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文档解析测评工具发布后,我们收到最多的反馈问题是—— 你们这套测试指标是如何确定的?表格、段落、标题、阅读顺序、公式这些维度分别代表什么? 测试结果中数字都有什么意义?在实际使用中又起到怎样的作用呢?
大家关心的问题,就是我们的最高优先级。
今天,我们先来聊聊PDF解析过程中的一项重难点——表格。
💡首先,为什么说表格是解析任务中的一项重点? 从语料源头来看,需要解析的文档中含有表格的情况十分常见。论文、年报、财报、行研报告、法律文件、企业文档等等类型的文件中,表格都是构成要件之一,且往往包含重要、精密的数据或信息。 当我们将注意力放到下游应用,会发现在普遍的知识库搭建、RAG(Retrieval-Augmented Generation)系统建设等场景中,表格解析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对于RAG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果,表格解析能力可以显著提升以下几方面:
-
信息召回的精度与准确性:表格数据通常包含丰富的结构化信息,如日期、金额等,这些信息在非结构化文本中难以直接提取。通过高效的表格解析技术,可以将这些信息以更易于处理的格式(如Markdown)呈现出来,从而提高信息的召回率和准确性。同时,准确的表格解析有助于RAG系统更精确地定位和检索信息,减少错误检索或信息片段的不完整检索。
-
复杂文档的处理能力:许多专业文档包含复杂的表格和其他视觉元素。表格解析能力可以帮助RAG系统处理这些复杂结构,提供更深入的内容分析。
-
增强上下文理解,改善答案生成质量:举例来说,在财务报告中,表格中的数据与文本描述相结合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业务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