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硬盘介绍

机械硬盘介绍

硬盘

硬盘主要分为:

  • 固态硬盘 SSD
  • 机械硬盘 HDD
  • 混合硬盘。

绝大多数硬盘都是固定硬盘,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盘驱动器中。

机械硬盘

机械硬盘即传统的普通硬盘,主要由盘片、盘片转轴、磁头组件、磁头驱动机构、控制电路组成。

世界上第一块硬盘:1956年9月,IBM的一个工程小组向世界展示了第一台磁盘存储系统IBM 350RAMAC,其磁头可以直接动到盘片上的任何一块存储区域,从而成功地实现了机存储。这套系统的总容量只有5MB,共使用了50个直径为24英寸的磁盘。盘片表面涂有一层磁性物质,它们被叠起来固定在一起,绕着同一个轴旋转。IBM 350RAMAC的出现使得航空售票、银行自动化、医疗诊断和航空航天等领域引入计算机成为了可能。

机械硬盘内部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数据存储原理

磁头在高速运转的磁盘上到达预先指定位置对数据进行读写操作。数据信息通过离磁性表面仅一根发丝直径大小的磁头,以电磁流改变极性方式写到磁盘上,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相反的方式读取。其读写速度依赖于电机的转速,因为需要依靠电机带动磁盘高速转动使磁头找到指定位置进行读写,所以,在当下对读写速度的高要求下机械硬盘显得疲于应对。

存储区/磁盘是磁性物质,这些磁性物质的磁极可以被磁头改变,利用磁极的正反来代表电脑里面的0和1;起到数据存储的作用,写入数据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磁头对磁盘表面非常小的磁性物质的磁极进行改变的过程。

机械硬盘结构

机械硬盘各部分组成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磁头

磁头是硬盘中最昂贵的部件,也是硬盘技术中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环。传统的磁头是读写合一的电磁感应式磁头,但是,硬盘的读、写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操作,为此,这种二合一磁头在设计时必须要同时兼顾到读/写两种特性,从而造成了硬盘设计上的局限。
而MR磁头(Magneto resistive heads),即磁阻磁头,采用的是分离式的磁头结构:写入磁头仍采用传统的磁感应磁头(MR磁头不能进行写操作),读取磁头则采用新型的MR磁头,即所谓的感应写、磁阻读。这样,在设计时就可以针对两者的不同特性分别进行优化,以得到最好的读/写性能。另外,MR磁头是通过阻值变化而不是电流变化去感应信号幅度,因而对信号变化相当敏感,读取数据的准确性也相应提高。而且由于读取的信号幅度与磁道宽度无关,故磁道可以做得很窄,从而提高了盘片密度,达到每平方英寸200MB,而使用传统的磁头只能达到每平方英寸20MB,这也是MR磁头被广泛应用的最主要原因。MR磁头已得到广泛应用,而采用多层结构和磁阻效应更好的材料制作的GMR磁头(Giant Magnetoresistive heads)也逐渐开始普及。

2、磁盘

磁盘组成如下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磁道
当磁盘旋转时,磁头若保持在一个位置上,则每个磁头都会在磁盘表面划出一个圆形轨迹,这些圆形轨迹就叫做磁道。这些磁道用肉眼是根本看不到的,因为它们仅是盘面上以特殊方式磁化了的一些磁化区,磁盘上的信息便是沿着这样的轨道存放的。相邻磁道之间并不是紧挨着的,这是因为磁化单元相隔太近时磁性会相互产生影响,同时也为磁头的读写带来困难。一张1.44MB的3.5英寸软盘,一面有80个磁道,而硬盘上的磁道密度则远远大于此值,通常一面有成千上万个磁道。磁道的磁化方式一般由磁头迅速切换正负极改变磁道所代表的0和1。
(2)扇区
磁盘上的每个磁道被等分为若干个弧段,这些弧段便是磁盘的扇区,每个扇区可以存放512个字节的信息,磁盘驱动器在向磁盘读取和写入数据时,要以扇区为单位。1.44MB3.5英寸的软盘,每个磁道分为18个扇区。
(3)柱面
硬盘通常由重叠的一组盘片构成,每个盘面都被划分为数目相等的磁道,并从外缘的“0”开始编号,具有相同编号的磁道形成一个圆柱,称之为磁盘的柱面。磁盘的柱面数与一个盘单面上的磁道数是相等的。无论是双盘面还是单盘面,由于每个盘面都只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磁头,因此,盘面数等于总的磁头数。所谓硬盘的CHS,即Cylinder(柱面)、Head(磁头)、Sector(扇区),只要知道了硬盘的CHS的数目,即可确定硬盘的容量,硬盘的容量=柱面数磁头数扇区数*512B。

