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 年间获李嘉诚上亿美元捐赠,斯坦福医学院领跑 AI 生物医药创新

2024 年 3 月初,南华早报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报道称,已 95 岁高龄的亿万富翁李嘉诚向美国斯坦福大学捐款 1.2 亿港币(约合 1,538 万美元),捐款的一部分将注入斯坦福大学的「企业家复兴与福利倡议」(SIER) 项目,剩余部分将资助两位著名学者围绕「遗传性神经病学和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

来源:南华早报

事实上,近 30 年间,李嘉诚、李嘉诚基金会曾多次捐款支持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 1998 年,李嘉诚带领的香港和黄集团宣布捐出 400 万美元在斯坦福大学医疗中心设立肝炎研究计划;

  • 2008 年,恰逢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创建 100 周年之际,造价 9 千万美元的「李嘉诚知识研究中心」奠基;

  • 2010 年 9 月,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正式启用「李嘉诚知识研究中心」,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训练设施;

  • 2014 年 1 月,李嘉诚基金会向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捐资 300 万美元,用以研究如何利用庞大的生物医学数据库,改善人类健康和减低医疗成本,此举也进一步加强了斯坦福大学与牛津大学的合作。

众所周知,李嘉诚白手兴家后便热衷于慈善事业,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毫不吝啬。曾有媒体报道称,李嘉诚与斯坦福大学的渊源可以追溯至他为儿子送学而参观了这所百年学府,他膝下两子均有斯坦福教育背景。

但动辄百万美元的捐款显然并不是情怀所致,主要原因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在他所关注的生物医药领域实力强悍,同时,在 AI 浪潮席卷之际,这所学院仍然傲立桥头。此前,李嘉诚曾公开表示,在医学科研、课程等方面,推动 AI 有效应用,已不可或缺。 足可以看出他对于 AI 发展的密切关注。

百年积累,群星闪耀

1855 年,Elias Samuel Cooper 跟随「淘金热」来到了旧金山,并于 1858 年与太平洋大学合作,在旧金山第三街附近的传教士街建立了「太平洋大学医学系」,这个西海岸的第一所医学院便是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前身。令人惋惜的是,Cooper 于 1862 年离世,没有了他的领导,成立不久的医学院快速衰败。

直到 1870 年,Cooper 的侄子 Levi Cooper Lane 重建太平洋大学医学系,并于 1882 年捐建新楼,自此医学系独立并正式更名为 the Cooper Medical College。1908 年,Cooper 家族正式将这所学校赠予斯坦福大学,最初其作为斯坦福大学的医学系,后才迁回主校区,并变更为医学院。 至此,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正式开始了其在医学领域的百年求索之路。

长期以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以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创新研究而闻名,例如在 1968 年完成美国第一例成人心脏移植手术;在 1994 年开发了一种技术,使科学家能够在实验动物模型中切换基因;在 2010 年,首次使用一个健康人的完整基因组序列来预测其患几十种疾病的风险等等。

斯坦福大学医学院

在迈入 AI 新纪元后,这所颇具底蕴的学院依旧高举创新旗帜,基于 AI 完成了诸多突破性革新。例如在 2018 年开发 AI 系统,将病人死亡时间的预测精确度提高到 90%;还在 2018 年成立了 Center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in Medicine and Imaging,推动医学影像领域创新,并陆续取得了诸多成果;在 2024 年联合麦马开发了 AI 模型 SyntheMol,设计出了能够抑制超级细菌鲍曼不动杆菌 (A. baumannii) 生长的分子等等。

此外,医学院还推出了斯坦福医学研究数据库 STARR, 其中包含了电子健康纪录数据、成人及儿童放射科 DICOM、LPCH 临床监测数据等,并在 2021 年迁移到了云端。

