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了一个Ted演讲《贫穷的本质是什么?》,之后在找相关资料的时候接触到了这本《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讲真,我是想脱贫才去看的这本书,但是读到中途的时候,我为自己那点私利和小心机惭愧不已,这不是一本带你脱贫的书!这不是一本带你脱贫的书!这不是一本带你脱贫的书!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但是读他!读他!读他!怎么有一种李佳琪即视感。好了不扯皮了,《贫穷的本质: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是一本从宏观的角度去解读贫穷的本质的书籍,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住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尔·杜弗洛合作的著作,这是一本探究穷人为什么无法摆脱贫穷的颠覆之作。

本书的两位作者阿比吉特•班纳吉和埃斯特•迪弗洛深入五大洲多个国家的穷人世界,调查贫困人群最集中的18个国家和地区,从穷人的日常生活、教育、健康、创业、援助、政府、NGO等生活的多个方面,详细解读了我们过去对贫穷和穷人的误解,以及穷人在做选择的时候会遇到的不友善,探寻贫穷真正的根源。
什么样的人是真正的穷人呢?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贫困线。按照美国的标准来说,每天消费只能控制在99美分以下的人就是穷人。贫困人群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多,比如社会文化有贬低穷人的习惯,文学作品经常把穷人描绘成又懒又馋的人,这样的误解会带来各种各样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我们的许多脱贫政策也是建立在误解之上的。
目录
第一部分:慈善的误区
穷人很难脱贫,主要是因为很多慈善组织的做法是建立在误解的基础上的,没有考虑到穷人真正面临的难题。我们将从饥饿、健康、教育、人口这四个方面来看穷人真正面临的难题,以及这些难题产生的原因。
1. 饥饿问题
很多扶贫政策,往往将贫穷和饥饿这两个词挂钩,认为穷人就是吃不饱饭的人。所以,这些政策会主张直接发粮食。但是,绝大多数人穷人并不是吃不饱饭,穷人面临的真正问题是没有办法获得全面的营养。这会影响到他们下一代的智商和前途,世代无法摆脱贫穷。
2. 健康问题
有观点认为只要我们在贫困国家加大公共领域的投资,预防疾病,就可以让穷人更健康。但真实的情况是,预防工作就算再便宜,穷人还是不会去做,他们只关心生病以后要花多少钱来治。到了治病的时候,穷人更喜欢那些要价高但只会开抗生素的医生,而不是选择真正有帮助的免费医疗服务。因为大多数穷人都不具备最基本的生理知识,他们听不懂医生的解释,而注射抗生素会让他们立刻感到好转。
3. 教育问题
我们一直以来都有一种错觉,认为穷人家的孩子不上学是因为没钱。事实上,在绝大多数国家,小学、甚至初中都是免费的,但还是有很多孩子不愿意上学。穷人的孩子不上学的原因有3:
- 原因一:学校教育质量低下。
- 原因二:很多家长不知道教育的好处,因为教育的回报往往是在十几年之后,这让很多家长看不到投资的价值,同时也不想放弃孩子现在能挣到的钱。
- 原因三:学校大多以培养精英为己任,很多孩子在起步阶段就因为赶不上进度而被放弃了,所以很多孩子不喜欢上学。
所以,在教育问题上,光建立学校、聘用教师是远远不够的。
4. 人口问题
有观点认为人口增长会让一个穷国变得更穷,因此,降低生育率会让穷人的境遇变好。很多发展中国家也有相关的人口政策,但是这并没能阻止穷人生更多的孩子。因为穷人一般都没有社会保险、退休金、养老金,对他们而言,孩子是养老送终的唯一希望。所以,他们会越穷越生,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