3、空气过滤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上图为空气过滤孔,内部有空气过滤片。
空气过滤片的作用是用来过滤硬盘透气孔进入的空气,保证硬盘内部的洁净无尘,确保硬盘的安全使用。因为硬盘有透气孔的存在,所以硬盘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大气压保持一致。磁盘旋转时的气流刚好使得磁头可以悬浮起来;所以当海拔升高时,气压和空气密度降低,盘片高速旋转的气流将无法托起磁头。从而导致磁头和盘面介质层接触,造成硬盘的损坏。所以,计算机在高海拔的情况下会“罢工”。
所以不要撕掉空气过滤片,一旦撕掉,将会导致灰尘等颗粒物进入磁盘内部,附着在磁盘的表面以及磁头的表面,时间久了,这些物质可能会损伤磁盘磁道,导致磁盘损坏。

4、串行接口

(1)早期电脑接口是IDE接口类型;
PDE硬盘的传输模式有以下三种:PIO(Programmed I/O)模式、DMA(Driect Memory Access)模式、Ultra DMA(简称UDMA)模式。
PIO(Programmed I/O)模式的最大弊端是耗用极大量的CPU资源。以PIO模式运行的IDE接口,数据传输率达3.3MB/s(PIO mode 0)
-16.6MB/s(PIO mode 4)不等。
PDMA(Direct Memory Access)模式分为Single-Word DMA及Multi-Word DMA两种。Single-Word DMA模式的最高传输率达8.33MB/s,Multi-Word DMA(Double Word)则可达16.66MB/s。
PDMA模式同PIO模式的最大区别是:DMA模式并不用过分依赖CPU的指令而运行,可达到节省处理器运行资源的效果。但由于Ultra DMA模式的出现和快速普及,这两个模式立即被UDMA所取代。
PUltra DMA模式(简称UDMA)是Ultra ATA制式下所引用的一个标准,以16-bit Multi-Word DMA模式作为基准。UDMA其中一个优点是它除了拥有DMA模式的优点外,更应用了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技术,加强了资料在传送过程中侦错及除错方面的效能。
PIDE自Ultra ATA标准推行以来,其接口便应用了DDR(Double Data Rate)技术将传输的速度提升了一倍,目前已发展到Ultra ATA/100了,其传输速度高达100MB/s。
简单来讲其特点是:IDE接口优点:价格低廉、兼容性强、性价比高;IDE接口缺点:数据传输速度慢、线缆长度过短、连接设备少。
(2)后来电脑接口一般是SATA接口;
SATA是Serial ATA的缩写,即串行ATA。它是一种电脑总线,主要功能是用作主板和大量存储设备(如硬盘及光盘驱动器)之间的数据传输之用。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串行PATA的新型硬盘接口类型,由于采用串行方式传输数据而得名。SATA总线使用嵌入式时钟信号,具备了更强的纠错能力,与以往相比其最大的区别在于能对传输指令(不仅仅是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错误会自动矫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串行接口还具有结构简单、支持热插拔的优点。
现时,SATA分别有SATA 1.5Gbit/s、SATA 3Gbit/s和SATA 6Gbit/s三种规格。即就是SATA的一代、二代、三代。
(3)最新的是SAS接口;
SAS是新一代的SCSI技术,和现在流行的Serial ATA(SATA)硬盘相同.都是采用串行技术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度”并通过缩短连结线改善内部空间等。SAS是并行SCSI接口之后开发出的全新接口。此接口的设计是为了改善存储系统的效能、可用性和扩充性,提
供与串行ATA(Se「ial ATA ,缩写为SATA)硬盘的兼容性。
SAS的接口技术可以向下兼容SATA。SAS系统的背板既可以连接具有双端口、高性能的SAS驱动器,也可以连接高容量、低成本的SATA驱动器。因为SAS驱动器的端口与SATA驱动器的端口形状看上去类似,所以SAS驱动器和SATA驱动器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存储系统之中。但需要注意的是,SATA系统并不兼容SAS ,所以SAS驱动器不能连接到SATA背板上。由于SAS系统的兼容性,IT人员能够运用不同接口的硬盘来满足各类应用在容量上或效能上的需求,因此在扩充存储系统时拥有更多的弹性,让存储设备发挥最大的投资效益。说白了SAS接口技术就是使用串行接口的SCSI硬盘,它和SATA硬盘是兼容的,我们可以在SAS接口上安装SAS硬盘或者SATA硬盘。

