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请求缓存对CDN的影响

HEAD请求用于获取资源元数据,如大小、类型和修改时间。CDN可能缓存这些元数据以加速响应,但可能导致缓存不一致。回源策略包括缓存刷新和回源拉取,影响带宽成本和源服务器负载。国内CDN厂商对HEAD请求的处理方式不同,可能单独缓存HEAD和GET请求。

问题起因是大佬问cdn是如何处理head请求的,会缓存还是直接就回源了?

HEAD请求是干嘛的?

Head请求是通常用于获取资源的元数据,例如资源的大小、类型、最后修改时间等。而不获取资源的实际内容。

元数据是指响应的响应头相关信息,例如:

  • Content-Type:资源的类型,例如text/html、image/jpeg等
  • Content-Length:资源的大小,单位是字节
  • Cache-Control:资源的缓存策略
  • Last-Modified:资源最后的修改时间
  • Expires:资源的过期时间,用于指定资源的缓存过期时间
  • ETag:资源的实体标签,用于验证资源是否已更改

这里的实际内容是指响应的body

使用场景

搜索引擎爬虫:发送head请求来获取网页的元数据信息,例如标题、描述、关键字等,以便在搜索结果中展示

健康检查:发送head请求来检查网站是否可用,以及网站的响应时间等。

开发测试:开发测试人员通过发送head请求来检测api的可用性和响应速度等。

和缓不缓存有什么关系?

Head请求我们已经知道是获取资源的元数据。这里的缓存是指cdn把head请求到的元数据缓存一份,下次有get请求进来,会直接用缓存的元数据去响应。这个响应是指,将head请求的元数据和cdn中的缓存的实际资源内容进行组合,然后返回给get请求。这样能提高响应速度并减少网络带宽。

和回不回源有什么关系?

首先,我们得弄清楚啥是回源;cdn有两种方法从源服务器获取资源的实际内容:缓存刷新和回源拉取

缓存刷新

是指cdn从源服务器获取最新的资源内容,并将其存储在缓存中。是一种被动的方式,因为cdn只有在资源过期或被删除的情况下才会从源服务器获取最新的资源内容。就上面的情况来说,当cdn收到get请求时,它会将缓存head请求的元数据作为响应请求的头部,从缓存中获取最新的资源内容作为响应请求的主体。

回源拉取

是指cdn主动从源服务器获取最新的资源内容,并将其缓存下来。这是一种主动的方式,因为cdn可以在任何时候从源服务器获取最新的资源内容,而不必等待缓存中的资源过期或者是被删除。回源拉取能确保缓存的资源内容始终是最新的。但是回源拉取会增加带宽成本和源服务器的负载压力。

也就是说回不回源,第一个方面是涉及到带宽成本的考量。另一个方面就是响应时延的大小。

head缓存有什么弊端?

用head请求的元数据去响应get请求的最大弊端是可能会导致缓存不一致。因为head请求只返回资源的元数据,而不返回实际内容。如果cdn缓存了过时的元数据,而不是最新的资源内容。这可能会让客户端获取到错误的元数据,从而导致应用程序出问题。

目前国内的cdn厂商对于缓不缓存head以及先head请求后get请求的缓存逻辑是不一样的。比如:

  1. 当缓存为空的时候;先head请求,cdn回源拉取并缓存下来做响应,后有get请求的时候再回源去拿body(实际资源内容),这个时候就会存两份缓存(head、body)。
  2. 当有head请求缓存;先head请求,直接响应head请求缓存,不关注是否有get请求缓存。
  3. 当有get请求缓存;先head请求,则直接响应get请求缓存的头部元数据,这时候就只有一份缓存。
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是一种分布式网络架构,旨在通过将内容缓存到离用户更近的服务器上,以实现内容的快速访问和高效分发。其工作原理、系统架构和优化方法如下: ### CDN网络的工作原理 CDN的核心思想是将内容缓存到离用户更近的服务器上,从而减少用户访问内容的延迟并提高访问速度。其工作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内容缓存**:CDN服务提供商将原始服务器上的静态资源(如图片、CSS、JavaScript文件等)复制到分布在全球的边缘节点(Edge Server)中。这些节点通常部署在与用户同运营商或地理上更近的位置,以减少网络延迟[^1]。 2. **请求路由**:当用户发起请求时,CDN会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分析用户的地理位置、运营商信息以及节点健康状况,将用户引导至最优的边缘节点。这一过程通常依赖DNS解析或HTTP重定向技术实现[^2]。 3. **内容交付**:用户请求的内容如果已经在边缘节点缓存,则直接由该节点响应,避免了跨区域或跨运营商的长距离传输,从而显著提升响应速度[^3]。 4. **回源机制**:若边缘节点未缓存用户请求的内容,CDN会向源站发起请求获取内容,并在返回后缓存到边缘节点,以便后续请求可直接从该节点获取[^5]。 ### CDN系统的架构 CDN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关键组件构成: 1. **边缘节点(Edge Nodes)**: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服务器节点,负责存储缓存内容并向用户提供快速响应。这些节点数量通常超过2800个,覆盖多个运营商和地理区域[^1]。 2. **缓存服务器(Cache Servers)**:用于存储静态资源,通过高效的缓存策略(如缓存时间、失效策略等)提高命中率,从而减少回源请求,提升访问效率[^2]。 3. **负载均衡器(Load Balancer)**:负责将用户请求路由到最佳的边缘节点,通常基于地理位置、网络状况和节点负载等因素进行决策[^2]。 4. **全局负载均衡(GSLB)**:用于协调多个CDN节点之间的流量分配,确保用户始终访问最优节点,提升整体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2]。 5. **内容分发网络管理平台**:提供API接口和管理界面,用于配置缓存策略、监控节点状态、分析访问日志等,提升CDN服务的易用性和可维护性。 ### CDN网络的优化方法 CDN网络的性能优化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 **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节点的健康状态、网络延迟和负载情况,动态调整用户请求的路由路径,确保用户始终访问最优节点[^1]。 2. **协议优化与连接优化**:采用如TCP优化、HTTP/2、QUIC等协议,减少握手和传输延迟,提高弱网环境下的传输效率。 3. **缓存策略优化**:根据资源类型、访问频率和用户行为设定不同的缓存时间与失效机制,提高缓存命中率,降低回源率[^2]。 4. **边缘计算支持**:部分CDN服务已支持边缘计算功能,允许在边缘节点执行轻量级计算任务,进一步降低源站压力并提升响应速度[^4]。 5. **动态内容加速(DCA)**:现代CDN不仅支持静态资源加速,还引入了动态内容加速技术,通过智能路由、压缩传输等方式优化动态内容的传输效率。 6. **带宽与并发优化**:利用CDN的高带宽输出能力(如150 Tbps)和弹性扩展能力,应对突发流量,确保高并发场景下的稳定服务。 ### 示例:CDN前端资源加速中的应用 以下是一个典型的HTML页面中使用CDN加速静态资源的示例: ```html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CDN Example</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https://cdn.example.com/css/main.css"> </head> <body> <script src="https://cdn.example.com/js/main.js"></script> </body> </html> ``` 在上述代码中,`main.css`和`main.js`文件通过CDN提供,浏览器将根据CDN的调度策略访问最近的边缘节点,从而加快加载速度。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