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8s的探针,资源清单运作原理

1.资源控制器

  1. 什么是控制器?
    Kubernetes中内建了很多controller (控制器) ,这些相当于一个状态机,用来控制Pod的具体状态和行为。
    Pod 的分类如下:
        1)自主式 Pod:Pod 退出了,此类型的 Pod 不会被创建
        2)控制器管理的 Pod:在控制器的生命周期里,始终要维持 Pod 的副本数目
  2. 常用控制器
    1)ReplicationController(副本控制器旧版本,目前基本不用了)
    2)ReplicaSet(新的副本控制器,我们现在都用这个)
    3)Deployment (是新一代用于Pod和ReplicaSet管理的对象)
    4)DaemonSet (DaemonSet 确保全部(或者某些)节点上运行一个 Pod 的副本,删除 DaemonSet 将会删除它创建的所有 Pod)
    5)StatefulSet (是用来管理有状态应用的工作负载 API 对象)
    6)Job/Cronjob (定时任务)
  3. 自主式Pod(单独定义一个pod,这个没有没有副本控制器管理,也没有对应deployment)
    # 自主式的pod: 单独定义一个pod,这个没有没有副本控制器管理,也没有对应deployment
    #init-pod.yaml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init-pod
      labels:
        app: my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app
        image: myapp:v1
      initContainers:
      - name: init-mydb
        image: myapp:v1

     

  4. RC&RS
    ReplicationController (RC)用来确保容器应用的副本数始终保持在用户定义的副本数,即如果有容器 异常退出,会自动创建新的Pod来替代;而如果异常多出来的容器也会自动回收.
    在新版本的Kubernetes中建议使用Replicaset来取代ReplicationController. ReplicaSet跟 ReplicationController没有本质的不同,只是名字不一样,并且ReplicaSet支持集合式的selector。使用yaml脚本单独创建如下:
    apiVersion: extensions/v1beta1
    kind: ReplicaSet
    metadata:
      name: frontend
    spec:
      replicas: 3
      selector:
        matchLabels:
          tier: frontend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tier: frontend
        spec:
          containers:
            - name: Java-nginx
              image: myapp:v1
              env:
                - name: GET_HOSTS_FROM
                  value: dns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注意:使用上面的yaml脚本创建RS之后,会存在3个pod,一个RS,但是没有deployment,那么没有deployment就没有办法做滚动更新,但是副本的数量是可以控制的。

  5. Deployment
    Deployment为Pod和ReplicaSet提供了一个声明式定义(declarative)方法,用来替代以前的 ReplicationController来方便的管理应用。
    典型的应用场景包括如下;
         1)定义Deployment来创建Pod和ReplicaSet
         2)滚动升级和回滚应用
         3)扩容和缩容
         4)暂停和继续Deploymen
    案例部署一个简单的Nginx应用:
    首选我们创建一个my-deployment.yaml文件:

    内容如下:
    apiVersion: extensions/v1beta1
    kind: Deployment
    metadata:
      name:  nginx-deployment
    spec:
      replicas: 3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nginx
        spec:
          containers:
            - name: nginx
              image: hub.harbor.com/library/myapp:v1
              env:
                - name: GET_HOSTS_FROM
                  value: dns
              ports:
                - containerPort: 80

    执行脚本:kubectl create -f my-deployment.yaml

    下面我们来看看deployment的滚动更新,由上面的脚本可知我们现在运行的容器对应的镜像版本是hub.harbor.com/library/myapp:v1,
    那么我们如何使用命令切换为hub.harbor.com/library/myapp:v2版本呢?
    命令:kubectl set image deployment 指定的deployment名称 容器名称=指定的image版本
    kubectl set image deployment nginx-deployment nginx=hub.harbor.com/library/myapp:v2

  6. 将上面的v2版本回滚到历史版本
    命令:kubectl rollout undo deployment deployment名称
  7. Deployment更新策略
    Deployment可以保证在升级时只有一定数量的Pod是down的。默认的,它会确保至少有比期望的 Pod数量少一个是up状态(最多一个不可用)。
    Deployment同时也可以确保只创建出超过期望数量的一定数量的Pod,默认的,它会确保最多比期望 的Pod数量多一个的Pod是up的(最多1个surge )
  8. DaemonSet
    创建一个my-daemonset.yaml文件:

