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模式学习感悟】《B站:叛逃二次元和想破开的圈》读后感

0 引言

看了这篇文章《B站:叛逃二次元和想破开的圈》,作为B站的三次元用户(看新闻时事、知识分享居多),我写写个人感想吧。

先简单对文章《B站:叛逃二次元和想破开的圈》概括全文观点:

  1. B站破圈利弊——二次元群体基数已达天花板,平台不得不寻求突破;

  2. B站的营销成绩强于其内容生产能力,其内容生态还不匹配
  3. 三次元文化入侵将加剧二次元用户的流失
  4. 出圈与开放注册大幅改变平台生态,滋生烂俗、戾气与饭圈等泛娱乐文化。
  5. 平台本身盈利能力不足,版权成本恶化,以及相关up主回报率与从业人员薪资水平低。

整体而言,看完全文感受到的是对B站的社区变化与未来发展的怀疑态度。

个人觉得文章几乎都在阐述B站当前的不足以及“出圈”所带来的风险,缺少很多B站“出圈“后带来的受益情况,因而更容易煽动读者产生对B站前途怀疑的情绪。

 

1 破圈利弊与盈利模式

首先谈谈“破圈 “成不成功吧:

在我看来,二次元文化依然是小众文化,大部分小众或亚文化群体是以小平台或社区自然聚集,平台与用户相互依存。但也因此,对于平台如果想进一步发展,这些优势反而会成为束缚,采取的任何决策都是有风险的。

如果说“出圈“是一种商业决策,那就让我们就“用魔法打败魔法“,先从财务和企业盈利的角度上看看Bilibili从资本决策的角度上,有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吧,以下是2020年的B站股市数据:

图1 2020年BILI股市走势图

咋样?股民与投资者都对Bilibili的公司价值秉持积极态度,尤其是2020年后,小破站的股价上涨明显,可不可以说B站的推广策略看来是比较成功呢?

我又看了B站的19年Q3季度财报20年Q1季度财报20年Q2季度财报:在2020年Q2财报中,B站营收同比增长70%,月活与日活用户数均同比增长超50%,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冲会员)同比增长153%。也就是说,在业绩上是蒸蒸日上,也符合我个人作为用户的使用体验。

图2 2019年B站营收结构报表

文章中提到平台本身广告业务持否定的态度,从而否定B站的未来盈利能力。我们根据这张19年的B站营收结构报表来看看,明显的是B站的营收大头一直不是广告收入,而是游戏! B站的商业模式与其他爱奇艺与腾讯视频的商业模式是有较大不同的。近一年,B站又在直播和增值业务上做了不少努力,对应业务的营业额也获得提升。千万要注意的是,B站目前的主要收益可决不是广告。这一点,确实给B站减少了不少的收入,但也成为其一大特色,提升了用户粘性与品牌形象,如果我们以B站商业模式在广告收入问题上的短板,以彼之短较他人之长,碰瓷鹅厂的广告模式,怎么发挥B站的优势呢?

图3 Bilibili商业模式图

 

2 内容生态

至于B站的内容生产者缺乏观点,我个人一点都不担心。

宏观上,B站的定位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就是以极高用户黏性和网络效应,以年轻用户的原创与二次创作为主打的内容生态。前段日子更是上线一级分区“知识区”,保证内容生态的质量与口碑。加上大型官媒、自媒体的入驻,如共青团、观视频、观察者网等;各路学者的入驻如沈逸老师、罗翔老师等等。B站的内容生产者将不仅是原来的二次元用户,“出圈”的本身也将会带来内容快速又高质量的发展

 

