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步调用与后端的 Windows 应用开发

55 篇文章 1 订阅 ¥59.90 ¥99.00

在后端的 Windows 应用开发中,异步调用是一项关键技术,它可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响应性。本文将介绍异步调用的概念、原理以及如何在后端的 Windows 应用中实现异步调用。

一、什么是异步调用?

异步调用是一种编程模型,它允许应用程序在执行某个操作时不被阻塞,而是继续执行其他任务。在传统的同步调用中,应用程序会等待操作完成后才能继续执行其他代码,这可能会导致应用程序的阻塞和响应性问题。而异步调用则可以在操作进行的同时执行其他任务,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效率和性能。

二、异步调用的原理

在后端的 Windows 应用开发中,异步调用通常使用多线程或异步任务来实现。具体来说,异步调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 创建一个异步任务或线程。
  2. 在异步任务中执行需要进行异步调用的操作。
  3. 在异步任务中监控操作的完成状态。
  4. 在操作完成后,通过回调函数或事件通知主线程或主任务。

通过使用异步任务或线程,应用程序可以在执行异步调用的同时继续执行其他任务,从而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响应性。

三、后端 Windows 应用中的异步调用示例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后端 Windows 应用程序示例,演示了如何使用异步调用来执行耗时操作: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第一部分 概 述 第1章 调试工具简介 1 1.1.泄漏诊断工具 1 1.2.Windows调试工具集 3 1.3.UMDH 4 1.4.Microsoft.应用程序验证器 4 1.5.全局标志 9 1.6.进程浏览器11 1.7.Windows驱动程序开发包 12 1.8.Wireshark 14 1.9.DebugDiag 15 1.10.小结 15 第2章.调试器简介 16 2.1.调试器的基础知识 16 2.1.1.调试器类型 17 2.1.2.调试器命令 18 2.1.3.调试器的配置19 2.1.4.通过内核态调试器重定向用户 态调试器 24 2.1.5.是否使用KD 26 2.2.基本的调试任务26 2.2.1.键入调试命令27 2.2.2.解析调试器的提示信息27 2.2.3.配置和使用符号 29 2.2.4.使用源文件 38 2.2.5.分析命令40 2.2.6.修改上下文的命令60 2.2.7.其他的辅助命令 67 2.2.8.示例68 2.3.远程调试 70 2.3.1.Remote.exe 70 2.3.2.调试服务器 71 2.3.3.进程服务器与内核服务器 73 2.3.4.远程调试中的符号解析74 2.3.5.远程调试中的源代码解析 75 2.4.调试场景 75 2.4.1.调试非交互式进程(服务 或者COM服务器) 76 2.4.2.在没有内核态调试器的情况 下调试非交互式进程(服务 或者COM服务器) 77 2.5.小结 77 第3章.调试器揭密 78 3.1.用户态调试器的内幕78 3.1.1.操作系统对用户态调试器的支持78 3.1.2.调试事件的顺序 83 3.1.3.控制来自调试器的异常和事件 84 3.1.4.内核态调试器中的调试事件处理105 3.2.控制调试目标 106 3.2.1.断点的工作原理 107 3.2.2.内存访问断点的工作原理 108 3.2.3.处理器跟踪 109 3.2.4.实时调试中的线程状态管理109 3.2.5.通过用户态调试器来挂起线程 112 3.3.小结 113 第4章.符号文件与源文件的管理 114 4.1.调试符号的管理114 4.1.1.公有符号的生成 115 4.1.2.在符号库中存储符号 117 4.1.3.在HTTP服务器上共享公有符号 119 4.2.源文件的管理 120 4.2.1.收集源文件信息 120 4.2.2.源文件信息的使用122 4.2.3.不带源文件修订控制的源文件 服务器 123 4.3.小结 125 第二部分.调 试 实 践 第5章.内存破坏之一—栈 127 5.1.内存破坏的检测过程128 5.1.1.步骤1:状态分析 128 5.1.2.步骤2:源代码分析 129 5.1.3.步骤3:使用内存破坏检测工具 133 5.1.4.步骤4:调整源代码 133 5.1.5.步骤5:定义回避策略 133 5.2.栈内存破坏133 5.2.1.栈溢出 142 5.2.2.异步操作与栈顶指针 147 5.2.3.调用约定的不匹配154 5.2.4.回避策略164 5.3.小结 166 第6章.内存破坏之二—堆 167 6.1.堆简介167 6.1.1.前端分配器 168 6.1.2.后端分配器 169 6.2.堆破坏181 6.2.1.使用未初始化状态181 6.2.2.堆的上溢与下溢 185 6.2.3.堆句柄的不匹配 195 6.2.4.重用已删除的堆块199 6.3.小结 205 第7章.安全 206 7.1.Windows安全概述 206 7.1.1.安全标识符 207 7.1.2.访问控制列表208 7.1.3.安全描述符 209 7.1.4.访问令牌211 7.2.安全信息的来源213 7.2.1.访问令牌213 7.2.2.安全描述符 215 7.3.如何执行安全检查 217 7.4.