    内容如下: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aemonSet
    metadata:
      name:  my-deamon
      namespace: default
      labels:
        app: daemonset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app: my-daemonset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app: my-daemonset
        spec:
          containers:
            - name: daemon-app
              image: hub.harbor.com/library/myapp:v1

    执行脚本:kubectl create -f my-daemonset.yaml

2.pod简介

Pod是kubernetes中你可以创建和部署的最⼩也是最简的单位。 ⼀个Pod代表着集群中运⾏的⼀个 进程。 Pod中封装着应⽤的容器(有的情况下是好⼏个容器) , 存储、 独⽴的⽹络IP, 管理容器如何 运⾏的策略选项。 Pod代 表着部署的⼀个单位: kubernetes中应⽤的⼀个实例, 可能由⼀个或者多个 容器组合在⼀起共享资源。 在Kubrenetes集群中Pod有如下两种使⽤⽅式:

  1. ⼀个Pod中运⾏⼀个容器。 “每个Pod中⼀个容器”的模式是最常⻅的⽤法; 在这种使⽤⽅式 中, 你可以把Pod想象成是单个容器的封装, kuberentes管理的是Pod⽽不是直接管理容 器。
  2. 在⼀个Pod中同时运⾏多个容器。 ⼀个Pod中也可以同时封装⼏个需要紧密耦合互相协作的容 器, 它们之间共享资源。 这些在同⼀个Pod中的容器可以互相协作成为⼀个service单位—— ⼀个容器共享⽂件, 另⼀个“sidecar”容器来更新这些⽂件。 Pod将这些容器的存储资源作为 ⼀个实体来管理

每个Pod都是应⽤的⼀个实例。 如果你想平⾏扩展应⽤的话(运⾏多个实例) , 你应该运⾏多个 Pod, 每个Pod都是⼀个应⽤实例。 在Kubernetes中, 这通常被称为replication。

服务如何部署:

  • 建议一个pod中部署一个容器(通常情况下都是这样的)
  • 有一些业务上紧密耦合的服务,可以部署在一个容器,通信效率比较高。

3.Pod Phase

Pod 的 status 属性是一个 PodStatus 对象,拥有一个 phase 字段。它简单描述了 Pod 在其生 命周期的阶段。

  1. Pending
    Pod 已被 Kubernetes 接受,但尚未创建一个或多个容器镜像。这包括被调度之 前的时间以及通过网络下载镜像所花费的时间,执行需要一段时间。
  2. Running
    Pod 已经被绑定到了一个节点,所有容器已被创建。至少一个容器正在运行,或 者正在启动或重新启动。
  3. Succeeded
    所有容器成功终止,也不会重启。
  4. Failed
    所有容器终止,至少有一个容器以失败方式终止。也就是说,这个容器要么已非 0 状态退出,要么被系统终止。
  5. Unknown
    由于一些原因,Pod 的状态无法获取,通常是与 Pod 通信时出错导致的。

4.pod的重启策略

Pod 的重启策略有 3 种,默认值为 Always。

  1. Always
    容器失效时,kubelet 自动重启该容器;
  2. OnFailure
    容器终止运行且退出码不为0时重启;
  3. Never
    不论状态为何, kubelet 都不重启该容器。

失败的容器由 kubelet 以五分钟为上限的指数退避延迟(10秒,20秒,40秒…)重新启动,并在成功执行 十分钟后重置

5.pod生命周期详解

说明:

  1. 初始化容器阶段初始化pod中每一个容器,他们是串行执行的,执行完成后就退出了
  2. 启动主容器main container
  3. 在main container刚刚启动之后可以执行post start命令
  4. 在整个main container执行的过程中可以做两类探测:liveness probe(存活 探测)和readiness probe(就绪探测)
  5. 在main container结束前可以执行pre stop命令

配置启动后钩子(post start)和终止前钩子(pre stop)

