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方法与仪器 第五部分作业
列表总结光学检测技术在临床检验常规仪器中是如何使用的,表中列出仪器名称、具体光学检测技术、检测原理。字数不少于2000字。
光谱分析仪器(吸收光谱/发射光谱/散射光谱分析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流式细胞仪、临床血液学检验仪器(血细胞分析仪、血液凝固分析仪、血液流变分析仪、血小板聚集仪)、临床尿液检验仪器(尿液干化学分析仪)、自动生化分析仪、临床免疫学检验仪器(免疫荧光分析仪器、散射比浊分析仪器、酶免疫分析仪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自动化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常用即时检测仪器(血糖测定仪、免疫分析仪)
光谱分析仪器
1. 吸收光谱分析仪器:
- 具体光学检测技术: 吸收光度法
- 检测原理: 基于朗伯-比尔定律,测量光通过样品后被吸收的强度。特定物质会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吸收光的强度与物质的浓度成正比。常用的检测器是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
- 仪器示例: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
2. 发射光谱分析仪器:
- 具体光学检测技术: 发射光谱法,包括原子发射光谱法 (AES)、荧光光谱法、化学发光法等。
- 检测原理: 样品中的待测物被激发到高能级后,返回基态时会发射特定波长的光。测量发射光的强度可以确定待测物的浓度。常用的检测器是光电倍增管或CCD,用于检测微弱的光信号。
- 仪器示例: 原子发射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化学发光分析仪
3. 散射光谱分析仪器:
- 具体光学检测技术: 浊度法、散射光谱法 (例如拉曼光谱、瑞利光谱)
- 检测原理: 测量样品对光的散射强度。浊度法测量透射光的减少量,与样品中颗粒的浓度有关。散射光谱法则分析散射光的波长和强度分布,可以提供有关样品分子结构和颗粒大小的信息。常用的检测器是光电二极管或光电倍增管。
- 仪器示例: 浊度计、拉曼光谱仪、纳米粒度分析仪
光谱类型 | 光学检测技术 | 检测原理 | 仪器示例 |
---|---|---|---|
吸收光谱 | 吸收光度法 | 测量光吸收强度,与浓度成正比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红外光谱仪 |
发射光谱 | 发射光谱法(AES、荧光、化学发光) | 测量样品发射光强度,与浓度有关 | 原子发射光谱仪、荧光分光光度计、化学发光分析仪 |
散射光谱 | 浊度法、散射光谱法(拉曼、瑞利) | 测量光散射强度,与颗粒浓度、大小、结构有关 | 浊度计、拉曼光谱仪、纳米粒度分析仪 |
高效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的核心功能是分离混合物中的不同组分,光学检测主要负责检测和定量被分离后的样品组分。其工作原理是基于不同物质对光的吸收或发射特性不同,当分离后的组分流经检测器时,检测器会根据样品对特定波长光的吸收或发射强度来判断物质的种类和浓度。
HPLC中常用的光学检测技术及其作用:
1. 紫外-可见光检测器 (UV-Vis Detector):
- 原理: 基于朗伯-比尔定律。当一束特定波长的光穿过样品池时,会被样品中的物质吸收一部分。吸收的程度与物质的浓度和光路长度成正比。通过测量光强度的变化,就可以计算出物质的浓度。
-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具有紫外-可见光吸收的化合物,应用广泛。
- 类型: 固定波长、可变波长、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DAD可以同时检测多个波长的光,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2. 荧光检测器 (Fluorescence Detector):
- 原理: 基于某些物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后,会发射出更长波长的光的现象(荧光)。检测器测量发射光的强度来定量物质。
-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具有荧光特性的化合物,灵敏度高,选择性好,但适用范围较UV-Vis窄。
3. 示差折光检测器 (Refractive Index Detector, RI):
- 原理: 基于不同物质具有不同折射率的原理。检测器测量样品池中溶液的折射率变化来定量物质。
- 适用范围: 通用型检测器,可以检测几乎所有物质,但灵敏度较低。
流式细胞仪
流式细胞仪利用光学检测技术对单个细胞进行快速分析,其主要利用以下光学检测技术:
1. 光散射:
