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导论》 6.2 d叉堆的分析

二叉堆操作



d叉堆有与二叉堆很类似,但(一个可能的例外是)其中的每个非叶结点有d个子女,而不是2个。

    a)如何在一个数组中表示一个d叉堆?

    b)含n个元素的的叉堆的高度是多少?

    c)给出d叉最大堆的EXTRACT-MAX的一个有效实现,并用d和n表示出它的运行时间。

    d)给出d叉堆的INSERT的一个有效实现,并用d和n表示出它的运行时间。

    e)给出INCREASE-KEY(A, i, k)的一个有效实现,该过程首先执行A[i]<--max(A[i], k), 并相应的更新d叉最大堆的结构。请用d和n表示出它的运行时间。

分析与解答:(数组中有0号元素。)

    类似于二叉堆,可以用数组来表示

    a)在数组中表示d叉堆,给定了每个结点的下标i,其父结点PARENT(i)和它的第k个儿子,可以简单的计算出来:

 

         PARENT(i) = (i-1)/d。向下取整

         CHILD(i,k) = d*i+k,   0≦kd

    b)高度为h的一个满的d叉堆的结点个数为d^h-1。假设若n个元素的d叉堆高度为h,则

                             d^(h-1)≦n≦d^h-1

       由此可得h = logd(n)向上取整。

    c) 可以先将堆末元素和堆顶的元素交换,然后再采用MAX-HEAPIFY的方法调整堆顶元素,整个过程如下:

   

  1. HEAP-EXTRACT-MAX(A) 
  2. if heap-size[A]<1 
  3.    then error "heap underflow" 
  4. max←A[1] 
  5. A[1]←A[heap-size[A]] 
  6. heap-size[A]←heap-size[A]-1 
  7. MAX-HEAPIFY(A,1) 
  8. return max 

    其中MAX-HEAPIFY是一个递归过程,迭代次数小于堆的高度logd(n)。而,每次迭代的过程中都需要和所有的儿子结点进行比较,故比较次数为d。总的时间运行时间为dlogd(n)

  d)可以首先将-∞插入到堆末,然后将这个元素的值调用INCREASE-KEY增大到当前值。整个过程如下:

   

 
  1. MAX-HEAP-ISNERT(A, key) 
  2. heap-size←heap-size+1 
  3. A[heap-size]←-∞ 
  4. INCREASE-KEY(A, heap-size[A], key) 

    从接下来的也可以看到,它和INCREASE-KEY过程的运行时间相同,也为logd(n)

e)可以迭代的实现,每次只需要和父结点比较,然后逐渐往上调整即可,整个过程如下:

   

 
  1. INCREASE-KEY(A,i,k) 
  2. A[i]←max(A[i],k) 
  3. while i>1 and  A[i]> A[parent(i)] 
  4.    do exchange A[i]↔A[parent(i)] 
  5.       i←parent(i) 

   因为while循环中最多往上调整的次数为堆的高度,并且每次只需要和父亲结点进行比较,因此总的运行时间为logd(n)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