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C语言介绍

第一节 C语言介绍

  • 1.1 什么是计算机程序
    • 一组计算机能识别和执行的指令集,每一条指令可以让计算机执行特定的操作。计算机会自动执行各条指令,有条不紊的进行工作。
  • 1.2 什么是计算机语言
    • 计算机和人都能识别的语言。
    • 计算机语言的发展阶段:机器语言、符号语言、高级语言。
      • 机器语言:计算机能直接识别和接受的二进制代码称为机器指令。
        • 机器指令的集合就是计算机的机器语言,例如:101011000011。
        • 计算机工作是基于二机制,计算机只能识别和接收由0和1组成的指令。
        • 机器语言的缺点:与人的习惯语言差距大、难记、难写、难检查、难修改、难推广。
      • 符号语言:计算机并不能直接识别和执行符号语言的指令,需要用一种汇编程序的软件把符号语言的指令转换为机器指令。
        • ADD代表加,SUB代表减。 例如:ADD A,B
        • 符号语言的缺点:通用性差,也称为低级语言。
      • 高级语言:接近人们习惯使用的自然语言和数学语言,高级语言不能被计算机直接识别,需要一个称为编译器的软件将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源程序)转换为机器指令的程序(目标程序),然后让计算机执行机器指令程序。
        •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nWUbwQlx-1585636887907)(E:\workspace\TyporaProjects\C笔记\网易-C程序设计第四版\images\第一章\1-2-高级语言的发展阶段.png)]
    • 1.3 C语言的发展历史
      • C语言诞生于美国的贝尔实验室,由D.M.Ritchie以B语言为基础发展而来,在它的主体设计完成后,Thompson和Ritchie用它完全重写了UNIX,且随着UNIX的发展,C语言也得到了不断的完善。为了利于C语言的全面推广,许多专家学者和硬件厂商联合组成了C语言标准委员会,并在之后的1989年,诞生了第一个完备的C标准,简称“C89”,也就是“ANSI C”,截至2020年,最新的C语言标准为2017年发布的 “C17”。
      • C语言之所以命名为C,是因为 C语言源自Ken Thompson发明的B语言,而 B语言则源自BCPL语言。
      • 1967年,剑桥大学的Martin Richards对CPL语言进行了简化,于是产生了BCPL(Basic Combined Programming Language)语言。
      • 20世纪60年代,美国AT&T公司贝尔实验室(AT&T Bell Laboratory)的研究员Ken Thompson闲来无事,手痒难耐,想玩一个他自己编的,模拟在太阳系航行的电子游戏——Space Travel。他背着老板,找到了台空闲的机器——PDP-7。但这台机器没有操作系统,而游戏必须使用操作系统的一些功能,于是他着手为PDP-7开发操作系统。后来,这个操作系统被命名为——UNIX。
      • 1970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Ken Thompson,以BCPL语言为基础,设计出很简单且很接近硬件的B语言(取BCPL的首字母)。并且他用B语言写了第一个UNIX操作系统。
      • 1971年,同样酷爱Space Travel的Dennis M.Ritchie加入了Thompson的开发项目,合作开发UNIX。他的主要工作是改造B语言,使其更成熟。
      • 1972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 D.M.Ritchie 在B语言的基础上最终设计出了一种新的语言,他取了BCPL的第二个字母作为这种语言的名字,这就是C语言。
      • 1973年初,C语言的主体完成。Thompson和Ritchie用它完全重写了UNIX。随着UNIX的发展,C语言自身也在不断地完善。直到2020年,各种版本的UNIX内核和周边工具仍然使用C语言作为最主要的开发语言,其中还有不少继承Thompson和Ritchie之手的代码。
      • 在开发中,他们还考虑把UNIX移植到其他类型的计算机上使用。C语言强大的移植性(Portability)在此显现。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都不具有移植性,为x86开发的程序,不可能在Alpha、SPARC和ARM等机器上运行。而C语言程序则可以使用在任意架构的处理器上,只要那种架构的处理器具有对应的C语言编译器和库,然后将C源代码编译、连接成目标二进制文件之后即可运行。
      • 1977年,Dennis M.Ritchie发表了不依赖于具体机器系统的C语言编译文本《可移植的C语言编译程序》。
      • C语言继续发展,在1982年,很多有识之士和美国国家标准协会为了使这个语言健康地发展下去,决定成立C标准委员会,建立C语言的标准。委员会由硬件厂商、编译器及其他软件工具生产商、软件设计师、顾问、学术界人士、C语言作者和应用程序员组成。1989年,ANSI发布了第一个完整的C语言标准——ANSI X3.159—1989,简称“C89”,不过人们也习惯称其为“ANSI C”。C89在1990年被国际标准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一字不改地采纳,ISO官方给予的名称为:ISO/IEC 9899,所以ISO/IEC9899: 1990也通常被简称为“C90”。
      • 1999年,在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正和完善后,ISO发布了新的C语言标准,命名为ISO/IEC 9899:1999,简称“C99”。
      • 在2011年12月8日,ISO又正式发布了新的标准,称为ISO/IEC9899: 2011,简称为“C11”。

第二节 简单的C程序分析

  • 1.4 最简单的C程序举例

  • # include <stdio.h>			//编译预处理指令
    int main() 					//定义主函数,程序总是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
    {							//函数开始标志
        printf("Hello world !\n");//输出指定的一行信息,分号是一行代码结束标志
        return 0;				//函数执行完毕时返回函数值0
    }							//函数结束标志
  • 注释:用来对代码进行解释说明。在程序进行编译时,会将注释替换成空格。

    • //:单行注释
    • /* 块式注释
    • ​ 内容可以分多行,也可以一行
    • */

第三节 运行程序的步骤及程序设计任务

  • 1.5 C程序制作过程
      1. 上机输入和编辑源程序,生成一个.c后缀的文件。
      1. 对源程序进行编译,先用C编译系统提供的”预处理器“对程序中的预处理指令进行编译预处理。编译时会检查代码有无语法错误,无错误时,会把源程序转换为二进制形式的目标程序,生成一个.obj文件。
      2. 进行连接处理,一个程序可能包含若干个源程序文件,而编译是以源程序文件为对象的,一次编译只能得到与一个源程序文件相对应的目标文件(也称目标模块),它只是程序的一部分。必须把所有的编译后得到的目标模块连接装配起来,再与函数库相连接成一个整体,生成一个可供计算机执行的目标程序,称为可执行程序,windows系统中为.exe,linux系统中为.out文件。
      3. 运行可执行程序,得到运行结果。
  • 1.6 程序设计的任务
    • 问题分析

    • 设计算法

    • 编写程序

    • 对源程序进行编辑、编译和连接

    • 运行程序,分析结果

    • 编写程序文档

    • 设计算法

    • 编写程序

    • 对源程序进行编辑、编译和连接

    • 运行程序,分析结果

    • 编写程序文档

  • 1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