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结构型模式 -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

定义

由于某些原因需要给某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该对象的访问。这时,访问对象不适合或者不能直接引用目标对象,代理对象作为访问对象和目标对象之间的中介。

特点

优点
  • 代理模式在客户端与目标对象之间起到一个中介作用和保护目标对象的作用;
  • 代理对象可以拓展目标对象的功能;
  • 代理模式能将客户端与目标对象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的耦合度,增加了程序的可拓展性。
缺点
  • 代理模式会造成系统设计中类的数量增加;
  • 在客户端和目标对象之间增加一个代理对象,会造成请求处理速度变慢;
  • 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
    以上缺点可以通过动态代理方式进行处理解决。

结构与实现

结构

主要角色:

  1. 抽象主题类: 通过接口或者抽象类声明真实主题和代理对象实现的业务方法;
  2. 真实主题类: 实现了抽象主题中的具体业务,是代理对象所代表的真实对象,是最终要引用的对象;
  3. 代理类: 提供了与真实主题相同的接口,其内部含有对真实主题的引用,它可以访问、控制或拓展真实主题的功能。

类图结构:
类图
在代码中,一般代理会被理解为代码增强,实际上就是在原代码逻辑前后增加一些代码逻辑,而使调用者无感知。
根据代理创建使其,代理模式分为静态代理和动态代理:

  • 静态代理:由程序员创建代理类或特定工具自动生成源代码再对其编译,在程序运行前代理类的.class文件就已经存在了;
  • 动态代理:在程序运行时,运用反射机制动态创建而成。
实现
  1. 抽象主题:
interface Subject {
	void request();
}
  1. 真实主题:
class RealSubject implements Subject {
	public void request() {
		// 真实主题执行方法逻辑
	}
}
  1. 代理对象
class Proxy implements Subject {
	private RealSubject realSubject;
	public void request() {
		if (realSubject == null) {
			realSubject = new RealSubject();
		}
		preRequest();
		realSubject.request();
		postRequest();
	}

	public void preRequest() {
		// do something before request 
	}
	
	public void postRequest() {
		// do something after request
	}
}

应用场景

无法或不想直接引用某个对象或访问某个对象存在困难时,可以通过代理对象来间接访问。

使用代理模式的两个目的:

  1. 保护目标对象;
  2. 增强目标对象。

模式拓展

动态代理实现(参加Spring AOP的代理实现)
Spring AOP动态代理实现类图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