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内存 段 页 端页式
内存分段
内存分段是操作管理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关系的方式之一,还有一种是内存分页。
程序是由若干个逻辑分段组成的,如可由代码分段、数据分段、栈段、堆段组成。不同的段是有不同的属性的,所以就用分段(Segmentation)的形式把这些段分离出来。
分段机制下,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是如何映射的?
分段机制下的虚拟地址由两部分组成,段选择子和段内偏移量。
段选择子就保存在段寄存器里面。段选择子里面最重要的是段号,用作段表的索引。段表里面保存的是这个段的基地址、段的界限和特权等级等。
虚拟地址中的段内偏移量应该位于 0 和段界限之间,如果段内偏移量是合法的,就将段基地址加上段内偏移量得到物理内存地址。
虚拟地址是通过段表与物理地址进行映射的,分段机制会把程序的虚拟地址分成 4 个段,每个段在段表中有一个项,在这一项找到段的基地址,再加上偏移量,于是就能找到物理内存中的地址,如下图:
如果要访问段 3 中偏移量 500 的虚拟地址,我们可以计算出物理地址为,段 3 基地址 7000 + 偏移量 500 = 7500。
分段的办法很好,解决了程序本身不需要关心具体的物理内存地址的问题,但它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第一个就是内存碎片的问题。(外部碎片,内部碎片)
第二个就是内存交换的效率低的问题。
分段为什么会导致内存交换效率低?
对于多进程的系统来说,用分段的方式,内存碎片是很容易产生的,产生了内存碎片,那不得不重新 Swap 内存区域,这个过程会产生性能瓶颈。
因为硬盘的访问速度要比内存慢太多了,每一次内存交换,我们都需要把一大段连续的内存数据写到硬盘上。
所以,如果内存交换的时候,交换的是一个占内存空间很大的程序,这样整个机器都会显得卡顿。
内存分页
分段的好处就是能产生连续的内存空间,但是会出现内存碎片和内存交换的空间太大的问题。
要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就要想出能少出现一些内存碎片的办法。另外,当需要进行内存交换的时候,让需要交换写入或者从磁盘装载的数据更少一点,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个办法,也就是内存分页(Paging)。
分页是把整个虚拟和物理内存空间切成一段段固定尺寸的大小。这样一个连续并且尺寸固定的内存空间,我们叫页(Page)。在 Linux 下,每一页的大小为 4KB。
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之间通过页表来映射,如下图:
内存映射
页表实际上存储在 CPU 的内存管理单元 (MMU) 中,于是 CPU 就可以直接通过 MMU,找出要实际要访问的物理内存地址。
而当进程访问的虚拟地址在页表中查不到时,系统会产生一个缺页异常,进入系统内核空间分配物理内存、更新进程页表,最后再返回用户空间,恢复进程的运行。
分页是怎么解决分段的内存碎片、内存交换效率低的问题?
由于内存空间都是预先划分好的,也就不会像分段会产生间隙非常小的内存,这正是分段会产生内存碎片的原因。而采用了分页,那么释放的内存都是以页为单位释放的,也就不会产生无法给进程使用的小内存。
如果内存空间不够,操作系统会把其他正在运行的进程中的「最近没被使用」的内存页面给释放掉,也就是暂时写在硬盘上,称为换出(Swap Out)。一旦需要的时候,再加载进来,称为换入(Swap In)。所以,一次性写入磁盘的也只有少数的一个页或者几个页,不会花太多时间,内存交换的效率就相对比较高。
更进一步地,分页的方式使得我们在加载程序的时候,不再需要一次性都把程序加载到物理内存中。我们完全可以在进行虚拟内存和物理内存的页之间的映射之后,并不真的把页加载到物理内存里,而是只有在程序运行中,需要用到对应虚拟内存页里面的指令和数据时,再加载到物理内存里面去。
分页机制下,虚拟地址和物理地址是如何映射的?
简单的分页有什么缺陷?
有空间上的缺陷。
因为操作系统是可以同时运行非常多的进程的,那这不就意味着页表会非常的庞大。
在 32 位的环境下,虚拟地址空间共有 4GB,假设一个页的大小是 4KB(2^12),那么就需要大约 100 万 (2^20) 个页,每个「页表项」需要 4 个字节大小来存储,那么整个 4GB 空间的映射就需要有 4MB 的内存来存储页表。
这 4MB 大小的页表,看起来也不是很大。但是要知道每个进程都是有自己的虚拟地址空间的,也就说都有自己的页表。
那么,100 个进程的话,就需要 400MB 的内存来存储页表,这是非常大的内存了,更别说 64 位的环境了。
多级页表
要解决上面的问题,就需要采用的是一种叫作多级页表(Multi-Level Page Table)的解决方案。
在前面我们知道了,对于单页表的实现方式,在 32 位和页大小 4KB 的环境下,一个进程的页表需要装下 100 多万个「页表项」,并且每个页表项是占用 4 字节大小的,于是相当于每个页表需占用 4MB 大小的空间。
我们把这个 100 多万个「页表项」的单级页表再分页,将页表(一级页表)分为 1024 个页表(二级页表),每个表(二级页表)中包含 1024 个「页表项」,形成二级分页。
为了在多进程环境下,使得进程之间的内存地址不受影响,相互隔离,于是操作系统就为每个进程独立分配一套的虚拟地址空间,每个程序只关心自己的虚拟地址就可以,实际上大家的虚拟地址都是一样的,但分布到物理地址内存是不一样的。作为程序,也不用关心物理地址的事情。
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虚拟空间,而物理内存只有一个,所以当启用了大量的进程,物理内存必然会很紧张,于是操作系统会通过内存交换技术,把不常使用的内存暂时存放到硬盘(换出),在需要的时候再装载回物理内存(换入)。
那既然有了虚拟地址空间,那必然要把虚拟地址「映射」到物理地址,这个事情通常由操作系统来维护。
那么对于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的映射关系,可以有分段和分页的方式,同时两者结合都是可以的。
内存分段是根据程序的逻辑角度,分成了栈段、堆段、数据段、代码段等,这样可以分离出不同属性的段,同时是一块连续的空间。但是每个段的大小都不是统一的,这就会导致内存碎片和内存交换效率低的问题。
于是,就出现了内存分页,把虚拟空间和物理空间分成大小固定的页,如在 Linux 系统中,每一页的大小为 4KB。由于分了页后,就不会产生细小的内存碎片。同时在内存交换的时候,写入硬盘也就一个页或几个页,这就大大提高了内存交换的效率。
再来,为了解决简单分页产生的页表过大的问题,就有了多级页表,它解决了空间上的问题,但这就会导致 CPU 在寻址的过程中,需要有很多层表参与,加大了时间上的开销。于是根据程序的局部性原理,在 CPU 芯片中加入了 TLB,负责缓存最近常被访问的页表项,大大提高了地址的转换速度。
Linux 系统主要采用了分页管理,但是由于 Intel 处理器的发展史,Linux 系统无法避免分段管理。于是 Linux 就把所有段的基地址设为 0,也就意味着所有程序的地址空间都是线性地址空间(虚拟地址),相当于屏蔽了 CPU 逻辑地址的概念,所以段只被用于访问控制和内存保护。
另外,Linxu 系统中虚拟空间分布可分为用户态和内核态两部分,其中用户态的分布:代码段、全局变量、BSS、函数栈、堆内存、映射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