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网络七层模型知识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一个用于计算机或通信系统间互联的标准体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每一层都是独立的,层与曾之间是低耦合的,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上层无需关心下层是如何实现的,只需要按照规范传递数据接收传输就可以了。

应用层

实现各种应用程序和网络之间的接口,面向计算机用户,完成用户想在网络互联网之间做的事情,例如生活的社交网络、电子购物等都属于网络应用服务,应用层为用户提供的主要服务协议有
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用于实现Web服务。
FTP 文件传输协议(File Transfer Protocol):在两个相连的计算机之间进行文件传输时使用的协议。它使用两条TCP连接:一条用来控制,另一条用于数据(文件)的传输。
SMTP 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用于实现电子邮箱传送功能,为了实现高效发送邮件内容,在其传输层使用了TCP协议。
DNS 域名系统(Domain Name System):用于实现网络设备名字到IP地址映射的网络服务。
TELNET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利用TCP的一条连接,通过这一条连接向主机发送文字命令并在主机上执行。本地用户好像直接与远端内部的Shell相连着似的,直接在本地进行操作。

表示层

该层处理应用层传送数据的表示问题,包括数据编码、格式转换、数据加密,数据压缩。
数据的编码:处理字符集和数字的转换。例如用户的程序中的数据类型(整型和实型、有符号或者无符号等),用户标识等都可以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因此,在设备之间需存在不同字符集和格式之间有转换的功能。
数据格式的处理:协商和建立数据交换的格式,解决在各应用程序之间数据表示上的差异。
数据的加密:提高数据在网络传输的安全性。
数据的压缩:为了减少数据的传输量,负责数据的压缩和恢复。

会话层

建立、管理、终止会话。指本地主机与远程主机正在进行的会话。
通过传输层(端口号:传输端口和接收端口)。主要是在系统之间发起会话或者接受会话请求(两方设备需互相认识可以通过IP或者MAC地址以及主机名)
负责在网络中将两节点建立连接、维持和终止通信。会话层主要功能:建立网络通信链接,保持会话通信链接的畅通,同步节点之间的对话,决定通信是否被中断以及通信中断时该从何处重新发起。

传输层

定义了一些数据传送的协议和端口号(例如web服务的80端口),使用的传输协议有TCP协议和UDP协议等,通常说TCP是可靠的传输协议,UDP是不可靠传输协议,因为TCP有流控和差错校验机制,即使网络不可靠也能做到数据包超时丢失重传,则UDP是依赖于自身网络的情况。

两者区别:
1.TCP协议面向连接,是流传输协议,通过连接发送数据,而UDP协议传输不需要连接,是数据报协议。;
2.TCP为可靠传输协议,而UDP为不可靠协议。即TCP协议可以保证数据的完整和有序,而UDP不能保证;
3.UDP由于不需要连接,故传输速度比TCP快,且占用资源比TCP少。
4.应用场合:TCP协议常用在对数据文件完整性较高的一些场景中,如文件传输等。UDP常用于对通讯速度有较高要求以及数据较少时,如要求速度的直播,传输数据较少的QQ等。

网络层

在位于不同地理位置的网络中两台主机系统之间提供连接和路径选择。该层主要控制数据链路层和传输层之间的信息转发,建立、维持和终止网络。具体的说数据链路层的数据在这一层被转为数据包,通过路由选择、分段组合、顺序、进\出路由等控制,将信息从一个网络设备传送到另一个网络设备。

在实现网络层功能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如下:
寻址:数据链路层使用的物理地址(MAC地址)仅能解决在网络内部的寻址问题。在不同的子网之间通信,为了识别和找到网络中的设备,每个子网通信设备都会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由于各子网使用的物理技术不同,这个地址应当是逻辑地址(即IP地址)。
交换:规定不同的信息交换方式。常见的交换技术有:线路交换技术和存储转发技术,后者又包括报文交换技术和分组交换技术。
路由算法:当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存在多条路径时,本层可以根据路由算法,通过网络为数据分组选择最佳路径,并将信息从合适路径从客户端传送的接收端。

数据链路层

负责建立和管理节点间的链路。该层主要功能时:通过各种控制协议,将有差错的物理信道变为无差错的、能可靠传输数据帧的数据链路。
在计算机的网咯中因为各种干扰的存在,物理链路是不可靠的。因此,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在物理层提供的比特流的基础上,通过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发放,使不可靠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即提供可靠的通过物理介质传输数据的方法。

数据链路层主要的工作是接收物理层传送的位流形式的数据,并转换成数据帧,再传递给网络层;同样,也来自上层的数据帧形式数据,转成位流形式数据传递给物理层;并且,还负责处理接收端确认帧的信息,以便达到可靠的数据传输。

物理层

主要定义物理设备标准,如网线的接口类型、光纤的接口类型、各种传输介质的传输速率等。它的主要作用是传输比特流(就是由1、0转化为电流强弱来进行传输,到达目的地后在转化为1、0,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数模转换与模数转换)。这一层的数据叫做比特流。
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实现比特流的透明传输。
物理层的作用是实现相邻计算机节点之间比特流的透明传送,尽可能屏蔽掉具体传输介质和物理设备的差异。使其上面的数据链路层不必考虑网络的具体传输介质是什么。“透明传送比特流”表示经实际电路传送后的比特流没有发生变化,对传送的比特流来说,这个电路好像是看不见的。

本文是自己需要提升一下自己对的OSI网络七层模型知识储备,从而学习分析并分享学习心得顺便巩固所学,如有问题或者更好的意见和建议欢迎指出,共同进步~~~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2
    评论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