在客户端/服务器程序中传播标识 218 7.4.1.远程认证与安全支持提供者接口218 7.4.2.模拟级别220 7.5.系统边界上的安全检查 220 7.6.安全故障的分析221 7.6.1.本地安全故障221 7.6.2.延迟初始化中的安全问题 226 7.6.3.身份模拟的潜在安全问题 231 7.6.4.分布式COM错误 232 7.6.5.扩展命令!token的故障241 7.6.6.在Windows XP SP2上安装了 某个程序后发生DCOM激活故障243 7.6.7.通过跟踪工具来分析安全故障 247 7.7.小结 248 第8章.进程间通信 249 8.1.通信机制 249 8.2.本地通信分析 250 8.2.1.LPC的背景知识 251 8.2.2.调试LPC通信251 8.2.3.调试本地DCOM以及MSRPC通信 254 8.3.远程通信分析 260 8.3.1.RPC故障测定状态信息的使用 260 8.3.2.网络流量分析270 8.3.3.打破调用路径275 8.4.一些其他的技术信息277 8.4.1.远程认证277 8.4.2.RPC扩展错误信息 278 8.4.3.其他工具278 8.5.小结 279 第9章.资源泄漏 280 9.1.什么是资源泄漏280 9.2.高层流程 280 9.2.1.步骤1:找出潜在的资源泄漏 281 9.2.2.步骤2:什么东西正在泄漏 282 9.2.3.步骤3:初步分析 282 9.2.4.步骤4:资源泄漏检测工具 282 9.2.5.步骤5:制定回避策略 283 9.3.资源泄漏的可重现性283 9.4.句柄泄漏 284 9.4.1.存在泄漏的程序 285 9.4.2.步骤1和步骤2:它是不是一个 句柄泄漏 286 9.4.3.步骤3:初始分析 287 9.4.4.更复杂的程序290 9.4.5.步骤4:利用泄漏检测工具 292 9.4.6.句柄注入与!htrace 298 9.4.7.步骤5:为句柄泄漏制定回避策略 300 9.5.内存泄漏 301 9.5.1.一个简单的内存泄漏 301 9.5.2.步骤1和步骤2:是否存在泄漏, 以及泄漏的是什么资源 302 9.5.3.步骤3:使用内存检测工具 303 9.5.4.步骤4:回避策略 322 9.6.小结 322 第10章.同步 323 10.1.同步的基础知识 323 10.1.1.事件 323 10.1.2.临界区 325 10.1.3.互斥体 329 10.1.4.信号量 330 10.2.高层流程 331 10.2.1.步骤1:识别问题的征兆 331 10.2.2.步骤2:转储所有线程331 10.2.3.步骤3:分析线程中的同步问题332 10.2.4.步骤4:修复问题334 10.2.5.步骤5:制定回避策略334 10.3.同步情况 334 10.3.1.死锁 334 10.3.2.第1种孤立临界区情况—异常 338 10.3.3.第2种孤立临界区情况—线程 结束 343 10.3.4.DllMain函数的注意事项 347 10.3.5.锁竞争 353 10.3.6.管理临界区 358 10.4.小结 361 第三部分.高 级 主 题 第11章.编写定制的调试扩展363 11.1.调试扩展简介 363 11.2.调试扩展示例 365 11.2.1.调试扩展模型 369 11.2.2.调试扩展示例的需求 371 11.2.3.头文件和代码组织 372 11.2.4.调试扩展的初始化 374 11.2.5.调试会话状态的变化 379 11.2.6.KnownStructOutput 379 11.2.7.退出调试扩展 379 11.2.8.Help命令的实现 380 11.2.9.dumptree命令的实现 381 11.2.10.KnownStructOutput函数的实现 384 11.2.11.取消命令的实现387 11.2.12.版本 389 11.2.13.调试扩展的构建389 11.3.小结 390 第12章.64位调试 391 12.1.Microsoft 64位系统 391 12.1.1.操作系统简介 392 12.1.2.在WOW64中运行的32位程序 393 12.2.Windows x64带来的变化395 12.2.1.第1章—调试工具简介 396 12.2.2.第2章—调试器简介 397 12.2.3.第3章—调试器揭密 407 12.2.4.第5章—内存破坏之一—栈 411 12.2.5.第6章—内存破坏之二—堆 411 12.2.6.第7章—安全 412 12.2.7.第8章—进程间通信 413 12.2.8.第11章—编写定制的调试扩展414 12.3.小结 414 第13章.事后调试 415 13.1.转储文件基础 415 13.1.1.通过调试器来生成转储文件 417 13.1.2.通过ADPlus来生成转储文件 420 13.1.3.内核态转储文件的创建 421 13.2.转储文件的使用 423 13.2.1.转储文件的分析:访问违例 424 13.2.2.转储文件的分析:句柄泄漏 425 13.3.Windows错误报告 429 13.3.1.Dr.Watson 429 13.3.2.Windows错误报告的系统架构 434 13.4.企业错误报告 446 13.4.1.设置企业错误报告 447 13.4.2.通过企业错误报告来报告错误 449 13.5.小结 451 第14章.功能强大的工具452 14.1.调试诊断工具 452 14.1.1.分析内存泄漏或者句柄泄漏 453 14.1.2.编写定制的分析脚本 455 14.2.扩展命令!analyze 457 14.2.1.故障程序 457 14.2.2.分析结果 458 14.2.3.故障的跟进人员 462 14.3.小结 463 第15章.Windows Vista基础 464 15.1.第1章—调试工具简介 464 15.2.第2章—调试器简介 465 15.2.1.用户访问控制的副作用 465 15.2.2.启用内核态调试器 467 15.2.3.地址空间布局的随机化 468 15.3.第6章—内存破坏之二—堆 469 15.4.第7章—安全性 473 15.4.1.用户访问控制 474 15.4.2.调试器中的UAC 475 15.4.3.注册表和文件虚拟化 479 15.5.第8章—进程间通信 481 15.6.第9章—资源泄漏 482 15.7.第10章—同步482 15.7.1.轻量读写锁 482 15.7.2.条件变量 483 15.7.3.单次初始化 484 15.7.4.增强线程池 484 15.8.第11章—编写定制的调试扩展 484 15.9.第13章—事后调试485 15.10.小结487 附录A.应用程序验证器的测试设置488