数据库访问链接: https://starr.stanford.edu/

每一次的里程碑式突破都彰显了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的实力与才干,也正是学院历年来的积累与优质的科研环境,才能吸引更多顶尖人才。多年间,学院的教师与学生中已经诞生了多名诺贝尔奖获得者。 例如,分离出首个 DNA 聚合酶的 Arthur Kornberg 博士于 1959 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Nobel Prize in Physiology or Medicine);1980 年,Paul Berg 博士因发现重组 DNA 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13 年,Thomas Südhof 医学博士因发现细胞内囊泡运输机制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Lloyd Minor:推进「精准健康」,领导 AI 革新

除了星光熠熠的教师团队外,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院长一职更是汇聚了多位行业巨擘,带领医学院在百余年的激荡中始终冲在第一梯队。除了在 1910-1911 年短暂代理职务一年的 John Maxson Stillman 之外,医学院到目前为止共经历了 15 位院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面对不同的科研环境与技术趋势,领导者需要快速准确地规划学术研究方向,才能确保学院在前沿技术领域保持创新性。当历史的车轮驶入 AI 时代,院长的接力棒也恰好传入了 Lloyd Minor 手中。

Lloyd Minor,图源:华尔街日报

2012 年接任斯坦福大学医学院院长前,Lloyd Minor 已经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颇具声望,曾担任该校教务长兼负责学术事务的高级副校长,同时还是学校医学院耳鼻咽喉头和颈外科 (Otolaryngology–Head and Neck Surgery) 的 Andelot Professor,以及约翰霍普金斯医院耳鼻咽喉科主治医师。

行政经验与业务能力的双重加持下,Lloyd Minor 进入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后也领导了一系列重要项目,贯穿其中的两条主线便是精准健康 (Precision Health) 与 AI。

顾名思义,精准健康就是指在恰当的时间给予患者准确的医学治疗。 这一概念并非 Lloyd Minor 首创,早已在医学领域引起了热烈讨论,但受限于医疗设备与技术,「精准」一直很难实现。Lloyd Minor 曾在其撰写的「Discovering Precision Health」一书中探讨了生物医学及 AI 的进步有助于实现更精准、更有效的医疗,他主张从被动的健康管理转变为主动的健康管理。

2018 年,Minor 博士牵头制定了综合战略计划 (Integrated Strategic Plan, ISP), 重申了医学院的精准健康愿景,强调集成数字化工具,进行精准医学和先进的生物医学研究。2021 年,他更是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愿景,希望在未来的几十年中进一步推动精准健康的发展,使其改变斯坦福大学的生命科学。

生物医学数据科学倡议

2023 年,医学院和斯坦福 Human-Cente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HAI) 研究中心共同推出了 RAISE-Health 项目 (Responsible AI for Safe and Equitable Health), 旨在建立一个负责任的 AI+ 医疗平台,确定一个结构化的伦理标准和保障框架,并定期召集专家学者就这一主题进行讨论。此外,Minor 博士还牵头发起了一项生物医学数据科学倡议 (Biomedical Data Science Initiative),基于生物医学数据,创建学习型医疗保健系统。

除了发起诸多 AI+医学创新的前沿项目外,Minor 博士在媒体前的多次表态也透露出了他及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在 AI 时代的「野心」。

在 2023 年 10 月与华尔街日报的采访中,被问及 AI 在医学领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时,他表示,在医疗服务方面,生成式 AI 应该有助于打破获取医疗服务的障碍,并且显著提高服务质量、一致性与效率;在生物医学领域,生成式 AI 将帮助研究人员获得与临床试验相同的高质量数据,协助人们将新疗法更加安全地引入临床实践。

此外,在不久前结束的 Google I/O 大会上,Minor 博士出席了主题为「AI powered solutions: Reimagining health and science for society」的对谈活动,并介绍了环境 AI (ambient AI) 概念。

他表示,环境 AI 的一个重要应用是自动生成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记录,从而减轻医生录入电子病历系统的文书工作。不过,目前的环境 AI 研究仍旧是集中在语言方面,他提出,环境 AI 未来或将具备多模态能力,能够与图像、实验室结果、传感数据等进行实时整合,从而为医生和患者提供实时服务。