- 前向散射光 (FSC): 细胞大小和形态的体现。激光照射细胞后,绕过细胞向前散射的光被检测器收集。FSC强度与细胞大小成正比。 简单理解:影子越大,物体越大。
- 侧向散射光 (SSC): 细胞内部颗粒度和复杂性的指标。激光照射细胞后,与激光束垂直方向散射的光被检测器收集。SSC强度与细胞内部颗粒度、细胞核形状及细胞膜粗糙度等因素有关。
2. 荧光:
- 原理: 使用荧光染料标记细胞的特定成分(如DNA、蛋白质、细胞器等)。当激光激发这些荧光染料时,它们会发射特定波长的光,被检测器收集并转化为电信号。
3. 光学滤光片:
- 作用: 流式细胞仪使用各种光学滤光片来选择性地透过特定波长的光,例如激发光滤光片和发射光滤光片。 这可以确保只有目标荧光信号被检测到,从而提高检测的特异性和灵敏度。
临床血液学检验仪器
1. 血细胞分析仪:
- 技术: 主要采用阻抗法、光散射法和流式细胞术。其中,光散射是重要的光学检测手段。
- 原理: 当激光束照射到单个细胞时,会发生散射。散射光的强度和角度与细胞的大小、颗粒度和内部结构等特性相关。通过检测不同角度的散射光信号,可以区分和计数不同类型的血细胞(例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
2. 血液凝固分析仪:
- 技术: 比浊法、比色法。
- 原理: 比浊法通过检测凝血过程中光透过率的变化来判断凝血时间。当血液开始凝固时,浊度增加,光透过率降低。比色法则通过检测特定波长的光吸收来定量凝血因子或相关物质的含量,通常需要加入显色剂。
3. 血液流变分析仪:
- 技术: 一些血液流变分析仪会用到激光散射技术。
- 原理: 通过检测激光照射血液后散射光的强度和变化,可以分析红细胞聚集性、变形能力等流变特性。
4. 血小板聚集仪:
- 技术: 主要采用光透射比浊法。
- 原理: 当血小板发生聚集时,光透过率会增加。通过监测光透过率的变化,可以评估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仪器名称 | 光学检测技术 | 检测原理 |
---|---|---|
血细胞分析仪 | 光散射、荧光检测 | 散射光强度和角度反映细胞大小、颗粒度和结构;荧光信号指示细胞类型 |
血液凝固分析仪 | 比浊法、比色法 | 浊度变化反映凝血过程;光吸收反映凝血因子含量 |
血液流变分析仪 | 激光散射 | 散射光变化反映红细胞聚集性和变形能力 |
血小板聚集仪 | 光透射比浊法 | 光透过率变化反映血小板聚集程度 |
临床尿液检验仪器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利用反射光度法或透射光度法来检测尿液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其核心部件是多层膜试剂条,试剂条上包含多个反应区,每个反应区对应一种待测物。当尿液与试剂条接触后,会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导致反应区颜色发生变化。仪器通过测量反应区颜色变化引起的光信号变化来定量分析待测物的浓度。
- 反射光度法: 光源照射到试剂条反应区,一部分光被吸收,一部分光被反射。仪器检测反射光的强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反射光的强度与待测物浓度呈负相关。
- 透射光度法: 光线穿过试剂条反应区,仪器检测透射光的强度。透射光的强度与待测物浓度也呈负相关。
自动生化分析仪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系统核心是分光光度法,主要基于朗伯-比尔定律。该定律表明,当一束特定波长的光通过含有待测物质的溶液时,光的吸光度与物质的浓度和光路长度成正比。
自动生化分析仪主要使用以下几种光学检测技术:
-
吸收光谱法: 仪器会发出特定波长的光,测量光穿过样品后被吸收的量。通过与标准品的吸光度比较,就可以计算出样品中待测物质的浓度。
-
浊度法: 测量样品对光的散射程度。当样品中存在颗粒或沉淀时,会使光发生散射,从而降低透光率。通过测量透光率的变化,可以间接反映样品中颗粒物质的含量。
-
荧光法: 某些物质在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后,会发射出波长更长的荧光。荧光法灵敏度高,适用于检测低浓度的物质。
-
化学发光法: 某些化学反应会发光,化学发光法测量的就是这种光的发光强度。
临床免疫学检验仪器
1. 免疫荧光分析仪器:
- 具体光学检测技术: 荧光显微镜技术,流式细胞术。
- 检测原理: 利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与待测抗原结合,然后通过激发荧光基团发出荧光,检测荧光的强度或分布来定量或定性分析待测物。例如,激发FITC (异硫氰酸荧光素) 发出绿色荧光。
2. 散射比浊分析仪器:
- 具体光学检测技术: 浊度测定法,散射光浊度测定法。
- 检测原理: 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使反应溶液出现浊度或散射光增强。通过测量透射光或散射光的强度变化来定量分析待测物浓度。
3. 酶免疫分析仪器:
- 具体光学检测技术: 分光光度法,酶标仪。
