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备份方式对比:传统备份、CDP备份和CDM备份

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备份方式主要有三种:传统备份、CDP(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连续数据保护)备份和CDM(Copy Data Management数据副本管理)备份,三种备份方式的对比分析如下:

      1. 应用数据的获取

1、传统备份系统:

备份数据的获取方式:在目标主机安装客户端,通过客户端软件对接目标应用的备份接口来定期获取数据进行保护;

备份数据一致性方面:由于是通过应用的备份接口获取数据,能够确保应用数据的一致性;

获取数据格式:备份数据非原始格式;

备份架构:LAN备份、SAN备份都支持

2、CDP类备份系统:

备份数据的获取方式:在目标主机安装客户端,通过客户端软件实现对磁盘扇区数据块持续的监控,连续捕获数据变化,将变化后的数据进行定时或准实时保护,最终形成对目标主机的磁盘镜像备份;

备份数据一致性方面:由于备份客户端软件通过持续监控磁盘扇区数据块的变化,不考虑应用、不通过应用的备份接口获取数据;备份数据存在应用数据不一致的可能,业务量不大或备份周期长的情况下一致性可能性大;通常是整机进行备份,不仅仅是备份目标应用,备份存储占用空间比较大;

备份数据格式:备份数据是原始格式

备份架构:LAN备份、SAN备份都支持

3、CDM类备份系统:

备份数据的获取方式:在目标主机安装客户端,通过客户端软件对接目标应用的备份接口,结合CBT(Changed Block Tracking)块修改追踪技术获取增量数据,实现对目标应用的数据保护;不同的应用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备份数据一致性方面:由于是通过应用的备份接口或者快照方式获取数据,能够确保应用数据的一致性;

备份数据格式:备份数据是原始格式

备份架构:LAN备份、SAN备份都支持

基于以上各类备份系统的特点小结如下:

(1)备份数据的获取方式:传统备份和CDM备份数据获取方式一致,通过应用的备份接口完成;

(2)备份数据一致性方面:基本上都是可以保证的,CDP类可能存在一定概率问题;

(3)备份数据格式:CDP和CDM可以保证数据格式同原数据格式一致,这是有好处的,在备份数据的恢复、有效利用方面就体现出来了;传统备份软件备份数据格式同原数据格式不一致;

(4)在目标主机的资源占用方面:由于CDP类备份系统是持续的对磁盘扇区数据块的变化进行监控,相对的对备份目标主机的资源占用较高,高峰期业务压力大的系统不建议使用CDP类备份,传统备份和CDM备份对目标主机的资源占用可忽略不计;

(5)一台备份系统所能保护的目标主机数量方面:由于CDP采用持续监控的方式,可以实现准实时备份,因此对于CDP设备的性能要求也高,通常一台CDP类所能保护的业务系统不能太多,建议3~5台应用服务器,。

(6)备份一体机存储容量方面:由于CDP采用持续监控的方式,可以实现准实时备份,因此对于CDP一体机的存储容量占用最高,一般建议备份周期不超过7天;传统备份备份策略为全备加上增倍的方式,由于需要定期进行全备,占用备份一体机存储容量也较高,一般不超过1个月时间;而CDM备份采用永久增量备份的原理,一般建议备份数据保存3个月以上,而占用备份一体机存储容量也是非常小,一般不会超过2倍目标主机容量。

      1. 备份策略采用的备份方式

1、传统备份系统:针对大数据量的备份,为了平衡备份效率和备份时间,通常会选择全量+增量方式;比如每周日全量备份,周一至周六增量备份等等;

2、CDP类备份系统:首次完全备份,后续的备份采用永久增量的备份方式;通过客户端的持续监控磁盘扇区数据块变化情况获取增量数据,增量备份数据在备份服务器端进行逻辑上的融合,形成一个全量数据备份点;

3、CDM类备份系统:首次完全备份,后续的备份采用永久增量的备份方式;通过CBT(Changed Block Tracking)等块修改追踪技术获取增量数据,在备份期间将增量数据通过应用和之前的全量数据进行合成,形成新的全量备份;逻辑上每一个备份点都是一个全量数据;

      1. 备份数据的恢复

1、传统备份系统:当业务系统数据需要恢复时,传统备份系统需要做Restore的动作,大数据量的情况下,Restore耗时较长;