强强联合,医学院与科技巨头共同探秘生命科学

谷歌最初只是 Larry Page 和 Sergey Brin 在斯坦福大学攻读研究生课程时的一个项目,后经过融资才发展壮大。或许也正因此,斯坦福大学与谷歌的合作十分紧密,在医学院亦是如此。

2016 年,斯坦福大学向 Google Genomics 申请生物学数据服务支持,用于其即将开展的临床基因组学服务的数据储存与分析。 Minor 博士表示,与谷歌的合作将帮助斯坦福研究人员缓解大量实时数据整合与数据临床解读所带来的巨大挑战。

李佳博士,图源:环球网

2018 年年底,时任谷歌云 AI 研发主管、谷歌 AI 中国中心总裁的李佳宣布离职,并回到斯坦福医学院全职参与智能医院项目, 李佳博士表示,未来会投入 AI 与医疗的项目中,希望以后能做出真正对世界有积极影响的事情。李佳师从李飞飞(李飞飞于 2018 年 9 月离开谷歌回到斯坦福大学任教),在硕士期间,她参与了与核磁共振图像分割方法相关的医疗工作,这项研究深深吸引了她。在斯坦福大学攻读博士期间,李佳重点研究大规模视觉识别相关问题,这也与 AI 医疗影像息息相关。

几乎同期,谷歌宣布组建 Google Health,并将 DeepMind 的健康业务纳入其中,随后,医学院也与 Google Health 展开了更多合作。

例如,双方对斯坦福大学(50 名初级保健医生)和全美(204 名初级保健医生)初级保健医生 (PCP) 使用电子病历 (EHR) 的体验进行深入研究, 了解 PCP 对 AI 辅助完成文档记录的看法,这能够帮助临床医生、技术开发人员等优化 AI 工具。

此外,Google Health 还联合医学院开源了一个真实皮肤病学图像数据集 Skin Condition Image Network (SCIN), 反应了不同肤色、年龄和病情的皮肤图像,皮肤科医生和研究团队帮助确定了每张图片上的诊断结果,并根据两个肤色量表对其进行了标注。

随着 AI、大模型等加速发展,斯坦福大学医学院也基于 AI、联合更多高校展开了生物医学垂直领域的创新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医学院也与更多的科技巨头达成合作,例如在 2022 年刷新了 DNA 测序技术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在牛津纳米孔科技公司的 PromethION Flow Cells 上使用高通量纳米孔测序技术,每小时能够产生超过千亿碱基 (gigabase) 的数据,并在谷歌云上使用 NVIDIA GPU 加速碱基判定和变体识别。

此外,医学院还参与了 Apple Heart Study, 据悉,这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虚拟研究(virtual study),在 8 个月内就吸引全美超过 40 万名参与者,其中有 0.5%、约 2,000 人收到了不规则脉搏 (irregular pulse) 的通知,此外,接收到不规则脉搏通知、且在后续使用心电图贴片 (ECG Patch) 检测的人,有三分之一被确认患有心房纤颤 (AFib,atrial fibrillation)。

写在最后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学术研究与产业是相对割裂的,很多优秀成果束之高阁,甚至并没有走出校园的「围墙」,鲜有人知晓。如今,AI for Science 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科研团队与科技企业之间的藩篱,令企业能够参与到科研中。对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而言,这一类与科技企业的更是屡见不鲜,尤其是各大巨头企业中都有不少该校的「校友」。

作为一家拥有超百年底蕴的医学院,在人才储备、知识积累、研究设施以及研究方向的选择上都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加之斯坦福大学本身也在 AI 领域名列前茅,能够为医学院的 AI 探索输入新鲜血液。未来,期待 Lloyd Minor 带领的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能够在 AI 时代创造更多革命性突破,为全球生命科学事业提供指引。

参考资料:
1.https://www.360zhyx.com/home-research-index-rid-65566.shtml
2.https://m.huanqiu.com/article/9CaKrnKeTV9
3.https://www.mittrchina.com/news/detail/3251

最后推荐一个「创作者激励计划」,感兴趣的小伙伴扫码即可参与!

  • 21
    点赞
  • 1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