- 检测原理: 利用酶标记的抗体或抗原进行免疫反应,然后加入酶的底物,酶催化底物发生显色反应,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吸光度的变化来定量分析待测物浓度。例如,辣根过氧化物酶 (HRP) 催化底物生成有色产物。
4.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
- 具体光学检测技术: 光电倍增管 (PMT) 检测发光强度。
- 检测原理: 利用化学发光物质标记的抗体或抗原进行免疫反应,反应过程中标记物发出光子,通过光电倍增管检测光信号的强度来定量分析待测物浓度。例如,吖啶酯类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发光。
仪器类型 | 光学检测技术 | 检测原理 |
---|---|---|
免疫荧光分析仪器 | 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 | 检测荧光标记物发出的荧光 |
散射比浊分析仪器 | 浊度测定法,散射光浊度测定法 | 测量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浊度或散射光变化 |
酶免疫分析仪器 | 分光光度法 | 测量酶催化底物显色反应的吸光度变化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器 | 光电倍增管检测发光强度 | 测量化学发光物质发出的光强度 |
自动化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
自动化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系统中,光学技术主要用于检测微生物的生长及其对不同抗生素的反应。系统通过光学方法监测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的浊度或颜色变化,从而判断其生长情况和对药物的敏感性。
具体使用的光学检测技术及其原理如下:
-
浊度法: 系统利用光源照射微生物培养液,并检测透射光或散射光的强度变化。微生物生长会导致培养液浊度增加,从而降低透射光强度或增加散射光强度。通过测量光强度变化,可以定量分析微生物的生长情况以及对药物的抑制程度。 常用的光学技术包括:
- 透射光测量: 检测穿过培养液的光强度。
- 散射光测量: 检测被微生物散射的光强度。
-
比色法: 一些系统利用比色法检测特定代谢产物或酶反应引起的培养液颜色变化。通过测量特定波长光的吸光度变化,可以判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性,以及对药物的反应。例如,一些药敏试验利用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来判断细菌对特定抗生素是否敏感。
-
荧光法: 一些系统会使用荧光标记的底物或探针来检测微生物的特定酶活性或代谢产物。通过测量荧光强度变化,可以判断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状态,以及对药物的反应。
常用即时检测仪器
1. 血糖测定仪:
- 反射光度法: 试纸上含有与葡萄糖发生特异性反应的试剂,反应后会产生颜色变化。血糖仪发出一束光照射在试纸上,然后测量反射光的强度。反射光的强度与血糖浓度成正比,通过预先设定的校准曲线就可以计算出血糖值。
2. 免疫分析仪:
- 光散射比浊法: 抗原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使溶液浊度增加,通过测量透射光或散射光的强度变化来定量分析。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中的测光: ELISA 常用的底物如TMB会在酶催化下显色,通过测量特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度来定量分析。常用 可见分光光度法 或特定波长的 光度计 进行检测。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抗原抗体反应过程中,标记物会发出光子,通过测量光子的数量来定量分析。
- 荧光免疫分析: 使用荧光物质标记抗原或抗体,当抗原抗体结合后,激发荧光物质发出荧光,通过测量荧光强度来定量分析。
仪器类型 | 光学检测技术 | 检测原理 |
---|---|---|
血糖测定仪 | 反射光度法/透射光度法 | 测量试纸反射/透射光强度,其变化与血糖浓度相关 |
免疫分析仪 | 光散射比浊法 | 测量免疫复合物引起的溶液浊度变化 |
可见分光光度法/光度计 | 测量显色反应产物的吸光度 | |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测量抗原抗体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光子数量 | |
荧光免疫分析 | 测量荧光标记物的荧光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