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与\n的故事

\r是回车符,\n是换行符
计算机还没有出现之前,有一种叫做电传打字机(Teletype Model 33)的玩意,每秒钟可以打10个字符。但是它有一个问题,就是打完一行换行的时候,要用去0.2秒,正好可以打两个字符。要是在这0.2秒里面,又有新的字符传过来,那么这个字符将丢失。 
于是,研制人员想了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在每行后面加两个表示结束的字符。一个叫做“回车”,告诉打字机把打印头定位在左边界;另一个叫做“换行”,告诉打字机把纸向下移一行。 
这就是“换行”和“回车”的来历,从它们的英语名字上也可以看出一二。 
后来,计算机发明了,这两个概念也就被般到了计算机上。那时,存储器很贵,一些科学家认为在每行结尾加两个字符太浪费了,加一个就可以。于是,就出现了分歧。Unix 系统里,每行结尾只有“<换行>”,即“\n”;Windows系统里面,每行结尾是“<回车><换行>”,即“ \r\n”;Mac系统里,每行结尾是“<回车>”。一个直接后果是,Unix/Mac系统下的文件在Windows里打开的话,所有文字会变成一行;而Windows里的文件在Unix/Mac下打开的话,在每行的结尾可能会多出一个^M符号。
吐槽:这说白了就是一件陈年烂谷子的破事,就和键盘造的和人类习惯不符一样
之所以讲这个,是因为这有和文件有一点关系:
Windows平台下 
如果以“文本”方式打开文件,当读取文件的时候,系统会将所有的"/r/n"转换成"/n";当写入文件的时候,系统会将"/n"转换成"/r/n"写入。 
如果以"二进制"方式打开文件,则读/写都不会进行这样的转换。 
在Unix/Linux平台下
“文本”与“二进制”模式没有区别。

这个东西吧,一般来说好像没什么影响

#include<stdio.h>
int main (void)
{
	printf ("12345\r78910");
}

这个输出结果是78910

我没找到为什么,应该说回车是把光标放到左起首的地方,但又把这一行框起来了


就像上图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