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4----
为了方便大家查看文章,新做了一个全文目录。
使用方法:
回复:h 就能查看所有文章
----1024----
前几天做了个用户分组,僵尸用户被我请出去了,当然请放心,如果你现在能够接收到我的推送,说明你没有被“拉黑”~~
前几天推送了四篇连载,大多数都是这个账号的关注者没有看过的,有些人说拿老文章出来忽悠人不厚道,我感到很冤枉啊(开玩笑的啦)。其实,这些文章虽然是两年前写的,但在写之前可能比现在花的时间还长,当时在纸上写思路都花了个把小时,某些观念个人感觉现在都适用,我个人最推荐的是第四篇,前几篇是当时深夜在被窝里拿着全键盘E63摁出来(名字的由来)。
回到今天的主题,这是我一年多以前的一次分享,当时的讲座主题本来是围绕“技术”走的,但当时还是一个有思想有节操的程序员的我,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讲讲“创意”。
记得那是一个天气不明的午后,我坐在石板凳上遥望麓山寺,心里想着“创意”这个当时还没被玩坏的概念。这边随便插一句,最近这一年间被玩坏的网络新生概念不在少数,这里人和词都举两个例子,被玩坏的人有乔布斯、KK(凯文凯利),被玩坏的词有用户体验、互联网思维。大家现在回想下国内的科技媒体,是不是经常拿这些吸引眼球,其实点进去才发现上当了,然后搞的那些真有干货的媒体都不敢用这些概念了。哦,刚刚提到“干货”也已经沦陷了~~搞的现在网络喷壶们看见这些标题就喷,可怜这些被玩坏的概念了。
一年多以前,我当时刚换上i917(一部不为安卓粉与果粉熟知的手机,但在WP界响当当),对WP的开发也基本了解,于是定下了移动互联网创意的基本方向(现在也被玩坏了,但我现在还想和大家严肃的聊一聊)。都说移动互联网是红海,但我反而觉得有待挖掘,当时这么认为,现在仍然是。手机从通信工具慢慢的变成了生活必需品,甚至有漫画家幽默的将手机画成人类的器官,这足以证明它的潜力,一个你连睡觉前都需要把玩多时的“工具”已经脱离了“工具”的传统属性。
在互联网的麦田里,大佬们全自动机械化割麦,我们这些无名小卒最开始能做的是拾穗——忍耐。我们没要大佬的“机械化设备”,于是我们需要依靠敏锐的双眼识别好的点子,移动开发者身处大佬们开掘的“红海”中,首先需要认认真真的挑选平台。
挑选平台的注意点:
-
1、已有技能(oc—>ios,java—>Android,.net—>WP)
-
2、平台优势(ios—>盈利版权保护良好,Android—>用户增长迅速,WP—>需求点多)
-
3、自我定位(ios—>大团队,Android—>中等团队,WP—>小团队or个人)
针对自我定位,我想补充说明下,大团队的优势在于他们有稳定的团队成员且能够有财力去衡量自己的商业模型,创意在大团队这里不是“一腔热血”,而是“稳中求胜”,ios有很好的盈利模式( app store),而且需要一定的开发背景(与ios共同成长起来的开发者),所以大团队在开发中优先选择ios而后开发Android衍生版本,也更容易被人理解,ios用户有更好的付费习惯(这里有为APP付过钱的朋友吗,有的话举个手)。
而对于中等团队,用户对于他们更重要,团队一般也是刚刚组合,10多个人,更多的时候需要的是用户的反馈,所以这样子的开发团队只能是“经验不足,反馈补”,Android的用户层级也更丰富,草根更是一个大群体,这些用户对于APP的评价不会受“丰富体验经历”影响,这也是现在很多一夜成名的移动应用多在安卓的原因。
个人和小团队,我非常推荐去WP平台,真的没有必要去前两个平台拼“创意”,受到个人思维的局限,我们的创意很多时候不值得去尝试,还不如去需求点多的平台“重新发明轮子”,增加开发功力、设计能力的同时还能和一个平台共同成长,而且很多个人开发者都是学生,一味的追求“一夜成名”是非常不切实际的,与平台共同成长能让你重新去体会实实在在的“用户体验”提升,你在这个过程中将其它平台好的体验带进来,能帮助你更好的理解这样子设计的原因。所谓“读史使人明志”,在我看来“重新发明轮子”也能使人更加“智慧”啊。
明天我们继续聊那些还值得玩的“网络概念”~~
如果你喜欢本文,记得分享给朋友哟!
===只做最真实的自己===
微信公共号IT百问
关注方式:
1、打开微信搜索微信号ID:itbaiwen
2、或者扫描下方的二维码
回复m查看文章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