2、CDP类备份系统:当业务系统数据需要恢复时,由于数据格式同原数据格式一致,通常直接挂载或者在自己内部形成虚拟机打开,再抽取所需数据恢复业务系统;

3、CDM类备份系统:当业务系统数据需要恢复时,由于数据格式同原数据格式一致,通常直接挂载至原主机或者应急主机环境启用业务系统,再抽取所需数据恢复业务系统,针对Oracle、达梦等具有归档日志的数据库系统,CDM系统结合数据库的日志可以恢复到任意时间点;

      1. 备份数据的使用

1、数据归档存放方面:传统备份数据的使用涉及到Restore的动作,耗时较长,一般选择合适的存储介质(如磁带等)用于数据归档;当然CDP和CDM类也有相应的解决方法来归档数据;

2、数据开发测试方面:CDP和CDM类备份系统的备份数据格式同原数据格式一致,理论上都可以用来搭建开发测试环境;

CDP可以通过在内部生成业务主机的虚拟机形式来临时满足开发测试需求,针对大批量的测试开发需求,受限于自身的资源需求,一般不能满足开发测试要求;

CDM类备份系统通过挂载方式将备份数据直接挂载至开发测试主机(或者CDM备份一体机里自带的虚拟机),以搭建开发测试环境,用户需要准备开发测试环境,存储空间由CDM备份系统提供;

3、数据应急恢复方面:CDP和CDM类备份系统的备份数据格式同原数据格式一致,当业务系统Down机时,是可以作为业务系统的应急系统使用,快速的恢复业务对外服务;通常CDP类备份系统会通过在内部形成虚拟机的形式启用业务系统,由于虚拟机的资源限制,一般是不能满足繁忙业务的应急需要的;CDM类备份系统自身提供的虚拟机的资源也是限制的,一般是不能满足繁忙业务的应急需要的,但是CDM系统可将备份数据挂载给第三方主机,就可以满足数据应急恢复的需求;

      1. 异地容灾的支持

1、传统备份、CDP和CDM备份系统都有自己的异地容灾同步机制,满足备份数据的异地容灾需求;

2、数据的同步传输方面都有相应的机制实现增量数据传输,减少对数据同步网络的要求;

      1. 业务连续性

传统备份,受限于备份数据不能直接挂载使用,在业务连续性方面考虑,比较弱势;但是由于其历史积淀的原因,技术稳定,当前的客户众多;同时相应的厂商也意识到自己存在的短板,都在基于自身的产品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以期实现相关业务的即时恢复(Instance Recover)。

CDP和CDM类备份系统,其优势是备份数据格式同原数据格式一致,能够快速的恢复业务,在业务连续性方面,优势明显;受限于CDP的资源占用、技术实现的复杂程度,目前看单独依靠CDP技术的备份系统不多。

  • 0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CDM(Continuous Data Protection)和CDP(Continuous Data Backup)都是数据备份的技术,用于保护数据免受意外损失和灾害性事件的影响。 CDM是一种实时数据保护技术,它能够对数据的变化进行连续监控,并将这些变化的副本保存在备份设备中。与传统的周期性备份不同,CDM不需要等待备份周期的结束,而是实时地保护数据。这意味着在任何时间点,即使是最新的数据也能够被还原,从而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数据保护。 相比之下,CDP则更加强调备份的连续性。CDP备份视为一个连续的过程,而不是单独的时间点。它通过在源数据发生任何更改时立即捕捉并镜像这些更改,最大程度地减少了数据丢失的风险。与传统的周期性备份相比,CDP能够提供更短的恢复点目标(RPO)和恢复时间目标(RTO),从而大大提升了数据恢复的速度和可靠性。 CDMCDP备份技术都有其优点和适用场景。CDM适用于对数据实时性要求较高的环境,如金融交易、在线交易等,能够提供实时数据保护和恢复能力。而CDP则适用于对数据连续性要求较高的环境,如企业关键业务系统、数据库等,能够提供更短的数据恢复时间和更小的数据损失范围。 综上所述,CDMCDP备份技术是为了提高数据保护和恢复的能力而发展出来的。它们通过实时监控数据变化、连续备份数据的方式,为用户提供了更高级别的数据保护和恢复能力,以应对意外损失和灾害性事件的风险。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