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化解巨灾风险!中海达地震应急设备各显神通

2023年四季度,中央财政增发2023年国债一万亿元,资金旨在集中力量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弥补防灾减灾救灾短板,整体提升我国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主要流向灾后恢复重建、自然灾害应急能力提升工程等八个方面。

为积极响应国家要求,中国地震局印发《巨灾防范工程实施方案》,指导全国开展地震巨灾防范工程项目建设。巨灾防范工程项目旨在全面提升全国各省地震监测基础能力,防范化解全国各省大震巨灾风险,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巨灾防范工程主要内容:

一是支持地震监测预报体系建设。观测系统建设,支持固定站点、流动观测设备购置,支持配套运行保障系统建设;数据平台建设,支持信息化业务系统建设,支持网络安全设备购置,支持应急服务保障系统建设;运行环境建设,支持各省(区、市)地震监测站运行环境和基础设施改造。

二是支持地震灾害防御体系建设。技术系统建设,支持各省(区、市)地震构造探察及数据处理设备购置;信息系统建设,支持省级和市县级的地震灾害防御信息系统建设。

巨灾防范工程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巨灾防范工程的整体水平和应对能力,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海达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结合自身技术优势,提供满足行业应用需求的解决方案。

一、解决方案

中海达基于“北斗定位+云平台”技术,结合自身“产品体系+研发实力”,为地震应急行业提供固定站观测设备-地球物理类、地震构造探察及数据处理设备、流动观测设备等三类产品解决方案。

图片

▲中海达巨灾专项解决方案架构

二、核心产品

1.固定站观测设备-地球物理类

图片

▲GNSS接收机-VNet8

●  全星座:支持BDS、GPS等全星全频

●  地震事件:支持地震事件触发及数据保护

●  短基线测量精度:平面:±(2.0 mm +0.1×10-6 D),高程:±(3.5 mm +0.4×10-6 D)

●  高稳定性:MTBF大于60000h

图片

▲3D扼流圈天线 AT-45101CP

●  全频点:全星座全频段接收卫星信号

●  相位中心偏差:优于1mm

●  抗多路径效应:具有国际大地测量权威机构(NGS)认证的天线绝对相位中心改正模型

●  高防护:IP67防护等级,防振动/冲击/浪涌

图片

▲气象仪FWS400Y

●  安装维护:免维护系统设计,安装简单

●   低功耗:低功耗设计(0.2W)

●  外部接口:标准RS485输出(RS232可选)

●  防护等级:工业级的防护外壳,保证长期野外使用

图片

▲GNSS数据处理软件

●  数据信息安全:软件通过等保二级认证

● 满足国产信创要求:国产麒麟系统/CNAS认证,支持达梦数据库

●  海量数据接入:支持5000+基准站数据接入

● 平台功能:具备数据接收/存储、数据处理解算、站点运行监控

2.地震构造探察及数据处理设备

图片

▲PM-1500机载激光测量系统

●  测程长:激光雷达最远测距1650m

● 精度高:200万点/秒高点频,7次回波

●  续航长:无人机载荷作业可达120~210min

图片

▲固定式滚石雷达(HD-SAR200)

●  监测阶段全:可感知微小形变和动目标,支持滑坡全阶段监测

● 非接触且抗干扰强:不受云雨雾/车辆运动/动物走动影响

●  监测准确:实时亚毫米级精度测量

●  便携性好:小且轻,便于运输及部署

图片

▲旋转式地质雷达(HD-SAR300-PRO)

●  360°全方位测量:适用于大型矿区等场景,可便携/固定多场景部署

● 非接触且抗干扰强:不受云雨雾/车辆运动/动物走动影响

●  更新快、精度高:数据更新每分钟,亚毫米级高形变测量精度

3.流动观测设备

图片

▲全站仪(ATS-800)

●  距离测量范围:棱镜(GPR1, GPH1P)1.5m至3500m

● 测距最小显示:0.1mm

●  数据通讯:4G全网通网络模块, Wi-Fi,Wi-Fi热点,蓝牙,RS232串口,喇叭,麦克风,USB接口

●  机载软件:可安装在安卓手机通过Wi-Fi连接全站仪使用

图片

▲数字水准仪(EL03)

●  操作简单:开机后一键即可测得高差和距离;电子读数/人工读数

● 测程远:实际测程可达110m以上

●  测量速度快:单次测量时间约1s

● 常用功能:支持单点测量,多种线路测量,中间点测量、放样,连续测量线路平差功能,可在后处理软件中实现水准网平差功能

三、应用场景

1. 地震预警

通过GNSS技术可以监测地面微小位移,从而及时预警可能发生的地震事件。

图片

2. 震后地壳变化监测

地震后的地壳变化是地震灾害评估和灾后重建的重要依据。通过GNSS技术可以精确测定地震后地表的位移和变形情况,为灾后重建提供数据支持。

图片

3. 灾情评估和监测

无人机可以通过搭载的遥感相机、红外热成像仪等设备,对地震灾区进行高空俯瞰、近地观察和多角度拍摄,获取灾区的全景、细节和变化情况。这些数据可以实时传回指挥中心,为灾情评估和应急响应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同时,无人机还可以对灾区进行持续的监测,及时发现并报告灾区的变化情况。

图片

4.地形地貌勘察

地震后地形地貌可能发生变化,无人机航测可以提供高分辨率、全景式的地形地貌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为灾情评估和应急响应提供参考,帮助救援人员更好地了解灾区地形地貌的变化情况。

图片

  • 20
    点赞
  • 14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