3 二次元用户流失

文章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其中的:“陈睿或许并不想叛逃二次元,但企业发展到新阶段必然有新的目标和新的运营策略,历史已经无数次证明,喝水要忘挖井人,皇帝必须杀功臣”。此处将B站的“业务扩展“比喻为“叛逃“二次元群体,是把二次元与其他业务对立了起来,有肃杀的”有你没我“、”有我没你“的壮烈凄惨。大可不必。若说B站拥抱三次元就是对二次元的”叛逃“,那拼多多的目标用户从下沉市场再到现在的”百亿补贴“的一二线群体,是不是算是对下沉市场的”叛逃“呢?如果说对新受众群体的挖掘与拓展是对原有老用户的”叛逃“,那所有的产品原地踏步会不会更好。

那么如何平衡”叛逃“与”互补“呢?如果说的二次元用户会因为B站的”出圈“而“流失”,我认为在个体上会有,单群体上的情况并非如此严峻。

首先,因为社区的扩张与三次元文化的冲击,“原住民”的社区体验发生改变,这不能用“主流文化入侵”来进行描述。在B站没有正式“出圈”以前,并不是所有用户都是二次元群体,已有不少人在Bilibili上进行三次元的交流、学习。很多时候,尤其是在青少年群体中,二次元群体与三次元群体不是完完全全割裂开来,而是重合的主流文化与二次元文化,是可以实现共存而互不干扰的平台生态。实际上在大多数情况下,B站上二次元ACG文化与三次元品类生态确实是共存而没有相互侵犯的。但是随着平台不断正规化、商业化,以及现如今的社区扩张行为,二次元平台在小规模时能享受到的的部分灰色红利——“软色情”、“版权问题”等都将不断消失。当然如果愿意将这部分元素一共纳入探讨,那我确实支持观点“主流文化入侵导致部分二次元用户群体的流失“了(开个玩笑)

 

4 社区环境变化

而文章所描述的戾气与锤人区,本质上是激增的用户规模、缺少引导的低龄群体、其他平台用户的涌入共同导致的现象,确实是因为“出圈”的决策产生的现象,而不能归咎于“主流文化”带来的“冲击”。

众所周知,各个App对应的平台与社区环境都有其对应的特性,在网络上对知乎、B站、贴吧、快手、抖音、豆瓣等社区群体调侃的段子数不胜数。那么当B站平台为了发展,拥抱更多的人群、放低进入的门槛时, “各色网民”以及其他平台群体的大规模涌入,都会对原平台的社区环境产生很多负面震荡与争论。

第二,即使是曾经的“小破站“,并不是说社区里就没有戾气与阴阳怪气的负能量用户了。而由于用户基数的激增,不仅提高了这一部分人群的绝对数值比例,同时平台也来不及进行管理与引导;其次B站处于转型阶段,而各平台之间暗流涌动等因素,都更容易让社区内的用户们注意到这些震荡的不安定因素。

就文章里谈论到的戾气与锤人现象,不是单单某一个平台的问题,而是整个互联网群体与生态的问题乃至是社会问题,只不过B站扩张的”开闸放水“引入了大量互联网世界的“灰色洪流”罢了。诸如微博“饭圈文化“,沸沸扬扬的”狗粉丝“与孙笑川文化,饱受争议的”田园女权”文化,近来盛行的”祖安文化“,即使是B站也有被人抨击的“p小将”标签等。这些现象无不体现在不同的社区都会出现各种争议与戾气。我十分认可马前卒所言,”随着社区逐渐扩张,用户群体的平均素质逐渐接近于全网络网民的平均素质“。而这些,需要平台建设者、管理者,以及你和我们一起进行长期有意的引导和维护。

 

5 总结

所以呢,总结一下我个人的观点:

  1. B站破圈利大于弊,而原有的二次元群体并不会出现大量流失。
  2. B站商业模式不能仅以广告收入作为衡量,商业化之路也在慢慢发展。
  3. B站的内容生态正在以很快的速度与质量发展,问题不大。
  4. 泛娱乐化群体与低质量内容,不是B站的错,是所有人的错。

 

正如这篇《B站:叛逃二次元和想破开的圈》过于消极,我的看法兴许过于积极。

才疏学浅,共同探讨。

虽然B站目前有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我认为瑕不掩瑜,B站的未来还是非常光明的。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