5、磁头停泊区

磁头停泊区是机械硬盘在不使用的状态,磁头不会放在存储区上面,而是无读取时将磁头放在停泊区。

6、PCB板

PCB板也就是磁盘的驱动控制器,将高速信号缓存下来存储到磁盘中,包括磁头的驱动控制等。这个一般都可以设计做,但是可能大公司做的质量好一点,信号处理器选的贵一些。

7、主轴

硬盘主轴,驱动硬盘存储区转动的主要驱动器件;就是开机时,磁盘响起声音,就是主轴开始转动,配合磁头在读取数据。

硬盘内部不是真空

数据硬盘的正面照片红圈标注处有一个孔,也有很多型号硬盘将这个孔放到硬盘背面电路板下边。通常日立、三星的硬盘还会特别标注"DO NOT COVER THIS HOLE",这建机械硬盘的换气孔,用来连通硬盘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既然硬盘内外是有一个气孔连接,那么硬盘内部就不可能是真空环境了。
其实硬盘内部是一个高度无尘的环境,洁净度优于10级,即每立方米空间中,直径大于0.5微米的微粒数小于10个。
这种洁净环境,人类是无法长期在内部生存的,在人类已经适应的生存环境中,这种级别的微粒数目大约为30万-100万个。但是,由于硬盘在工作时,磁头与碟片之间的距离很小,只有0.02微米,任何外界灰尘在这样的距离下都显得巨大无比。
机械硬盘的工作原理决定的。机械硬盘的磁头在工作时,要靠高速旋转的碟片产生的气流悬浮在碟片上,如果碟片内部是真空的,碟片转动后将没有气流,也就无法托举磁头了。
硬盘上的气孔是用来平衡内外气压,保持硬盘内部气压稳定的。当硬盘工作后,会产生热量,如果硬盘是完全密闭的,内部气体膨胀,导致压强改变,托举磁头的力也会随溫度变化而改变,磁头就无法稳定在同一高度工作了。因此这个气孔可平衡内外气压,使磁头稳定工作。而气孔的背面是一个空气过滤片,用来过滤空气中的灰尘,保证硬盘内部的无尘环境。

日立于2013年推出了一款氮气硬盘,将硬盘盘腔完全密闭,再充以氮气,由于氮气为惰性气体,特性随溫度变化极小,且氮气的分子量小于空气,因此对磁头产生的阻力很小,更利于磁头稳定工作。

硬盘SATA接口线序-包含数据线和电源线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数据线
    数据线如下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电源线
    电源线如下所示: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走线建议

1)保证信号线有完整的参考地平面,且地平面请不要被分割;
2)保证差分阻抗保证为100R;
3)差分对布线长度不要超过5inch;
4)差分线上不要打过孔最好,必须优先保证走线不换层;
5)保证差分线长度一致,最大不要超过20mil。
6)电源走线保证合适的线宽,用以可以获取负载电流值。