  • post start:容器创建之后立即执行,如果失败了就会按照重启策略重启容器
  • pre stop:容器终止前立即执行,执行完成之后容器将成功终止

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看post start和pre stop的设置格式:

  1. kubectl explain pod.spec.containers.lifecycle.preStop
  2. kubectl explain pod.spec.containers.lifecycle.postStar

pod init:

  1. init容器
    Pod能够持有多个容器,应用运行在容器里面,但是它也可能有一个或多个先于应用容器启动的 Init容器。
    Init容器与普通的容器非常像,除了如下两点:
        1)Init容器总是运行到成功完成为止
        2)每个Init容器都必须在下一个Init容器启动之前成功完成
    如果Pod的Init容器失败,Kubernetes会不断地重启该Pod,直到Init容器成功为止。然而,如果 Pod对应的restartPolicy为Never,它不会重新启动
  2. init作用
    因为Init容器具有与应用程序容器分离的单独镜像,所以它们的启动相关代码具有如下优势:
    1)它们可以包含并运行实用工具,但是出于安全考虑,是不建议在应用程序容器镜像中包含 这些实用工具的
    2)它们可以包含使用工具和定制化代码来安装,但是不能出现在应用程序镜像中。例如,创 建镜像没必要FROM另一个镜像,只需要在安装过程中使用类似sed、awk、python或dig这 样的工具
    3)应用程序镜像可以分离出创建和部署的角色,而没有必要联合它们构建一个单独的镜像。
    4)Init容器使用LinuxNamespace,所以相对应用程序容器来说具有不同的文件系统视图。 因此,它们能够具有访问Secret的权限,而应用程序容器则不能。
    5)它们必须在应用程序容器启动之前运行完成,而应用程序容器是并行运行的,所以Init容 器能够提供了一种简单的阻塞或延迟应用容器的启动的方法,直到满足了一组先决条件。
  3. 特殊说明
    1)在Pod启动过程中,Init容器会按顺序在网络和数据卷初始化之后启动。每个容器必须在 下一个容器启动之前成功退出(网络和数据卷初始化是在pause)
    2)如果由于运行时或失败退出,将导致容器启动失败,它会根据Pod的restartPolicy指定的 策略进行重试。然而,如果Pod的restartPolicy设置为Always,Init容器失败时会使用 RestartPolicy策略
    3)在所有的Init容器没有成功之前,Pod将不会变成Ready状态。Init容器的端口将不会在 Service中进行聚集。正在初始化中的Pod处于Pending状态,但应该会将Initializing状态设置 为true
    4)如果Pod重启,所有Init容器必须重新执行
    5)对Init容器spec的修改被限制在容器image字段,修改其他字段都不会生效。更改Init容器 的image字段,等价于重启该Pod
    6)Init容器具有应用容器的所有字段。除了readinessProbe(就绪检测),因为Init容器无 法定义不同于完成(completion)的就绪(readiness)之外的其他状态。这会在验证过程中 强制执行
    7)在Pod中的每个app和Init容器的名称必须唯一;与任何其它容器共享同一个名称,会在 验证时抛出错误
  4. 案例:
    1)首先我们创建一个init-pod.yaml内容如下: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init-pod
      labels:
        app: myapp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app
        image: hub.harbor.com/library/busybox:v1
        command: ['sh', '-c', 'echo -n "running at " && date +%T && sleep 600']
      initContainers: #这里有一个初始化容器
      - name: init-mydb
        image: hub.harbor.com/library/busybox:v1
        #下面的命令表示会一直反复的查询init-db容器服务,如果查询不到那么该init-pod就会一直启动不成功
        command: ['sh', '-c', 'until nslookup init-db; do echo waiting for init-db;date +%T; sleep 2;echo; done;']

    2)在创建一个init-db.yaml文件,内容如下:
         
    kind: Service
    apiVersion: v1
    metadata:
      name: init-db
    spec:
      ports: 
        - protocol: TCP
          port: 80
          targetPort: 3366    

    3)通过命令对两个脚本进行执行
          3.1)先执行init-pod.yaml
                命令:kubectl create -f init-pod.yaml
                #查看pod状态 init没成功
                kubectl get pod
                