Drogon是一个基于C++14/17的Http应用框架,使用Drogon可以方便的使用C++构建各种类型的Web应用服务端程序。 本版本库是github上Drogon工程的镜像库。Drogon是作者非常喜欢的美剧《权力的游戏》中的一条龙的名字(汉译作卓耿),和龙有关但并不是dragon的误写,为了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误会这里说明一下。 Drogon是一个跨平台框架,它支持Linux,也支持macOS、FreeBSD,和Windows。它的主要特点如下: 1、网络层使用基于epoll(macOS/FreeBSD下是kqueue)的非阻塞IO框架,提供高并发、高性能的网络IO。详细请见TFB Tests Results; 2、全异步编程模式; 3、支持Http1.0/1.1(server端和client端); 4、基于template实现了简单的反射机制,使主程序框架、控制器(controller)和视图(view)完全解耦; 5、支持cookies和内建的session; 6、支持后端渲染,把控制器生成的数据交给视图生成Html页面,视图由CSP模板文件描述,通过CSP标签把C++代码嵌入到Html页面,由drogon的命令行工具在编译阶段自动生成C++代码并编译; 7、支持运行期的视图页面动态加载(动态编译和加载so文件); 8、非常方便灵活的路径(path)到控制器处理函数(handler)的映射方案; 9、支持过滤器(filter)链,方便在控制器之前执行统一的逻辑(如登录验证、Http Method约束验证等); 10、支持https(基于OpenSSL实现); 11、支持websocket(server端和client端); 12、支持Json格式请求和应答, 对Restful API应用开发非常友好; 13、支持文件下载和上传,支持sendfile系统调用; 14、支持gzip/brotli压缩传输; 15、支持pipelining; 16、提供一个轻量的命令行工具drogon_ctl,帮助简化各种类的创建和视图代码的生成过程; 17、基于非阻塞IO实现的异步数据库读写,目前支持PostgreSQL和MySQL(MariaDB)数据库; 18、基于线程池实现sqlite3数据库的异步读写,提供与上文数据库相同的接口; 19、支持ARM架构; 20、方便的轻量级ORM实现,支持常规的对象到数据库的双向映射操作; 21、支持插件,可通过配置文件在加载期动态拆装; 22、支持内建插入点的AOP
异步调用的逻辑可以通过使用回调函数来实现后端等待。具体来说,可以将异步调用的逻辑封装进一个函数,该函数接受一个回调函数作为参数,并在异步调用完成后调用该回调函数。这样,后端调用该函数时,可以传入一个等待异步调用完成后执行的操作,从而实现后端等待。 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代码,用于说明异步调用的逻辑: ```python import asyncio async def async_func(): await asyncio.sleep(1) return "async result" def callback(result): print("callback executed with result:", result) async def main(): # 异步调用 loop = asyncio.get_running_loop() future = loop.create_task(async_func()) # 设置回调函数 future.add_done_callback(lambda f: callback(f.result())) print("main function continues to execute...") # 等待异步调用完成 await future asyncio.run(main()) ```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首先定义了一个异步函数`async_func`,该函数会在1秒后返回一个字符串"async result"。然后我们定义了一个回调函数`callback`,当异步调用完成后会调用该函数并打印出返回结果。接着,我们在`main`函数中进行异步调用,并通过`future.add_done_callback`方法设置回调函数。最后,我们使用`await future`语句等待异步调用完成。 这样,当异步调用完成后,回调函数`callback`会被执行,并打印出异步调用的结果。在此之前,主函数`main`会一直阻塞等待异步调用完成。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就实现了后端等待异步调用完成的逻辑。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