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高速缓存概念
-
在计算机在执行程序时,以指令为单位来执行,每条指令都是在CPU中执行的,而执行指令过程中,势必涉及到数据的读取和写入。
-
由于程序运行过程中的临时数据是存放在主存(物理内存)当中的,这时就存在一个问题,由于CPU执行指令的速度很快,而从内存读取数据和向内存写入数据的过程相对很慢,因此如果任何时候对数据的操作都要通过和内存的交互来进行,会大大降低指令执行的速度。因此就引入了高速缓存。
-
特性:缓存(Cache memory)是硬盘控制器上的一块内存,是硬盘内部存储和外界接口之间的缓冲器。
高速缓存作用呢?
-
预读取
相当于提前加载,猜测你可能会用到硬盘相邻存储地址的数据,它会提前进行加载到缓存中,后面你需要时,CPU就不需要去硬盘读取数据,直接读取缓存中的数据传输到内存中就OK了,由于读取缓存的速度远远高于读取硬盘时磁头读写的速度,所以能够明显的改善性能。
-
对写入动作进行缓存
硬盘接到写入数据的指令之后,并不会马上将数据写入到盘片上,而是先暂时存储在缓存里,然后发送一个“数据已写入”的信号给系统,这时系统就会认为数据已经写入,并继续执行下面的工作,而硬盘则在空闲(不进行读取或写入的时候)时再将缓存中的数据写入到盘片上。
-
换到应用程序层面也就是,当程序在运行过程中,会将运算需要的数据从主存复制一份到CPU的高速缓存当中,那么CPU进行计算时就可以直接从它的高速缓存读取数据和向其中写入数据,当运算结束之后,再将高速缓存中的数据同步到主存当中。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下面的这段代码:
i = i + 1;
-
当线程执行这个语句时,会先从主存当中读取i的值,然后复制一份到高速缓存当中,然后CPU执行指令对i进行加1操作,然后将数据写入高速缓存,最后将高速缓存中i最新的值刷新到主存当中。
-
这个代码在单线程中运行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在多线程中运行就会有问题了(存在临界区)。在多核CPU中,每条线程可能运行于不同的CPU中,因此每个线程运行时有自己的高速缓存区(对单核CPU来说,其实也会出现这种问题,只不过是以线程调度的形式来分别执行的)。
比如有两个线程像下列执行顺序:
- 线程一执行
i = i + 1
,线程二执行var = i
- 线程二此时去主存中获取变量
i
,线程一只是在高速缓存中更新了变量,还未将变量i
写会主存 - 线程二读到的
i
不是最新值,此时多线程导致数据不一致
类似上面这种情况即为缓存一致性问题。读写场景、双写场景都会存在缓存一致性问题,但读读不会。前提是需要在多线程运行的环境下,并且需要多线程去访问同一个共享变量。
这里的共享又可以回到上文中,即为上面所说,他们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的高速缓存区,但是都是从同一个主存同步获取变量。
那么这种问题应该怎样解决呢?
解决缓存不一致问题(硬件层面)
- 总线加锁模式
- 由于CPU在执行命令和其他组件进行通信的时候都需要通过总线,倘若对总线加锁的话,线程一执行
i = i + 1
整个命令过程中,其他线程是无法访问主存的。 - 优缺只有一个,可以解决本问题;缺点的话除了优点全是缺点,效率低,成本高·····(谁也不会让一个主存同时只能干一件事)
- 由于CPU在执行命令和其他组件进行通信的时候都需要通过总线,倘若对总线加锁的话,线程一执行
- 缓存一致性协议
- 协议可以保证每个缓存中使用的共享变量的副本是一致的,原理:CPU对主存中的共享变量有写入操作时,会立即通知其他CPU将该变量缓存行置为无效状态。其他CPU发现该变为无效状态时,就会重新去主存中读取该变量最新值。
- 优点就是可以解决问题,读多写少效率还OK;缺点就是实现繁琐,较耗费性能,在对于写多的场景下效率很不可观
问题:线程为什么会不安全?