                #查看log
                kubectl logs init-pod -c init-mydb
               
              可以发现一只在查找init-db容器服务。
          3.2)下面我们执行init-db.yaml文件
              命令:kubectl create -f init-db.yaml
              #查看
              kubectl get svc
              
             再次通过kubectl get pod查看init-pod服务容器(等的时间可能会长点)
            

6.容器探针

探针是由kubelet对容器执行的定期诊断。要执行诊断,kubelet调用由容器实现的Handler。有三 种类型的处理程序:

  • ExecAction:在容器内执行指定命令。如果命令退出时返回码为0则认为诊断成功。
  • TCPSocketAction:对指定端口上的容器的IP地址进行TCP检查。如果端口打开,则诊断被认 为是成功的。
  • HTTPGetAction:对指定的端口和路径上的容器的IP地址执行HTTPGet请求。如果响应的状 态码大于等于200且小于400,则诊断被认为是成功的

每次探测都将获得以下三种结果之一:

  • 成功:容器通过了诊断。
  • 失败:容器未通过诊断。
  • 未知:诊断失败,因此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探测方式:

  • livenessProbe:指示容器是否正在运行。如果存活探测失败,则kubelet会杀死容器, 并且容器将受到其重启策略的影响。如果容器不提供存活探针,则默认状态为Success(会随 着容器的生命周期一直存在)
  • readinessProbe:指示容器是否准备好服务请求。如果就绪探测失败,端点控制器将从 与Pod匹配的所有Service的端点中删除该Pod的IP地址。初始延迟之前的就绪状态默认为 Failure。如果容器不提供就绪探针,则默认状态为Success

6.1)案例之检测探针之就绪检测

           在/opt目录下创建readiness-probe.yaml文件并且内容如下:
          

#这个是我们的版本信息
apiVersion: v1 
#这个表示资源类型我们创建的是Pod
kind: Pod
metadata: #这个里面定义的是deployment中我们创建的对象信息
  #对象名称
  name: readiness-httpget-pod
  #元数据名称空间
  namespace: default
spec: #这个是对Pod的详细定义
  # 定义Pod下面的容器
  containers:
  #定义容器的名称
  - name: readiness-httpget-container   
    image: hub.harbor.com/library/myapp:v1
    #定义镜像的拉取策略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下面定义就绪检查策略
    readinessProbe:
      #使用httpGet的方式
      httpGet:
        port: 80
        path: /index1.html
      #初始化时间为1秒  
      initialDelaySeconds: 1
      #每隔3秒重试检测一遍
      periodSeconds: 3  

 使用命令执行:kubectl create -f  readiness-probe.yaml

查看pod状态:

由上面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问题,这个pod的状态是Running但是pod里面的容器却还没有Ready,还没有启动起来。下面我们通过命令查看这个pod的详细信息。

命令:kubectl describe pod readiness-httpget-pod

那么我们就需要看一下上面我们定义的httpget请求的index1.html是否存在了

下面我们通过命令进入容器内部:kubectl exec -it readiness-httpget-pod -- /bin/sh

那么我们在里面创建一个index1.html

退出容器我们再次查看pod状态,发现已经成功了,说明readiness一直在检测容器,我们刚一修改后它就检测到了

6.2)案例之检测探针之存活检测

       在/opt目录下创建liveness-exec.yaml文件并且内容如下:
      
      

#这个是我们的版本信息
apiVersion: v1 
#这个表示资源类型我们创建的是Pod
kind: Pod
metadata: #这个里面定义的是deployment中我们创建的对象信息
  #对象名称
  name:  liveness-exec-pod
  #元数据名称空间
  namespace: default
spec: #这个是对Pod的详细定义
  # 定义Pod下面的容器
  containers:
  #定义容器的名称
  - name: liveness-exec-container   
    image: hub.harbor.com/library/busybox:v1
    #定义镜像的拉取策略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下面的命令表示启动容器的时候会创建/tmp/live目录,并且睡眠60秒后会删除这个文件
    command:  ["/bin/sh","-c","touch /tmp/live;sleep 60;rm -rf /tmp/live;sleep 3600"]
    #下面定义就绪检查策略
    livenessProbe:
      #使用httpGet的方式
      exec:
        #表示容器会一直检测/tmp/live文件是否存在,不存在则会重新创建容器
        command: ["test","-e","/tmp/live"]
      #初始化时间为1秒  
      initialDelaySeconds: 1
      #每隔3秒重试检测一遍
      periodSeconds: 3  

