电)
2.作用(以下源自百度百科)
耦合:用在耦合电路中的电容称为耦合电容,在阻容耦合放大器和其他电容耦合电路中大量使用这种电容电路,起隔直流通交流作用。
滤波:用在滤波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滤波电容,在电源滤波和各种滤波器电路中使用这种电容电路,滤波电容将一定频段内的信号从总信号中去除。
退耦:用在退耦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退耦电容,在多级放大器的直流电压供给电路中使用这种电容电路,退耦电容消除每级放大器之间的有害低频交连。
高频消振:用在高频消振电路中的电容称为高频消振电容,在音频负反馈放大器中,为了消振可能出现的高频自激,采用这种电容电路,以消除放大器可能出现的高频啸叫。
谐振:用在LC谐振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谐振电容,LC并联和串联谐振电路中都需这种电容电路。
旁路:用在旁路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旁路电容,电路中如果需要从信号中去掉某一频段的信号,可以使用旁路电容电路,根据所去掉信号频率不同,有全频域(所有交流信号)旁路电容电路和高频旁路电容电路。
中和:用在中和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中和电容。在收音机高频和中频放大器,电视机高频放大器中,采用这种中和电容电路,以消除自激。
定时:用在定时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定时电容。在需要通过电容充电、放电进行时间控制的电路中使用定时电容电路,电容起控制时间常数大小的作用。
积分:用在积分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积分电容。在电势场扫描的同步分离电路中,采用这种积分电容电路,可以从场复合同步信号中取出场同步信号。
微分:用在微分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微分电容。在触发器电路中为了得到尖顶触发信号,采用这种微分电容电路,以从各类(主要是矩形脉冲)信号中得到尖顶脉冲触发信号。
补偿:用在补偿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补偿电容,在卡座的低音补偿电路中,使用这种低频补偿电容电路,以提升放音信号中的低频信号,此外,还有高频补偿电容电路。
自举:用在自举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自举电容,常用的OTL功率放大器输出级电路采用这种自举电容电路,以通过正反馈的方式少量提升信号的正半周幅度。
分频:在分频电路中的电容器称为分频电容,在音箱的扬声器分频电路中,使用分频电容电路,以使高频扬声器工作在高频段,中频扬声器工作在中频段,低频扬声器工作在低频段。
负载电容:是指与石英晶体谐振器一起决定负载谐振频率的有效外界电容。负载电容常用的标准值有16pF、20pF、30pF、50pF和100pF。负载电容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作适当的调整,通过调整一般可以将谐振器的工作频率调到标称值。
三、电容器的种类
1.固定电容器
固定电容器即为电容量固定的一类电容器,其中电子产品中最常见的固定电容器主要有纸介电容器、瓷介电容器、云母电容器、涤纶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等。
左边无极性,右边有极性(+)
以下同理
2.电解电容器
电解电容器也是固定电容器的一种,但它与上述几种普通固定电容器不同,这种电容器的引脚有明确的正、负极之分,在安装、使用、检测、代换时,应注意引脚的极性。
常见的电解电容器按电极材料的不同,主要有铝电解电容器和钽电解电容器两种。
美国常用:
国标常用:
3.可变电容器
可变电容器是指电容量在一定范围内可调节的电容器,一般由相互绝缘的两组极片组成。其中,固定不动的一组极片被称为定片,可动的一组极片被称为动片,可通过改变极片间的相对有效面积或片间距离,使电容量相应地变化。
可变电容器按照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微调可变电容器、单联可变电容器、双联可变电容器和四联可变电容器。
4.微调电容器
微调可变电容器又叫半可调电容器,电容量调整范围小,主要用于收音机的调谐电路中。
四、电容器的封装种类
纸介质电容
贴片电容(MLCC)
钽电容
直插独石电容(MLCC)
直插铝电解电容
聚丙烯膜电容(CBB)
牛角型电解电容
薄膜电容
安规电容
贴片型铝电解电容
螺栓型铝电解电容
固态电容
云母和PTFE电容
直插瓷片电容
超级电容器
可调电容
排容
氧化铌电容
硅电容
锂离子电容
五、识读电容器参数标志
电容器标注参数通常采用直标法、数字标注法及色环标注法。
1.指标法识读
电容器通常使用直标法将一些代码符号标注在电容器的外壳上,通过不同的数字和字母表示容量值及主要参数。根据我国国家标准规定,电容器型号标志由六部分构成。
2.数字标注法识读
数字标注法是指用数字或数字与字母相结合的方式标注电容器的主要参数值。
电容器的数字标注法与电阻器的直接标注法相似。其中,前两位数字为有效数字,第3位数字为倍乘数,后面的字母为允许偏差,默认单位为pF。具体允许偏差中字母所表示的含义可参考前面电阻器允许偏差。
3.色环标注法识读
在一般情况下,不同颜色的色环代表的含义不同,相同颜色的色环标注在不同位置上的含义也不同。
4.补充说明
有些电容器的参数标注采用直观的数字+单位(无字母)的形式,即直接在外壳上标注电容量、
额定工作电压、允许偏差等参数,可直接根据标注识读即可。
六、电容器正负极判断
1.外壳上的颜色或符号标志
一些电解电容器外壳上明显标注有负极性引脚标志,如“一”符号或黑色标记,通常带有这些标志的一端为电解电容器的负极性引脚。
2.电容器引脚长短或外部明显标志
电解电容器未安装之前,其引脚长度并不一致,其中引脚较长的为正极性引脚。有些电解电容器在正极性引脚附近会有明显的缺口,根据该类特征区别电容器的引脚极性十分简单。
3.电路板符号或电路图形符号
若电解电容器安装在电路板上,则在其附近通常会印有极性符号或电路图形符号,根据电路图形符号标志很容易识别引脚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