答:共享资源不能及时同步更新,归根于 分时系统 上下文切换时 指令还未执行完毕 (没有写回结果) 更新异常
引入并解释并发编程特性
众所周知现在的互联网大型项目,都是采用分布式架构同时具有其“三高症状”,高并发、高可用、高性能。高并发为其中最重要的特性之一,在高并发场景下并发编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并发编程的特性为原子性、可见性、有序性。
原子性指的是一个或多个操作要么全部执行成功要么全部执行失败,期间不能被中断,也不存在上下文切换,线程切换会带来原子性的问题。
-
变量赋值问题:
-
b 变量赋值的底层字节码指令被分为两步:第一步先定义 int b;第二步再赋值为 10。
-
两条指令之间不具有原子性,且在多线程下会发生线程安全性问题
int b = 10;
-
可见性指的是当前线程对共享变量的修改对其他线程来说是可见的。以下案例中假设不会出现多线程原子性问题(比如多个线程写入覆盖问题等),即保证一次变量操作底层执行指令为原子性的。
例如上述变量在读写场景下,不能保证其可见性,导致写线程完成修改指令时但为同步到主存中,读线程并不能获得最新值。这就是对于B线程来说没有满足可见性。
-
案例解析:final关键字
-
final 变量可以保证其他线程获取的该变量的值是唯一的。变量指成员变量或者静态变量
-
b 变量赋值的底层字节码指令被分为两步:第一步先定义 int b;第二步再赋值为 10
final a = 10; int b = 10;
-
final修饰的变量在其指令后自动加入了写屏障,可以保证其变量的可见性
-
a 可以保证其他线程获取的值唯一;b 不能保证其他线程获取到的值一定是 10,有可能为 0。
-
读取 final 变量解析 :
- 不加 final 读取变量时去堆内存寻找,final 变量是在栈空间,读取速度快
- 读取 final 变量时,直接将其在栈中的值复制一份,不用去 getstatic ,性能得到提升
- 注意:不是所有被 final 修饰的变量都在栈中。当数值超过变量类型的 MAX_VALUE 时,将其值存入常量池中
- 读取变量的速度:栈 > 常量池 > 堆内存
-
-
final 可以加强线程安全,而且符合面向对象编程开闭原则中的close,例如子类不可继承、方法不可重写、初始化后不可改变、非法访问(如修饰参数时,该参数为只读模式)等
有序性指的是程序执行的顺序按照代码的先后顺序执行。
在Java中有序性问题会时常出现,由于我们的JVM在底层会对代码指令的执行顺序进行优化(提升执行速度且保证结果),这只能保证单线程下安全,不能保证多线程环境线程安全,会导致指令重排发生有序性问题。
案例:排名世界第一的代码被玩坏了的单例模式
DCL(double checked):加入 volatile 保证线程安全,其实就是保证有序性。
上代码:其中包括了三个问题并且有详细注释解释。(鸣谢itheima满一航老师)
- 为什么加入 volatile 关键字?
- 对比实现3(给静态代码块加synchronized) 说出这样做的意义?
- 为什么要在这里加空判断,之前不是判断过了吗?
final class SingletonLazyVolatile {
private SingletonLazyVolatile() { }
// 问题1:为什么加入 volatile 关键字?
// 答: 防止指令重排序 造成返回对象不完整。 如 TODO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LazyVolatile INSTANCE = null;
// 问题2:对比实现3(给静态代码块加synchronized) 说出这样做的意义?
// 答:没有锁进行判断、效率较高
public static SingletonLazyVolatile getInstance() {
if (INSTANCE != null) {
return INSTANCE;
}
// 问题3:为什么要在这里加空判断,之前不是判断过了吗?
// 答:假入t1 先进入判断空成立,先拿到锁, 然后到实例化对象这一步(未执行)
// 同时 线程 t2 获取锁进入阻塞状态,若 t1 完成创建对象后,t2 没有在同步块这进行判空,t2 会再新创建一个对象,
// 导致 t1 的对象被覆盖 造成线程不安全。
synchronized (SingletonLazyVolatile.class) { // t1
if (INSTANCE != null) {
return INSTANCE;
}
INSTANCE = new SingletonLazyVolatile(); // t1 这行代码会发生指令重排序,需要加入 volatile
// 如:先赋值指令INSTANCE = new SingletonLazyVolatile,导致实例不为空,下一个线程会判空失败直接返回该对象
// 但是构造方法()指令还没执行,返回的就是一个不完整的对象。
return INSTANCE;
}
}
}
通过对并发编程的三要素介绍,也就是说,要想并发程序正确地执行,必须要保证原子性、可见性以及有序性。只要有一个没有被保证,就有可能会导致程序运行不正确。
补充volatile知识:
-
volatile
只保证可见性(多线程下对变量的修改是可见的)、有序性(禁止进行指令重排序) -
volatile 的底层实现原理是内存屏障(内存栅栏),Memory Barrier(Memory Fence),内存屏障会提供3个功能:
- 它确保指令重排序时不会把其后面的指令排到内存屏障之前的位置,也不会把前面的指令排到内存屏障的后面;即在执行到内存屏障这句指令时,在它前面的操作已经全部完成
- 它会强制将对缓存的修改操作立即写入主存
- 如果是写操作,它会导致其他CPU中对应的缓存行无效
-
volatile
修饰之后的变量会加入读写屏障-
写屏障(sfence):保证在该屏障之前的,对共享变量的改动,都同步到主存当中
-
读屏障(lfence):保证在该屏障之后的, 对共享变量的读取,加载的是主存中的最新数据
-
对 volatile 变量的写指令后会加入写屏障
-
对 volatile 变量的读指令前会加入读屏障
-
关于volatile
的用途像两阶段终止、单例双重锁等等:
两阶段终止--volatile
@Log
public class TwoPhaseStop {
// 监控线程
private Thread monitorThread;
// 多线程共享变量 单线程写入(停止线程) 多线程读取 使用 volatile
private volatile boolean stop = false;
// 启动监控线程
public void start() {
monitorThread = new Thread(() -> {
log.info("开始监控");
while (true) {
log.info("监控中");
Thread currentThread = Thread.currentThread();
if (stop) {
log.info("正在停止");
break;
}
try {
log.info("正常运行");
Thread.sleep(5000);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 sleep出现被打断异常后、被打断后会清除打断标记
// 需要重新打断标记
currentThread.interrupt();
}
}
log.info("已停止");
},"monitor");
monitorThread.start();
}
// 停止监控线程
public void stop() {
stop = true;
monitorThread.interrupt();
}
}
·
·
·
·
下篇预告:synchronized 和 volatile 区别和底层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