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最初的应用是基于单片机的
Ready System开发出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商用嵌入式实时内核(VTRX32)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剪,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SOC(System on Chip):片上系统——在单芯片上集成了数字信号处理器、微控制器、存储器、数据转换器、接口电路等电路模块,可以直接实现信号的采集、转换、存储、处理等功能,其中知识产权核设计是SOC设计的基础
IP核是指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具体、接口规范、可在多个集成电路设计中重复使用的功能模块,是实现系统芯片(SOC)的基础
IP核3个程度的设计:行为、结构、物理
行为——软核
结构——固核
物理——硬核嵌入式系统的特点:系统内核小、专用性强、系统精简、高实时性、多任务性、有专门的开发工具和环境
嵌入式系统的组成:硬件层、中间层、系统软件层、应用软件层
中间层(板级支持包,BSP,Board Support Package):将系统的上层软件和底层硬件分离开来,使得系统的底层驱动程序与硬件无关
板级支持包的特性:硬件相关性和操作系统相关性
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初始化:
- 片级初始化:完成CPU的初始化
- 板级初始化:完成CPU以外的其他硬件设备的初始化
- 系统级初始化:完成软件初始化
设备驱动程序:就是一组库函数,用来对硬
嵌入式系统知识点整理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4-14 10:13:43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