执行文件:
 
过一会会发现重启次数会不断增加,这就是存活检测:

当然我们也可以使用http方式进行存活检测:

#这个是我们的版本信息
apiVersion: v1 
#这个表示资源类型我们创建的是Pod
kind: Pod
metadata:
  #对象名称
  name: liveness-httpget-pod
  #元数据名称空间
  namespace: default
spec: #这个是对Pod的详细定义
  # 定义Pod下面的容器
  containers:
  #定义容器的名称
  - name: liveness-httpget-container   
    image: hub.harbor.com/library/myapp:v1
    #定义镜像的拉取策略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ports: #定义容器的名称和端口
    - name: http
      containerPort: 80 
    #下面定义就绪检查策略
    livenessProbe:
      #使用httpGet的方式
      httpGet:
        port: 80
        path: /index.html
      #初始化时间为1秒  
      initialDelaySeconds: 1
      #每隔3秒重试检测一遍
      periodSeconds: 3  
      #超时时间10s
      timeoutSeconds: 10

我们可以执行上面的文件,然后进入容器内部,删除index.html,看看容器是否就无法正常运行了 


6.3)案例检测探针之livenessProbe-Tcp方式存活检测

    配置文件可以类似下面: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probe-tcp
spec:
  containers:
  - name: myapp
    image: hub.harbor.com/library/myapp:v1
    #下面定义就绪检查策略
    livenessProbe:
      #使用tcpSocket的方式
      tcpSocket: #下面就一直监听80端口,80端口不通就会一直重启容器
        port: 80
      #初始化时间为1秒  
      initialDelaySeconds: 1
      #每隔3秒重试检测一遍
      periodSeconds: 3  
      #超时时间10s
      timeoutSeconds: 10

6.4)也可以同时定义存活检测和就绪检测

#这个是我们的版本信息
apiVersion: v1 
#这个表示资源类型我们创建的是Pod
kind: Pod
metadata:
  #对象名称
  name: liveness-httpget-pod
  #元数据名称空间
  namespace: default
spec: #这个是对Pod的详细定义
  # 定义Pod下面的容器
  containers:
  #定义容器的名称
  - name: liveness-httpget-container   
    image: hub.harbor.com/library/myapp:v1
    #定义镜像的拉取策略
    imagePullPolicy: IfNotPresent
    ports: #定义容器的名称和端口
    - name: http
      containerPort: 80 
    #下面定义就绪检查策略
    readinessProbe:
      #使用httpGet的方式
      httpGet:
        port: 80
        path: /index1.html
      #初始化时间为1秒  
      initialDelaySeconds: 1
      #每隔3秒重试检测一遍
      periodSeconds: 3  
      #超时时间10s
      timeoutSeconds: 10
    #下面定义就绪检查策略
    livenessProbe:
      #使用httpGet的方式
      httpGet:
        port: 80
        path: /index.html
      #初始化时间为1秒  
      initialDelaySeconds: 1
      #每隔3秒重试检测一遍
      periodSeconds: 3  
      #超时时间10s
      timeoutSeconds: 10  

6.5)启动及退出动作

apiVersion: v1
kind: Pod
metadata:
  name: lifecycle-demo
spec:
  containers:
  - name: lifecycle-container
    image: hub.harbor.com/library/busybox:v1
    #下面定义容器启动前和退出前的操作
    lifecycle:
      postStart: #启动前执行下面的命令
        exec:
          command: ["/bin/sh","-c","echo Hello from the postStart handler > /usr/share/message"]
      preStop: #容器停止前执行下面的命令
        exec:
          command: ["/bin/sh","-c","echo Hello container stop"]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