实际带硬盘产品设计注意事项

硬盘容量:
标称250GB的硬盘可以存储多少数据,由于生产厂商是按照1000字节当做1K字节的,1000K称为1MB;
操作系统是按照1024来计算的,也就是:250GB/1024/1024/1024*(100010001000)=232.83GB。

硬盘转速
硬盘转速指的是硬盘内部马达的转速,单位是RPM,RotationPerMintue。而机械硬盘内有两个这样的马达,一个是驱动磁盘转动的马达和控制磁头移动的马达,磁头的移动影响到寻道时间的快慢,磁盘马达的转速则是硬盘产品过个里面的转速资料,两者越快越好。所以现在常见的转速是5400转、7200转,少部分可以达到10000多转,即就是5400转/min。

硬盘防震
如果是经常移动产品,例如笔记本电脑、个人影音娱乐本,则要注意,我们需要将硬盘固定好,切记不能在设备中经常可以晃动,这会导致硬盘寿命缩短及损坏硬盘。
除此之外我们应该也要做好设计,即就是硬盘的跌落缓冲,虽然本身硬盘自己会做跌落测试,但是注意我们的产品是包含硬盘的,所以跌落时可能惯性力造成的形变更大,更容易损坏硬盘,所以我们需要固定好,使用定位柱,或者热熔胶等粘贴牢固。
另一个是我们考虑到运输过程中的震动情况,这是我们需要考虑的是硬盘的外包装,因为给到客户我们肯定是需要包装的,而包装防止震动一般是我们需要防震垫子、例如空气垫等做缓冲。

硬盘散热设计
合理使用导热胶,将导热胶固定在硬盘和机架之间,将热量传输到机架上,然后散发到环境中,因为机箱内相对来讲是密闭空间。
使用风扇来主动散热,现在我们见到的笔记本电脑基本上都是这种方式,不管是笔记本电脑还是台式机,使用风扇散热效果更好,但是请注意加入风扇之后的噪声还是比较大的。
另外就是直接在硬盘上加装散热片,但是这个需要注意因为散热片一般是金属器件,所以请注意此举可能导致的EMC问题。

2019-7-31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

  • 4
    点赞
  • 2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rive,SSD)是一种使用闪存芯片作为存储介质的硬盘。相对于传统的机械硬盘,SSD具有更快的读写速度、更低的能耗和更高的可靠性。 SSD基本上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控制器、存储芯片和高速缓存。控制器是SSD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负责管理读写操作、数据传输和错误处理。存储芯片采用闪存技术,通常是基于NAND或MLC闪存进行的。高速缓存则用于提升读写速度和性能稳定性。 SSD的工作原理如下:当计算机需要读取数据时,控制器通过SSD的接口连接到主机,并根据主机的指令从存储芯片中读取数据。控制器根据存储芯片的特性和使用情况,决定读取的策略,如读取顺序、数据压缩等。读取的数据被暂时存储在高速缓存中,以提高读取速度。当计算机需要写入数据时,控制器将数据写入高速缓存,然后根据需要将数据写入存储芯片。 固态硬盘的原理详解如下:SSD使用了闪存技术,闪存中的存储单元以电荷的形式存储数据。当需要读取数据时,控制器通过震荡电平的方式,可以读取存储单元中的电荷值,并把这些值转换为二进制数据供主机使用。写入数据时,控制器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特定电荷值,并写入闪存存储单元。 固态硬盘相对于传统机械硬盘的优势在于,它没有传动部件,因此读写速度更快、耐用性更高,并且能耗更低。然而,由于使用了闪存技术,固态硬盘的寿命有一定限制。固态硬盘还具有抗震性能好、静音、体积小等特点。 关于C、C++源码,固态硬盘的控制器通常使用特定的固件(Firmware)进行管理和控制。这些固件主要由硬盘制造商开发,因此具体的C、C++源码是不公开的。但是,固态硬盘的固件使用了类似操作系统的设计架构,涉及到的技术包括嵌入式系统、设备驱动、文件系统等。有关与固态硬盘相关的开源项目和C/C++编程技术,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搜索和学习。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