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恩达深度学习课程心得

心得1:深度学习内的矢量化(vectorization)

在上这门课之前,我从没有意识到一个神经网络可以不用for循环来搭建。吴恩达很好地传达了矢量化代码设计的重要性。在作业中,他还提供了一个标准化的矢量代码设计样本,这样你就可以很方便的应用到自己的应用中了。

心得2:DNN的深层理解

在第一个课程中,我学会了用NumPy库实现前向和反向传播过程,我因而对诸如TensorFlow和Keras这些高级别框架的内部工作机理产生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吴恩达通过解释计算图(comptation graph)背后的原理,让我懂得TensorFlow是如何执行“神奇的优化”的。

心得3:为什么需要深度表征(Deep Representations)

吴恩达对DNN‘s的分层方面有着直观的理解。比如,在面部识别方面,他认为先前的分层用于将脸部边缘分组,后续的分层将这些分好的组形成五官(如鼻子、眼睛、嘴等等),再接下来的分层把这些器官组合在一起用以识别人像。他还解释了回路理论(circuit theory),即存在一些函数,需要隐藏单元的指数去匹配浅层网络的数据。可以通过添加有限数量的附加层来简化这个指数问题。

心得4:处理偏差(bias)和方差(variance)的工具

吴教授解释了识别和修缮偏差和方差相关问题的步骤。下图显示了解决这些问题系统性的方法。


心得5:正则化的直观解释

为什么向成本函数中加入一个惩罚项会降低方差效应?在上这门课之前我对它的直觉是它使权重矩阵接近于零,从而产生一个更加“线性”的函数。吴教授则给出了另一个关于tanh激活函数的解释。他认为更小的权重矩阵产生更小的输出,这些输出集中围绕在tanh函数的线性区域。


心得6:逼近贝叶斯最优误差

吴恩达解释了在某些应用中,人类水平的表现如何被用作贝叶斯误差的代表。例如,对于诸如视觉和音频识别的任务,人的水平误差将非常接近贝叶斯误差。这可以让你的团队量化你的模型中可以避免的偏差。没有贝叶斯误差等基准,将很难理解网络中的方差和可避免的偏差问题。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